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日軍的在華兵力和編制有何改變?

川軍團機槍手迷龍


南京淪陷後為了迫使國民政府屈服,日軍舉國之力大舉進攻武漢,1938年武漢會戰爆發,蔣介石親自坐鎮指揮,下轄陳誠的第九戰區和李宗仁的第五戰區,總兵力一百多萬人;日軍方面由華中派遣軍畑俊六大將指揮的第二軍和岡村寧次的第十一軍等,總兵力三十餘萬人。

歷時四個多月的戰役,國軍以傷亡40餘萬人的代價擊傷日軍20餘萬人,國民政府主動撤出了武漢。由於愛國軍民的頑強抵抗和日軍暴露出的兵力嚴重不足及損耗過大等因素,武漢會戰後全國抗戰開始進入相持階段,中國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初步取得成功。


七七事變爆發前,日軍陸軍有十七個常備師團,總兵力25萬人,大部分部都署在國內,部署在華的分別有有關東軍和中國駐屯軍,其中駐紮在東北的關東軍有四個師團(第1、2、4、12師團)和兩個獨立混成旅團等部(抗戰爆發前均不滿編),總兵力六萬餘人;駐紮在平津一帶一個獨混旅團駐屯軍總兵力五千餘人,另外還有駐紮在上海的一個旅團五千餘人。

七七事變爆發後,1937年日本全力侵略我國,由最初的17個師團迅速擴充到24個師團,包括海軍和空軍總兵力達到了近百萬。師團編制採取四單位制,即下轄兩個步兵旅團,每個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滿編人數在24000至30000人之間,例如第五師團參加淞滬會戰和太原會戰總兵力達到32000餘人。其中日軍除了留守本土和朝鮮的師團,其餘的21個師團全部放在中國戰場。


1938年10月武漢會戰結束後,日軍傾國之力損失慘重,雙方進入了相持階段,隨著戰場的擴大為了維持在華的戰略不得不擴軍。為方便統一調兵,1939年成第一支總軍—中國派遣軍,主要負責中國戰場,總司令部設於南京;而關東軍1942年升格為總軍後除了留守東北的,大部分都調往了東南亞戰場。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1939年9月日軍大本營為方便華北、華南、華中的統一指揮,在華成立的中國派遣軍,統轄在華所有陸軍部隊(不包過關東軍),包括華北方面軍和第六方面軍等、下轄第11、21、13軍及一個飛行團等,包括第3、13、106、101、116等師團,共23個師團和17個旅團,總兵力達85萬餘人,由西尾壽造大將任首任總司令,板垣徵四郎任總參謀長,作戰區域山海關以內的中國戰場,是在華日軍最高指揮機構,這是相持階段後日本在華部署和編制。


七七事變爆發時,日軍重點進攻在華北地區,參加了太原會戰和徐州會戰等,武漢會戰後,日軍派遣軍戰線由北轉南,開始從華北地區抽調兵力加大對華中地區兵力的投入,為了迫使南京政府投降,由最初的10個師團增至18個師團,總兵力達到了60多萬。

其中第11軍是抗戰相持階段日軍在華唯一的野戰部隊,是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的主角,也是中國派遣軍第六方面軍的直屬部隊,岡村寧次、園部和一郎、阿南惟幾和橫山勇先後擔任過第11司令,武漢會戰後司令部設於武漢,總兵力十萬餘人,武漢會戰後先後參加南昌戰役、隨棗戰役、三次長沙會戰、山高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戰役、豫湘桂戰役等等。


1943年美軍發動南太平洋反攻後,由於日軍的節節敗退,大批關東軍和中國派遣軍調往東南亞戰場、加入日軍南方總軍。1944年6月,在華中國派遣軍最初的85萬餘人降至56萬人,由於兵力不足,日本兵源逐漸枯竭,新成立的、擴編的部隊陸續投入中國戰場,由畑俊六大將統一指揮,1944年11月由岡村寧次任中國派遣軍司令。

1945年8月日軍投降時,在華的中國派遣軍下轄第六方面軍、華北方面軍等、包括9個軍共28個師團和22個旅團等等,總兵力達100多萬人,日軍投降後,岡村寧次宣佈取消中國派遣軍,隨後這上百人都被送回日本本土。


賽門軍略


一直到武漢會戰結束前,在中國戰場上攻城掠地的日軍野戰部隊都是甲種師團和乙種師團。


甲種師團,又叫“常設師團”,是抗戰前日本就已經組建的師團,採用“四四制”編制,設有兩個旅團司令部,人員眾多,裝備精良,戰鬥力最為強悍,經常擔任戰場的突擊兵團,率先發起進攻。

乙種師團,又叫“特設師團”,組建於抗戰全面爆發後,以甲種師團的後備役兵員組成,兵力上同甲種師團一樣,僅是騎兵聯隊減為騎兵大隊。這種師團戰鬥力同甲種師團相差無幾,同樣是日軍的野戰主力。

武漢會戰結束後,日軍改變了對華策略,改用“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加之日軍同蘇聯在遠東摩擦不斷,於是將之前投入中國內地戰場的甲種、乙種師團調往了中國東北,應付同蘇聯可能的大規模衝突。

為了接替中國正面戰場被調走的甲種、乙種師團的防務,日軍又利用後備役兵員組建了“三三制”丙種師團和戰鬥力更低的混成旅團(包括5個步兵大隊和2個炮兵中隊,總計5000人),這些部隊主要部署在敵佔區,負責維護警備治安任務。由於裝備較差,兵員年齡較大,這些部隊戰鬥力遠不能同甲、乙種師團相比。


總的來看,日軍將其精銳的野戰陸軍從中國正面戰場調至了東北地區,取而代之的是野戰能力較弱的丙種師團和混成旅團。從日軍的兵力部署上也可看出其戰略意圖的重大改變,日軍將在中國戰場逐漸採取戰略守勢,將其進攻矛頭指向了遠東的蘇聯。


小小狼王


日本陸軍編制依次是總軍-方面軍-軍(駐屯軍)-師團-旅團(支隊)。七七事變前,日本陸軍最大戰役編制單位是軍,共有朝鮮駐屯軍、臺灣駐屯軍、以及關東軍共3個軍。七七事變後,日本向華北派遣4個師團、2個獨立混成旅團,全部編入駐華北的中國駐屯軍(軍級),作戰目標是佔領整個華北地區。



1937年8月,淞滬戰役爆發,日本參謀本部為擴大對中國的侵略, 命令編組上海派遣軍(軍級),同時向華北增兵,將中國駐屯軍升級為華北方面軍。

11月,日本參謀本部為統一指揮上海方向的作戰,又成立華中方面軍,將上海派遣軍劃歸其指揮,另轄國內秘密組建在杭州灣登陸的第10軍。

1938年2月,日本大本營為統一指揮入侵武漢地區的作戰,命令編組華中派遣軍(方面軍),並撤消華中方面軍和上海派遺軍。


隨著侵華戰爭規模的擴大,1939年9月,日本大本營為了鞏固其在中國的作戰和統治、統一對重慶政府的謀略、調配兵力, 命令組成中國派遣軍,這是日軍歷史上最大的軍事單位,為總軍級。

中國派遣軍以西尾壽造為總司令、板垣徵四郎為總參謀長,總司令部於南京,同時撤銷華中派遣軍。

中國派遣軍統轄華北方面軍、華中方面軍:第1軍、第11軍、第12軍、第13軍、第21軍及第3飛行集團等,共有23個師團又17個旅團,總兵力八十五萬。

日大本營預計在相持階段,三年內將兵力削減到55萬左右,由於中國軍隊的39年冬季攻勢,使日本感到過多削減兵力將導致武漢不守,因此同意1940年內兵力削減到80萬即可。

在相持階段,中國派遣軍主要以野戰主力第11軍為主體進行機動出擊,負責在武漢、南昌、長沙方向的作戰。


1941年秋季,日軍圖謀發動太平洋戰爭, 組建了第2個總軍:南方軍、關東軍。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為滿足日軍南下的作戰需要,日本大本營組建第二個總軍:南方軍,日陸海軍航空兵調往東南亞,中國戰場精銳野戰師團也開始逐步調離。

日軍為應付可能的日蘇戰爭,又將關東軍升級為第3個總軍,大量精銳師團編入關東軍。不久發現日蘇沒有開戰跡象,大本營抽調關東軍大量甲等師團編入南方軍。

這個時期中國派遣軍大量升級獨立混成旅團為師團(丙種師團),戰鬥力普遍下降,中國派遣軍總兵力下降到56萬人(華北22萬;華中26萬;華南8萬),通歸中國派遣軍第二任總司令官火田峻六指揮,同時指揮大量偽軍作戰。

這個時期日軍已經失去對佔領全中國的信心,進入相持和防守階段。


1945年夏,日軍中國派遣軍統轄有:華北方面軍、湘鄂贛等地的第六方面軍 (轄日軍11軍、第20軍等),在江浙等地的第6軍、第13軍,在兩廣及香港地區的第23軍和日本海軍中國方面艦隊。

8月15日日本投降時,中國派遣軍加上臺灣的第10方面軍和越南北部的兵力,約有一百一十萬(未包含關東軍)。


菸酒閣大學士


提問者是想問在進入中日戰爭持久化以後,日軍是否還保持了番號比較靠前的那些師團。比如第一,第六等師團,

筆者就介紹下1939年和1941年的侵華日軍的中國派遣軍一些師團。

在1939年的10月,如果不算在內蒙古一帶的駐蒙軍,中國派遣軍一共有五個軍,分別是第一軍(駐太原),第十二軍(濟南),第十三軍(上海),第二十一軍(廣州),還有被電視劇誇大作用的駐紮武漢的第十一軍。

如果按照現在一些觀點來劃分,日軍有所謂的甲乙丙丁師團的標準,在武漢的第十一軍的師團,未必就真的算出眾的。10月,在武漢的番號靠前的師團有第三,第六,弟十三師團。

在上海的十三軍有第十五,第十七師團。在廣州有第五,第十八師團。列舉的這些師團可以屬於加急是團的話,第十一軍的優勢並不明顯於其他軍。

誒過再加上乙級師團,(就是日軍在抗戰前增設的特設師團,後來還撤銷了幾個,筆者只列舉在華存活下來的師團),第一,第十二歸屬的華北方面軍還有第一一零師團,第十三軍還有一一六師團,第二十一軍還有一零四師團。

到了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因為戰場擴大的關係,一些老資格的師團陸續被調離中國戰場,在這年年底,第十一軍的編制改動不大,第十七師團被調到了第十二軍,在上海還有第十五師團,在廣州只剩下了第一零四師團。第十一軍編制不大的原因也不是因為日軍高層看重的原因,是因為日軍要發動長沙會戰,所以保留了一些師團,後來第六師團照樣被調到太平洋戰場。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第十一軍的任務不是攻佔長沙,而是為了廣州二十三軍的攻佔香港的行動提供支援,為了不讓中國軍隊策應香港英軍才發動的。說的更直白些,第三次長沙會戰的主角是第二十三軍,不是第十一軍。

在武漢會戰以後,第十一軍處在中國軍隊的包圍圈之中,所以第十一軍的師團數量可能比較多,但是完全優於其他軍還是有些不對的,而且現在一些文章說第十一軍是在華的野戰部隊,也是不能這樣形容的。

所謂的甲乙丙丁師團在國內一些文章中,將日軍分為野戰師團,治安師團等說法,這其實很片面的。如果按照這種說法,那在華作戰的野戰師團只有番號靠前的第一到第二十,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這些師團幾乎全調離中國了。在中國只剩第三和第十三師了。在東北的關東軍更是沒一個野戰師團了(那不是說關東軍是垃圾了嘛?)。

日軍野戰師團的概念,其實日軍也很模糊的。但從日本還在中國保持了百萬大軍的規模來說,日軍是不願意放棄中國地方的。在45年投降的中國派遣軍當中,有26個師團,在東北的關東軍如果不算朝鮮的師團,只有22個師團。至於說所謂的治安師團等,其實倒了後來,也沒啥太多區別了,在華的日軍師團,全找中國軍隊拼命去了。比如在1944年6月11日,日軍陣亡的兩名少將,木村千代太和橫山武彥,這二人所在的師團劃分出來,該屬於丙種師團。再舉例,在1944年7月編成的第115師團,這個師團該屬於丁種師團,從兵員到武器裝備都可以說落後的師團,在i945年3月,殺入湖北的老河口,在6月增援西峽口的日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