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對蝦新品種「興海1號」問世

從南到北,南美白對蝦養殖成功率持續走低,年年吞噬養殖者金錢物力,其生活生計陷入困頓。廣大從業者尤其是養殖戶深感迷惘並反思和拷問:行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是種苗出問題嗎?如果是,那麼好種好苗又在哪裡?

湛江——中國對蝦之都!對蝦年產值120億元,就業崗位40萬個,帶動就業100多萬個。養殖量17.8萬噸,養殖面積44.3萬畝,加工企業203家,形成了種苗—養殖—飼料—加工服務—出口貿易的產業鏈。還有,廣東海洋大學地處湛江,在多年的辦學歷史中培養了大量的對蝦養殖人才,為我國對蝦養殖產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這個擁有最完善產業鏈和人才鏈的對蝦之都,竟沒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知識產權的南美白對蝦品種,實在令人遺憾。

所幸,最近農業農村部公佈了2017年審定的19個水產新品種,廣東海洋大學牽頭培育的凡納濱對蝦“興海1號”正式獲得國家農業農村部的官方認定,獲得農業農村部頒發的水產新品種證書,不但填補了中國對蝦之都種蝦的空白,未來或將改變很多養殖戶的命運。

“興海1號”有何優勢和特點?養殖戶更加關心的是,在國內外20多個南美白對蝦品牌(系)中,它能否脫穎而出成為大家苦苦尋求的那一條苗嗎?近日,筆者採訪了“興海1號”對蝦選育科研團隊帶領人——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劉建勇教授,揭曉“興海1號”的前世今生。

問:“興海一號”親本來源,基礎群體是如何構建的?

劉建勇:考慮到南美白對蝦為引進種,國外種蝦公司嚴格控制種質資源,為保障選育基礎群的遺傳多樣性,2011年,我們選育項目組團收集了當年國外不同來源引進的親蝦群體、國內經農業農村部審定的新品種保留的部分群體,以及我國廣東、廣西及海南省沿海多個經過多代傳代的養殖群體,對收集到的不同來源的群體採用AFLP、SSR等分子標記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最終選留了7個群體共3880尾對蝦作為親本的來源。

當年,從選定7個不同來源的群體中分別挑選個體大,性腺發育成熟,活力強的雌、雄親蝦進行群體內或群體間定向交配,構建了220個全同胞家系,作為選育的基礎群體。經過家系的標準化培育及養殖,採用非求導約束最大似然法(MTDFREML)和動物模型BLUP估計選育基礎群體生長性狀和耐低溶氧、高氨氮等抗逆性狀的方差組分和遺傳參數,預測加性遺傳效應值(育種值),以確定目標性狀是否具有遺傳改良潛力及後期需要採用的技術路線,最終確定採用家系選育方法,以抗高氨氮脅迫下的成活率和100日齡體重為育種目標,進行多性狀複合選育。

問:“興海1號”的選育過程?

劉建勇:2011年,基於多性狀選擇指數高低對家系進行排序,最終選取選擇指數高的95個家系作為核心育種群體。2012—2016年,採用家系選育方法,對核心育種群體進行閉鎖繁育。每個世代建立的家系,除部分個體進行遺傳評估外,每個家系按南美白對蝦親蝦培育要求進行單獨養殖,數量為2000尾。基於親緣關係分析及性能測試結果,選留多性狀選擇指數排序前50%的家系進入下一世代的選育核心群體。各代選留的家系,親本選留根據體重進行家系內選擇,選擇強度為10%,各家系等數留種。

在選留親本中挑選個體大、性腺發育成熟、活力強、附肢齊全無感病症狀雌蝦和雄蝦,綜合考慮多性狀選擇指數及親緣關係,控制近交係數小於0.05,按1雄配2雌的巢氏交配設計方式進行定向交配,大規模構建下一代全(半)同胞家系,每年進行1代選育。至2015年累計構建全同胞家系420個,完成了4個世代凡納濱對蝦選育。

問:擴繁制種與苗種生產過程是怎樣的?劉建勇:根據選育進展,綜合考慮家系間的親緣關係、凡納濱對蝦的生物學特點,採用“四家系二級良種擴繁制種體系”進行制種推廣。擴繁制種過程主要包括:家系擴繁及養殖、制種親蝦挑選、定向交配製種等環節。至2017年5月,“興海1號”育成單位共向市場推出“興海1號”凡納濱對蝦親蝦2500對,優質蝦苗12億尾。

問:與國內外眾多親蝦品牌相比,“興海1號”有何優良性狀和特點?

劉建勇:主要性狀分為經濟性狀和遺傳穩定性。

經濟性狀:“興海1號”凡納濱對蝦生長速度快,養殖成活率高,產量高。在相同養殖條件下,養殖100日齡的凡納濱對蝦“興海1號”平均成活率為77.80%,平均體重為15.42克,與SIS一代苗相比,平均成活率提高了15%,體重無顯著差異。

遺傳穩定性:“興海1號”經4代選育,表型性狀達到穩定,隨機選取養殖100天的“興海1號”對蝦,對其體長、體重進行測量計算,體長、體重等性狀變異係數均低於10%。

優點主要有三:(1)養殖適應性強。適合我國南方沿海高位池塘、普通蝦塘、大棚等對蝦主要養殖模式,在不同的養殖密度、養殖溫度、養殖模式下均具有良好的表現。(2)生長速度快,養殖成活率高,養殖100日齡的“興海1號”凡納濱對蝦平均成活率為77.80%,平均體重為15.42克,與SIS一代苗相比,平均成活率提高了15%,體重無顯著差異。(3)養殖規格整齊,均勻度好,收穫期低於群體體重均值的個體比例低於10%。

問:除上面提到只有三大優點,還有一大優點是什麼?

劉建勇:高抗逆性,即抗高氨氮、抗低溶氧。“興海1號”除生長速度快、養殖成活率高、性狀遺傳穩的優良性狀外,它還有一個很關鍵的特點,就是強抗逆性,主要表現為抗高氨氮和抗低溶氧。這樣的性狀的獲得是從第一代起,以後的每一代,我們都把種蝦人為地放到惡劣環境中養殖半個月,所謂的惡劣環境就是水透明度低,氨氮含量很高,而溶解氧含量又非常低。每一代養殖時間為15天,淘汰抗逆性差的部分,經過幾年的篩選得到目前的抗高氨氮、抗低溶氧的“興海1號”親本。

問:“興海1號”中試養殖效果如何?

劉建勇:2016-2017年,受廣東海洋大學、湛江市德海實業有限公司和湛江市國興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委託,湛江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站下屬單位湛江市東海對蝦良種場在高位池養殖模式下對其選育獲得的南美白對蝦高產新品種“興海1號”進行連續兩年的生產性對比養殖試驗,對照組為SIS一代苗、二代苗。試驗蝦塘3口,面積為15畝/口,每口塘用密網分割成面積大小相同的3個養殖空間,分別放養“興海1號”、對照組SIS一代苗和二代苗,放苗密度為7萬尾/畝,兩年累計試驗面積90畝。

採用拋網法隨機選取養殖100天的“興海1號”凡納濱對蝦、SIS一代苗和二代苗各30尾,測量每個個體的體長、體重,結果表明,“興海1號”對蝦的平均體長、體重與SIS一代苗差異不明顯,但較二代苗分別平均提高了

11.8%、12.6%。

相同養殖模式下,2016年“興海1號”養殖成活率、平均畝產量較SIS一代苗提高16.7%、11.7%,較SIS二代苗提高10.1%、21.7%;2017年較SIS一代苗提高13.3%、16.9%,較SIS二代苗提高12.1%、28.6%。

連續兩年生產性測試結果表明:養殖100日齡的“興海1號”體長、體重變異係數均小於10%,在相同養殖模式下,“興海1號”養殖成活率、較SIS一代苗提高15%,較SIS二代苗提高11.1%;“興海1號”對蝦的平均體重與SIS一代苗差異不顯著,但較二代苗提高了12.6%。

問:對蝦育種很苦,為什麼還要做?

劉建勇:南美白對蝦是我國對蝦最主要的養殖種類,養殖產量佔世界50%以上,佔全國對蝦養殖產量的80%以上。但我國並沒有凡納濱對蝦的種質資源,種苗生產嚴重依賴國外進口良種親本。為了擺脫我國凡納濱對蝦種苗生產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我國開展凡納濱對蝦自主選育,並取得一定成果,但是選育出的新品種市場佔比不足20%,競爭力不強。因此,加強自主研發力度,選育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長速度快、養殖成活率高的對蝦良種,同時建立配套的制種和繁養技術體系,加強選育品種的推廣,已成為我國對蝦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

尤為迫切的是,目前市面上占主導地位的是國外南美白對蝦親本,在優質水環境適宜的天氣條件下,生長速度和成活率或很可觀,但一旦在氣候不同,環境惡劣的養殖條件下,其抗逆性差的弊端便暴露了:成功率低,發病多,越養越虧本。因此,在本土選育適合國內氣候環境養殖的自主品牌親本,既擺脫受制於人的尷尬局面,同時也提振和復興國內對蝦養殖業。

因此,在2011—2017年期間,在廣東省水產良種體系建設項目、廣東省海洋漁業科技推廣專項科技攻關與研發項目、廣東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項目等良種選育相關項目支持下,廣東海洋大學、湛江市德海實業有限公司及湛江市國興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組建凡納濱對蝦良種選育研究團隊,花了7年時間進行南美白對蝦選育。

問:歷時7年選育遇到哪些困難?

劉建勇:對蝦新品種選育的工作是很繁瑣、枯燥和艱辛的,同時也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資金及漫長的時間,在看不到效益的情況下,很少有人或是企業能夠長久的堅持。

我們這個項目每年獲得國家支持的科研經費有限,7年漫長時間,多虧了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前任院長葉富良教授一直多方奔走,爭取湛江市政府以及企業的大力支持,有時經費不足、資金告罄時,葉富良教授還多次自掏腰包支持項目組,如此才得以堅持下來。

第二個是技術團隊問題。研究成果是團隊的成績,育種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除了技術路線正確以外,親蝦的培養、育苗、養殖等每一個實際操作細節都要熟悉。一些關鍵步驟資料書本上是沒有的,我們要在實踐中研究解決。舉個例子,在親蝦的培養、育苗上,需要對外聘請經驗豐富育苗技術員,好的育苗技術員在苗企年收入可達百萬元,能把這些技術員留下工作不易。與苗企生產工作不同的是,選育親蝦操作要求十分嚴格,如交配親蝦標記混淆了就很麻煩,所以每位技術員還需配備碩士生與其緊密配合。總而言之,能取得今天的研究成果,離不開廣東海洋大學多位老師、10多位碩士研究生、幾十位本科生及眾多工作人員辛勤付出和鼎力支持。

問:未來的工作主要是什麼?劉建勇:三項工作。

保種。為了更好的保種,目前我們與湛江市國興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在徐聞縣靠近珊瑚礁保護區專門為這些親蝦建造了佔地70畝的完美設施的良種場,徐聞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這裡有最適合南美白對蝦生長的氣候條件,還有最優質的海水資源,很快這些親本就能安家落戶在美麗徐聞,對保種工作無疑是最有利的。

繼代選育。制種、擴繁新品種。

向市場推廣新品種“興海1號”。目前國內的種蝦市場比較混亂,競爭激烈,而面對不同來源的和不同品系的種蝦,蝦農們在選擇方面陷入迷茫,前期推廣難度比較大。為了改變國內良種質量下降的問題,獲得市場的認可,前期的推廣工作打算得給苗場“送”種蝦。但我們對“興海1號”充滿信心,加上廣東海洋大學校友遍佈全國水產,尤其是對蝦育苗界人士、技術員對母校的對蝦選育取得成績都很自豪,紛紛表示支持推廣,所以我們的市場推廣存在廣泛基礎,我們也充滿希望。目前,我們得到山東、河北、深圳等地校友的信任和幫助,在水產行業裡他們堅持為新品種開闢出一條充滿生機的推廣道路。

劉建勇教授透露,在育種工作中,研究團隊完善了凡納濱對蝦選育、制種技術和繁養工藝;自主研發突破了大規模家系選育過程中的半同胞家系構建、家系或個體標記、共同環境養殖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建立了凡納濱對蝦脫落精莢再移植、親蝦培育、定向交配、性狀測量、養殖設施改造及水環境監測等配套技術。獲得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