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爲諷刺小說?原著里唐僧形象大打折扣?一行四人面和心不和?

戲曲說


你要知道四部名著都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紅樓夢說的是,繁華過後,只不過夢一場,留不住,抓不住,一場空。

水滸傳說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是天下之大,居然沒有那些好漢的立足之地,畢竟是108個個性的好漢,所以死的死,有的走。

三國演義說的是,天下三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身處亂世,他們的目標就是統一,不在打仗,天下太平,就跟現在的主題一樣,天下太平。

西遊記說的是,師徒四人取經,他們雖然是神話人物,就是超脫六道輪迴,悲歡離合。可是孫悟空大鬧地府,豬八戒強娶高小姐,沙和尚在流沙河稱王稱霸,一個肉身沒有任何的能力唐僧憑什麼領導他們?這不就很簡單,如來雖然高高在上,唐僧卻有一個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就是悟空面紅心不服,如果成佛就必須聽唐僧的,你看三打白骨精的時候。孫悟空多無奈,他本可以四大皆空,打死唐僧,自己取經,他卻一個筋斗回花果山繼續當山大王。豬八戒看他們YY說是如來和觀音派來的奸細,總是挑撥孫悟空和唐僧的關係,唐僧被抓走,劉要分行李,一直覺得這個豬不單純,豬都是傻傻的,吃睡長,可是一個聰明的豬,狡猾的豬,誰都不會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唐僧映射的就是當時昏庸無力的朝堂。孫悟空影射的就是有呼風喚雨的能力,要出頭必須低頭,豬八戒就是投機取巧,迎合高層各種惡趣味,被高層看好,但不會給太高職位。沙和尚是最單純的,他影射的就是老百姓,願望很簡單,跟著能力者,看的懂豬八戒的套路,但是他不管,一直默默的,他只過想回到那個天庭,他曾經的天庭,其他不做他想。

這四個人,唐僧害怕壓不住孫悟空,孫悟空卻想得到更多唐僧的認可,可是有豬八戒在身邊,沙僧的無慾無求,所以四個人囧然不同的性格,最後同心同德,作者大概表達的是,人之初,性本善。

這四大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是因為有教育意義,還有作者對他所處在環境的無奈和希望。

我不是專家,這只是我的想法,不喜可以不看,別噴。


蜜思田甜甜寶


謝謝悟空問答的邀請!我認為西遊記確實是一部諷刺的小說,而唐僧也確實不是什麼聖賢,師徒一行四人也可能確實存在著面和心不合的情況。

為什麼說西遊記是一部諷刺小說呢?我覺得最大的諷刺就是無法無天的孫悟空竟然學會了低頭。

以前的孫悟空是何其的厲害,天宮基本沒有多少人能夠收拾住他,一直到派出了實力選手如之一的如來佛祖才用計將孫悟空鎮壓,但這樣他也是差點從五行山中跑出來。我想就算是他沒有辦法收拾住所有的妖怪,也不至於隨便打一個怪都要搬救兵吧。

在五行山下,鎮壓500年,是如來佛祖給孫悟空上的第一門課:做人不要太張揚,這個世界上總會有能夠收拾你的人。


緊箍咒是如來給他上到第二課,不反抗就不會疼。

後來他學會了順從,因為他明白世界上有太多事他不能改變的事。

唐僧也並不是一個聖賢,在八六版西遊記中我感覺唐僧挺煩孫悟空的,因為這個猴子雖然有了一點順應的感覺,但骨子裡的驕傲並沒有改變,所以會讓唐僧很多時候不爽。

你們當真認為唐僧沒有一點思考能力嗎?現在的和尚可都要大學生了。個人認為他是想找一個正當的理由報復孫悟空。


唐僧也只有在自己感到可能要掛了的時候才會想起孫悟空。畢竟他是個凡人,雖然感覺自己不會掛,但到最後關頭心裡多少還是有一點不確定的。

用一句電影中的話來描述他這種就叫“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他也有不會忍耐的時候,所以他說:你厲害,還不是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他只有在最無力的時候才會想到孫悟空,所以他也並非是什麼聖賢。

至於豬八戒,他們如果真的面和心和的話,就不會有三打白骨精孫悟空被趕走的那一幕了。,他畢竟是堂堂天蓬元帥,怎麼會連是妖怪變的還是障眼法變得都不知道呢,即使是沒有火眼金睛,難道見識也被投胎也沒了麼?

在八六版電視劇中。孫悟空可沒有少扁豬八戒。

例如他在當弼馬溫的時候就將天蓬元帥給扁了一次,後來更是破壞了豬八戒在高老莊的好事情。還有一個猜測就是當時天蓬元帥被貶下凡間錯投豬胎是和孫悟空其實也是脫不了干係的,很可能是因為當時玉帝可能正處於一種不爽的狀態,而讓玉帝不爽的罪魁禍首就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

還有,堂堂天蓬元帥怎麼會那麼挫?他好歹是掌管了80萬水軍的元帥呀,在水裡和沙和尚一起都沒有打贏觀音菩薩的那條魚。

孫悟空打架時,豬八戒根本就不怎麼幫忙。他基本上只是跟一些小兵打,還被妖怪給抓住了好幾次,很可能因為他知道他根本就不會怎麼樣,所以無所謂,被抓也不使用真實水平。


聚焦娛樂那些事


《西遊記》裡四人有緣相遇,是由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鎮壓之後的“神"安排。半路途中“被迫”走到一起的四人,他們的經歷都不同,不可能心向完全一致。只是“被迫”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完成任務,心和也是暫且牽就。任務完成了,退休(加封)領取養老金,還是各有各的心思。


先生劉興華


謝邀。西遊記是一部偉大的文學鉅著。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其涵蓋內容廣泛:學佛之人在這裡尋到了佛,學道之人在這裡找到了道,政治家看到了為政之道,謀略家從這裡看到了陰謀陰謀,我們普通讀者則看到了各種人情世態,耐人尋味,感同身受,不一而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