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海外用兵的居然是“黑暗、腐朽”的北洋政府!

在当今多数人的印象中,北洋政府外交无能、内政腐败,软弱的难以言表。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内忧外患交织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曾经有一次鲜为人知的军事行动,那就是北洋军阀政府的出兵西伯利亚。

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海外用兵的居然是“黑暗、腐朽”的北洋政府!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苏俄一片混乱,十月革命后,红军节节胜利,俄罗斯远东领土落入无政府状态,原来由俄国支持的外蒙古独立势力也顿失重心。中国北洋政府利用这个有利时机,一方面派遣徐树铮将军出兵西北,伺机收复外蒙古,一方面于1918年决定出兵俄国西伯利亚,参加联合干涉军,屏护三江,并进一步设法收复东北失地。

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海外用兵的居然是“黑暗、腐朽”的北洋政府!

西伯利亚原本是俄国强占的中国领土,紧邻东北,很多中国商人、手工艺人往来于两地之间,加上政府派往一战前线的数十万华工,俄共发动十月暴动时,滞留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中国华侨多达百万之众。这些华侨,一方面被白卫军政府以“居留票”(类似于“居住证”)的方式搜刮财产,另一方面,人身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一份阿穆尔省华侨总会报告中披露,华侨“财产任便处置,生命随意蹂躏”,“数十万侨民生命日居釜底,千百万财产形若累卵”。不仅如此,俄罗斯相互对立的武装派系,都强拉华侨的壮丁,套上一件脏兮兮的军装,这些只听得懂“乌拉”的中国人,就被投入到了枪林弹雨之中。身处一日数惊的环境下,周边华侨纷纷涌向中国驻海参崴总领馆,“来馆呼吁,接踵而至”。中国驻海参崴总领事陆是元迅速将华侨们的艰难处境,以及他们的呼吁和期盼传回国内,并建议民国北洋当局“及早筹维,为未雨绸缪之计”。

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海外用兵的居然是“黑暗、腐朽”的北洋政府!

外交部将中国驻海参崴总领事馆的求助电报提交国务会议审议。国务会议决定,由陆军部牵头,在奉天、吉林两省,抽调陆军进驻图们江,保边护侨。控制东北的北洋奉系,与控制北京的皖系原本是两个派别,但是在护侨问题上却豪不含糊。奉天、吉林两省奉命,立即抽调了大批兵力进驻图们江,保边护侨。张作霖等还在华侨中推广自我保护办法:“一、财产造册送交俄官,以为损失索赔根据。二、紧急时悬挂国旗,标示华侨。三、各商设团自卫。”

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海外用兵的居然是“黑暗、腐朽”的北洋政府!

此时,为了保护本国侨民利益,日、美、英、法等国都派出了军舰,进驻海参崴。针对这种情况,国务会议再次决定,派遣一艘军舰前赴海参崴护侨。1918年3月20日,海军部指定了林建章(颂庄)率“海容”号巡洋舰担负出国护侨任务。“海容”号巡洋舰,是当时中国海军的主力军舰。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向德国伏尔锵造船厂订造了3艘军舰,排水量2950吨,分别命名为“海容”、“海筹”、“海琛”,军史上统称为“海容级巡洋舰”。三舰在1937年抗日战争中,均悲壮自沉于江阴附近的长江航道,以堵塞日本海军的进攻之路。

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海外用兵的居然是“黑暗、腐朽”的北洋政府!

海容号

1918年4月16日,“海容”号巡洋舰在当地华侨的欢呼声中进入海参崴港口。此前,已经有一艘悬挂中国五色国旗的商船“飞鲸”号抵达海参崴,“海容”号的到来,使“飞鲸”号的撤侨工作得到了巨大的支持。俄方禁止华侨搬运两具棺木上船,在外交协商未果后,“海容”号应总领馆的要求派40名士兵上岸,在岸边列队,俄方边检人员也只能退让,“始得将柩装运”。“海容”号巡洋舰抵达后的第三天(4月18日),“飞鲸”号就满载了1165名华侨,起锚返航烟台港。

随着俄国内战愈演愈烈,协约国各国积极筹划出兵俄罗斯。北洋政府也表示,将随同各国一起出兵西伯利亚。1918年8月2日—8日,日、美、英先后发表出兵宣言,正式对俄国内战实施武装干涉。日军的人数,最多时高达72000人,美、英、意、法等国军队分别达到9000人、5800人、1400人和1200人。8月22日,北洋政府正式发表出兵宣言,陆军第九师抽调了相当于两个团的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和机关枪部队,共4000人,陆续开进西伯利亚,由团长宋焕章负责指挥。仅1918—1919年,中国军队就从内战最为激烈的伊尔库茨克一线,抢运出3万多名被困华工。(苏联官方据此称,中国是“干涉苏俄的14个帝国主义国家”之一)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除派军队进驻西伯利亚,保护华侨外,还展开了一系列收回国权的行动。

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海外用兵的居然是“黑暗、腐朽”的北洋政府!

1917年12月,哈尔滨中东铁路路区发生了布尔什维克(俄共)暴动,在俄方请求下,北洋政府派兵干预,解除了布尔什维克的武装,并部分收回了中东铁路的管理权与监督权,为撤侨工作及不久后的出兵提供了保障;1919年8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宣布在哈尔滨正式成立警察总局,从俄国人手中又收回了大部分警权;1919年11月,出兵外蒙,废止《中俄蒙协定》,外蒙古成功回归中国;1920年9月,发布大总统令,废除俄侨领事裁判权,收回俄租界;1921年8月,《中俄伊犁条约》第四次十年届满,因无俄方政府可谈判修约,1922年1月发布大总统令,宣布废止俄商陆路减免税特权。苏联政权发布了两次对华宣言,宣布放弃俄国攫取的部分在华特权。这曾经被讴歌为苏联的伟大情谊,而实际上,其所宣布放弃的特权,大多已经被北洋政府在此期间实际收回,苏联即使不放弃,也无法实际行使。

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年初,海兰泡、伯力等地再度发生排华事件,应侨胞要求,北洋政府在6月份再度“派军舰‘江亨’赴黑河,‘利捷’驻三江口,‘利绥’、‘利川’赴伯力”,“专备保护侨民之用”。

遗憾的是,这是北洋政府最后一次向西伯利亚派兵护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