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動力電池領域大梳理 寧德時代漲幅達到237%

電池領域在2018年上半年的發展狀態可謂是一波三折,情節轉換堪比美劇,讓人完全料想不出下一步又會出現怎樣的場面。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能量源,它自身的發展直接影響到整個新能源造車產業鏈條,由此它的發展變化備受人們注意。

最虧損與最賺錢的皆在電池領域

在電動汽車資源網梳理的《上市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2018半年業績預告》中,可以看見一處極為奇怪的現象:最賺錢和虧損最嚴重企業竟然都出現在了電池領域。

2018上半年動力電池領域大梳理 寧德時代漲幅達到237%

最賺錢的當屬作為動力電池行業頭部企業的寧德時代。在2018年6月11日上市後,7月12日,寧德時代經歷了第九次漲停,刷新了創業板第一市值,總市值1842億元。對比寧德時代25.14元/股的發行價,截至7月12日收盤,漲幅達到237%。

2018上半年動力電池領域大梳理 寧德時代漲幅達到237%

7月12日晚間,寧德時代發佈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稱,公司上半年預計盈利,淨利潤約為8.8億元至9.3億元,同比下降51.2%至48.19%,業績下滑主要繫上年同期轉讓北京普萊德公司股權取得處置收益影響。

與寧德時代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堅瑞沃能,堅瑞沃能全資子公司沃特瑪電池也曾經位居電池領域三巨頭之一。在6月28日,深圳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向全體員工發出通知,為解決因公司訂單不足、資金困難給全體職工帶來的職業發展影響,公司高層決定,自7月1日起全體職工放假半年。

此舉被外界認為變相裁員,而且主要是生產線員工。而且,它正在收縮生產線,關停了部分工廠,決定暫停公交車電池業務,但仍會繼續保留物流車電池業務。

堅瑞沃能的數據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淨利虧損15億之多,其債務危機,是沃特瑪業務崩塌的直接原因。但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競爭力比不過三元動力電池是導致沃特瑪跌落的根本原因。

比亞迪才出“狼窩”又入“虎口”

自從去年比亞迪被寧德時代反超之後,比亞迪就憋著一口氣。終於今年4月份,其電池裝機量終於再次奪回冠軍寶座。然而好景不長,在5月 ,又被寧德時代趕了下去。

這不,比亞迪立馬把之前的電池開放戰略提上了日程。7月5日,比亞迪與長安汽車在深圳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投資約50億元人民幣設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合資公司。該公司主要負責新能源動力電池的生產與銷售,而這意味著比亞迪電池放棄了過去電池的自產自銷體系,轉為了更加開放的發展戰略。

做完這一步,就在比亞迪認為可以鬆口氣時,“廣告門”醜聞又牽扯上了比亞迪。

2018上半年動力電池領域大梳理 寧德時代漲幅達到237%

7月13日,比亞迪發佈一則聲明稱,2017年5月,李娟使用上海雨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雨鴻”)的名義,主動與比亞迪聯繫並開展免費廣告宣傳。後經調查,李娟又冒用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經理的身份,以比亞迪的名義,通過偽造公章與多家機構展開廣告合作。“雙面”李娟,由此浮出水面,但隨後雙方公司均否認有“李娟”這名員工。但近11億元的廣告欠款數額隨著比亞迪一句“我也是受害者”徹底激化。

風波還在繼續,但截止7月16日收盤,深交所上市的比亞迪大跌超4%,這次能否從“廣告門”事件脫身還猶未可知

第三的位置還在爭奪

今年上半年三元鋰電池的需求繼續上漲,專攻三元鋰電池的國軒高科、孚能科技等在裝機量上得到了迅猛發展。2018年一季度,國軒高科陸續獲合作伙伴支持,收到的大額訂單有江淮汽車1-4月約2萬套江淮IEV系列轎車動力電池訂單、北汽新能源上半年2.3萬套北汽EC180轎車動力電池訂單等。與大運簽訂6000套動力電池共計7.5億元訂單,上半年訂單集中快速釋放將助推國軒高科業績全面提速。

2018上半年動力電池領域大梳理 寧德時代漲幅達到237%

據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裝機量前十分別為CATL(寧德時代)、BYD、國軒高科、比克電池、遠東福斯特、國能電池、萬向、智航新能源、孚能科技、哈光宇。但由於電池領域的頭部效應,除開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的巨大份額外,其他幾家總的來說差距並不大。就目前來說,國軒高科有一定優勢,但就如寧德時代逆襲比亞迪、沃特瑪的滑鐵盧一般,動力電池領域的水還是太深,

誰能成為成功闖入前三還真是無法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