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仿製「捷克」機槍卻弄得四不像,自誇精度極高,可當狙擊槍用

我們知道,機槍一般擔負著火力壓制任務。因為需要連續發射大威力子彈並提高射擊穩定性,機槍的附件比較多,重量也比較大。比如二戰期間的重機槍,連槍架普遍都在50千克以上,單純算槍身,很多也在20千克以上。輕機槍一般都在10千克左右——哪怕到現在,這個重量也沒有明顯地下降。如果告訴你,提著10千克(20斤)的輕機槍,插上刺刀,和敵人打肉搏戰,你會覺得完全是不切實際的天方夜譚。但日本人就是這麼做的。

日軍仿製“捷克”機槍卻弄得四不像,自誇精度極高,可當狙擊槍用

插上刺刀的96機槍(沒插上彈匣)

在20世紀30年代,日軍的主力輕機槍是大正十一年式機槍。這種機槍的構造和外形其實和法國的哈奇開斯機槍有一定的淵源。但其頗具特色的彈鬥設計卻麻煩纏身,可靠性極差。日軍前線部隊呼籲裝備新式的輕機槍。最終,日本人決定仿造捷克ZB26機槍的許多設計特點——這種機槍我國一般稱為“捷克造”,並與之前大正11年式的一些技術構造相融合,最終搞出了96式輕機槍。後來又改進出99式輕機槍。

日軍仿製“捷克”機槍卻弄得四不像,自誇精度極高,可當狙擊槍用

被俄國人繳獲的大正11式

令人感到難以理解的是,在全重超過10千克的兩種機槍上,日本人竟然設計了刺刀座,機槍射手也配發刺刀。實在難以想象,如此沉重的武器如何在肉搏戰中揮舞和拼刺,可以認為,這完全就是一種雞肋設計。但日本軍隊並不止於設計,而是真的訓練機槍手上刺刀的拼刺本領。第2師團步兵第32聯隊的一名機槍手曾向上級抱怨,沒有任何人有足夠的臂力靈活地使用機槍拼刺刀。但他隨後遭到嚴厲訓斥,日本軍官痛罵他“完全不像一個軍人,竟然害怕肉搏戰,竟然敢說做不到”。

日軍仿製“捷克”機槍卻弄得四不像,自誇精度極高,可當狙擊槍用

捷克ZB26機槍

實際上,這就反映了二戰日本許多武器的一種設計缺陷:一定要抱定某種自認為很厲害、但其實已經落後的思路或是細節不放。比如96式機槍的仿製過程中,一些設計師提出直接對捷克機槍反向測繪仿製即可,但最終卻被否決,必須要加入“日本元素”,結果搞出了一個四不像。外形有些像捷克造,又吸收了捷克造很多的特點,但那些糟糕的日本設計卻讓這把槍問題頻出。

日軍仿製“捷克”機槍卻弄得四不像,自誇精度極高,可當狙擊槍用

德軍的MG42機槍,比日本機槍好很多

更為奇特的是,日軍自誇96式輕機槍的射擊精度“特別優秀”,竟然還給它加上了瞄準鏡基座,需要時可以加裝光學瞄準鏡當狙擊槍用!日軍機槍手也接受了精確射擊和遠距離射擊的訓練。而至於那個刺刀座,則是迂腐地認為“任何槍械都要參與到肉搏戰中”,甚至認為白刃格鬥是取勝的重要方式。或許時代改變了,戰場改變了,但日本人就是死死地抱著舊觀念不願意變。他們的許多武器或許在細節上做到了極致,但在用途和功能上一開始就落後了,追求這樣的“極致”有何意義呢?

日軍仿製“捷克”機槍卻弄得四不像,自誇精度極高,可當狙擊槍用

裝光學瞄準具的日軍機槍

而在一挺本該擔負火力壓制、支援的輕機槍上,集成了普通步槍的拼刺功能、狙擊步槍的瞄準鏡、舊式槍械的“成熟設計”,如此四不像恐怕也反映出了日軍的一種邏輯:試圖面面俱到,樣樣兼顧,其實一樣都撈不到。

日軍仿製“捷克”機槍卻弄得四不像,自誇精度極高,可當狙擊槍用

二戰後日本研發的步槍,也存在試圖面面俱到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