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區分其個人財產與家庭財產

最高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區分其個人財產與家庭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1月2日公佈《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通知》,釋放出人民法院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強烈信號。

最高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區分其個人財產與家庭財產

《通知》是貫徹落實

中央《意見》的具體舉措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公佈,明確提出要“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依法保護企業家的財產權、創新權益、自主經營權等權益

“人民法院作為審判機關,每年審理大量的涉企業家的各類案件,在依法平等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營造企業家創新創業良好法治環境方面負有重要責任。”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顏茂昆說,《通知》就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意見》的具體舉措。

只要不違反刑事法律的規定

不得以犯罪論處

當前,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的現象仍然發生,這是企業家們反映較為突出的問題。

最高法在《通知》中提出,對企業家在生產、經營、融資活動中的創新行為,只要不違反刑事法律的規定,不得以犯罪論處。對於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產生的民事爭議,如無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的,不得作為刑事案件處理。

處理企業犯罪

不得牽連企業家個人合法財產

顏茂昆指出,還要嚴格區分企業家違法所得和合法財產,沒有充分證據證明為違法所得的,不得判決追繳或者責令退賠。

嚴格區分企業家個人財產和企業法人財產,在處理企業犯罪時不得牽連企業家個人合法財產和家庭成員財產。

政府因換屆等違約

依法支持企業合理訴求

最高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區分其個人財產與家庭財產

《通知》明確提出了進一步加大審判力度、強化企業家合法權益保障的具體措施。其中:

針對企業家反映的某些地方政府違約的問題,最高法要求妥善認定政府與企業簽訂的合同效力,對有關政府違反承諾,

特別是僅因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原因違約、毀約的,依法支持企業的合理訴求;

對於確因政府規劃調整、政策變化導致當事人簽訂的民商事合同不能履行的,依法支持當事人解除合同的請求;

對於當事人請求返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投資款、租金或者承擔賠償損失責任的,依法予以支持;

企業財產被徵收徵用的,要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公平合理補償。

銀行變相收取高息

參照民間借貸利率標準處理

在知識產權和自主經營權方面,《通知》強調,要依法保護企業家的知識產權和自主經營權。

要加強金融審判工作,

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以不合理收費變相收取高息的,參照民間借貸利率標準處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切實糾正涉企業家產權冤錯案件

最高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區分其個人財產與家庭財產

《通知》要求,要努力實現企業家的勝訴權益,切實糾正涉企業家產權冤錯案件。

要強化對失信被執行人的信用懲戒力度,同時,對已經履行生效裁判文書義務或者申請人濫用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要及時恢復企業家信用。

要進一步加大涉企業家產權冤錯案件的甄別糾正工作力度,依法及時再審,儘快糾正,並及時啟動國家賠償程序,依法保障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近日,最高法決定對原審被告人張文中詐騙、原審被告人顧雛軍虛報註冊資本等三起重大涉產權案件進行再審。據瞭解,案件糾正以後,人民法院將依據國家賠償法,啟動國家賠償程序,依法保護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糾正一起錯案勝過制定一沓文件。我們相信,對確有錯誤的涉產權案件特別是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涉產權錯案進行再審,必將進一步增強廣大企業家的財產財富安全感,穩定企業家的預期,對推進當前正在進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顏茂昆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