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网友在论坛上问了个问题,各国央妈的回答亮了

一个网友在论坛上问了个问题,各国央妈的回答亮了

云锋导读

自6月14日美联储和欧央行召开利率决议后,日央行和英央行相继召开利率决议,公布了自己未来的利率及货币政策。中国虽未召开任何会议,却也新公布了不少政策。

在这超级央行周之后,一场关于各国利率和经济走向的讨论在某论坛展开。数位央妈大V亲自下场答疑解惑,云锋金融已为您摘取精彩片段。

如何看待近日各大行的利率政策?

六月中旬各位央妈都开了自己的政策会议,但这次关于利率方面的决策似乎大相径庭,比如美联储又加息,但其它央妈都没有跟随,连"佛系加息"都木有粗现,哪位大神可以讲一下这是咋回事儿吗?

美联储

10亿人 赞同该回答

10k

诚如市场所期,六月中我们将联邦准备金利率区间调高了25个基点到1.75%-2.00%。没办法啊,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都表现的太好了。要知道,目前我国失业率已经降低到3.8%,远低于上期预期值(约4.5%)。虽然市场上对于失业率过低有所担忧,但我们的薪资增长和生产力水平的增长都依旧温和,说明劳动力市场尚未过于饱和。

我很满意。

所以,加息和缩表都是在符合市场预期的情况下,按部就班地实行中。


4条评论

@欧央行:失业率低了不起吗,通胀率高了不起吗,难道这就是你跟我们决裂的底气吗?

@日央行:是挺了不起的,反正我们是做不到。。。

@美联储:对啊,就是了不起啊,不然你们倒是继续跟啊。

@英央行:不了,我先把我脱欧这件事整理好吧,感觉摊子太大,收不住了。

欧央行

8亿人 赞同该回答

10k

嚯,第一名答案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啊。

我觉得作为地球一端的另一大经济体,我十分有必要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做法:

加息,是不可能加的,整个2018年是绝对不可能的。

毕竟目前我们这片儿整个经济放缓,以及某普在整个市场制造的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我们难道还能大步加息吗?这答案显而易见啊,至少在2019年夏天之前是肯定不可能的。

我们的三大利率: 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和存款便利利率也依旧不变。

不过,我们的货币宽松政策总算是要结束了。我预计会在今年12月彻底退出QE,并且从今年10月份开始,把每个月的购债规模从300亿下调到150亿。(就算我再是当妈的,我也不能一直给这些娃儿收摊子吧)

但是,如果这些孩子不争气,市场流动性还需要我的话,我就对到期债券再投资一下,毕竟孩子是亲生的。

哦,还有个事儿,可算是个稍微不错的消息了。我区财长同意希腊债务延期偿还啦,我认为这算是利好消息吧,毕竟可以改善希腊债券“中期内”的可持续性,我也可以稍微缓缓肩上的担子。


1条评论

@日央行:你要留我一个人独守量化宽松了吗?我何年何月才能宣布退出QQE啊,嘤嘤嘤。

日央行

3亿人 赞同该回答

10k

是谁邀请的我?这问题邀请我居心何在?

我也不知道邀我来回答这问题有啥用,嘤嘤嘤。

伦家的经济大家还不知道嘛,一如既往地——温和扩张。

所以我们只能维持短期利率不变,国债收益率不变,购债规模也不变,毕竟经济不景气,最伤心伤身的还是我啊。

现如今某普还要整个贸易战,跟全世界“开火”,这保不齐对我们的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呢。本来通胀上升就很艰难,如今通胀预期更不可能陡然上升了,不能说了,说起来太伤心了。

呜呜呜,以上。


2条评论

@欧央行:说的跟谁想打贸易战似的,要不是某国非要整这幺蛾子,我区的这些娃们何苦要实施报复性关税啊,互相伤害啊。

@中国人民银行:

反正这轮加息我们是不跟了,我们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中国人民银行

13亿人 赞同该回答

10k

目前我们没有加息的打算。毕竟在过去金融强监管、减通道、去杠杆的共同作用下,近一年多来M2增速大幅下降,5月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更是只有7608亿元,同比少增3023亿。虽然外界不免有经济减速的担忧,但去杠杆、支持实体经济再难我们也得坚持,短痛是为了维系长期的经济健康。

原本金融去杠杆导致的融资环境趋紧只体现在金融市场,但如今社融增量大幅下降,则表明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也难啦。毕竟我是一个爱护孩子的好妈妈,保护实体经济是原则,但也不能以让公司借不到钱为代价啊。所以,我们会控制一下去杠杆的节奏和力度,同时再用一些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调节一下市场。

没错,就是传说中的MLF和降准。

没错,我们不仅不加息,我们还降准~


3条评论

@美联储:呦呦,666。

@欧央行:真是很佩服你们的货币政策,实在太多样化了,要不是上两次和你们在群里聊过,真不知道你们“花样”这么多。(不了解的童鞋可以移步《央妈微信群之年底茶话会》看看我们的聊天记录,分享出来当赞人品了)为啥我们就不能争气点?? 希望意大利别给我出幺蛾子了。

@英央行:

呵,楼上的回答把自己货币政策的问题全推给了意大利啊?看来脱欧是我明智的选择。

英央行

2亿人 赞同该回答

10k

咳咳,刚开完会,正好赶上这个问题,我也来谈一下。

我们也不加息,维持基准利率在0.5%和资产购买规模在100亿英镑不变。反正在基准利率达到1.5%之前是不会考虑缩减QE的。

5月份我们的CPI同比上升2.4%,通胀水平稳定。虽然原油价格上升,但这导致的原油价格增加被广泛预期,所以通胀压力没有那么大,我们加息的步伐也不是很必然。


4条评论

@美联储:

老铁,我记得你们四月份的CPI同比就是2.4%啊,怎么停滞不动了?就业提升,物价却不动,是不是没有了加息的动力?

@英央行:就你话多

悄悄地不行吗?不是说了通胀压力没那么大,加息不是很必然吗?

@欧央行:呦,语气这么冲呢,那我还是静静看你怎么处理退欧的事儿吧。

各位大佬如何看待各自最近的宏观数据?未来有什么展望?

上个问题感谢各位大佬的细心解答哈,没想到回答如此激烈。那我还想问一下各位对自家整体经济以及未来是怎么看的呢?据我所知,各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已经逐渐差异化,像美国进入了经济扩张的周期,但中国的经济增速却开始逐步放缓了?

美联储

2.5亿人 赞同该回答

10k

谢谢题主对我们美国经济的"表扬",当然了,我们也担的起这份表扬(傲娇脸)。

相信在座的各位如今都很了解我们总统的执政思路——“一切以美国优先”。所以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增大就业,稳定物价。

还是先拿失业率来说。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地把失业率降低到3.8%,但市场上却有些眼红的人说,我们的劳动力市场会不会变得过于紧张。

what???我来简单回答下。首先,在上一题的答案里我们已经解释了,劳动力市场并不会过于紧张。其次,参考过去的历史数据,1966年2月至1970年1月失业率都低于4%,但这段时间的通胀率从1965年低于2%开始上涨到1970年的5%。

所以就历史层面来说,失业率的降低对我们提升通胀到2%可是有帮助的诶。

以史为鉴是好事,但我们也不会被短暂的胜利冲昏头脑。我们头儿鲍威尔也说了,通胀已经升至接近2%的目标。菲利普斯曲线趋平表明,随着通胀对低失业率的响应度降低,今天的自然失业率水平变得更加不确定。很有可能即便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下方,它对通胀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都不会很大。

此外,我们自信地预计2018年美国失业率为3.6%,2019年为3.5%,2020 年为3.5%,更长周期为4.5%。

同时,预计2018的核心PCE通胀率为2.0%,2019年为2.1%, 2020年为2.1%。

还有一个不想提但是你们都关心的事情——贸易战,这确实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因素,但这并不涉及到我们的货币政策或者我的工作,我就不多说啦。

以上,over。


3条评论

@英央行:所以,你那一段儿失业率和通胀的联系,等于啥都没说呗?那你为啥在我的答案下面怼我?

@美联储:啊哈, 我们经济基本面好啊,GDP增速你能比吗?

@日央行:我是静静,我不说话,只是想哭,嘤。

欧央行

10亿人赞同该回答

10k

港真,说到贸易战我不得不站出来了。

我很想引用一下《杀死比尔》里新娘对比尔说的那句台词:“我知道你做的出来,但我没想到你对我也如此”。

纵然是你国优先,不代表你就可以伤害这些合作多年的老伙计吧??

回归正题。

我们今年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期,从之前的2.4%下调到2.1%,毕竟PMI制造业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都相继下滑啊!(这些不给力的娃娃气死我了!)

好消息是,我们上调了今年和明年的通胀预期,从之前的1.4%上调到1.7%,因为地缘政治引起油价上涨了。

而关于未来,我们也只能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对经济进行参与调整,使得通胀朝目标靠拢。虽说希腊债务算是稍微解决了,我们的经济也在回暖中,但照现在的形势看,每天都有新惊喜,一会儿移民出问题了,一会儿债务出问题了,啊啊啊啊。

只希望意大利的债务问题也能妥善解决,幺蛾子少出现一点吧。

感觉自己在吐槽,撤了撤了。


1条评论

@美联储:

一个网友在论坛上问了个问题,各国央妈的回答亮了

日央行

1亿人赞同该回答

10k

那好吧,既然大家这么盛情邀请我,我就再回答一下吧,虽然一提这些就觉得自己心痛痛。

外需方面,感恩全球经济在整体稳步增长,所以我们的出口也有一个上升的趋势呢。

内需方面看,感觉形势就不太好了呢,房产投资减少,公共投资也相对持平,劳动力市场也比较紧张。

不幸中的万幸,我还是有一点好消息和大家分享,我家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有持续上升的趋势,私人投资也在温和上升。总的来说,需求端增大啦,产出端有上升趋势,嘻嘻~

然后在这次会议上,我们相对下调了CPI预期,认为它只在0.5%-1%之间。而4月的核心CPI同比只有0.7%,较前值回落0.2%,感觉在距离通胀目标2%的路上,渐行渐远,心又痛痛,嘤嘤嘤。

所以,结合目前的经济情况来说,我除了继续控制国债收益率曲线和QQE,也没有别的方法了...

另外,大家知道我行行长会留任吧?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我国的货币政策应该都是相对稳定的,期待我们通胀上升的那一天!

默默给自己加油!干巴爹!


2条评论

@英央行:除了通胀预期下调,感觉没啥变化啊

@美联储:楼上+1

中国人民银行

13亿人 赞同该回答

10k

简单来说,我们的经济形势一如既往的稳中向好。目前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增长的韧性也在增强。一季度GDP增速维持在6.8%,5月的CPI同比上涨1.8%,M2增速相对放缓,但也有8.2%。

社融增量下降和M2增速放缓使得市场上出现一些观点,认为这是金融去杠杆和信用收缩影响了实体经济。但事实上,这是我们去杠杆,消除金融泡沫的结果。

市场不必过于紧张,毕竟5月份的数据也显示我们的民间投资增速提高,工业企业盈利增速也保持较高水平。总体来说,我们的经济给了我们面对此刻经济增速放缓的缓冲空间。

不过,我们也会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来出台相应的货币政策。

比如在社融增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还像之前一样大力去杠杆,目前我们会考虑酌情的控制去杠杆的力度,维持市场流动性。

另外,我们还会配合其它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比如SLF/MLF,周二的时候我们不是开展了2000亿元MLF操作嘛(还不懂我国特有的SLF/MLF等操作的童鞋烦请移步《央妈微信群之年底茶话会》)。

结合贸易冲突的外患以及融资收缩的内忧,未来我们也会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稳定运行,比如提高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程度,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困难的问题。

(上句话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我们已经从“合理稳定”跨越到“合理充裕”的方向了,其它的不用我说了吧。另附一篇《昨日A股大跌,央行行长罕见点评,透露哪些信息 ?》对我们政策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言而总之,我们会加强政策统筹协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啦。


2条评论

@日央行:那你们人民币汇率最近下跌了欸,你不慌张吗,你怎么看呢~

@中国人民银行:我家消费和PMI都很强劲,足以支撑经济基本面,只是近期的信用紧缩和一些外围风险导致压力集中释放,无需太过担心。如果你想要了解详细的,可以看一下《人民币急跌,危机隐现?》,就了解我在说啥了。

英央行

0.5亿人赞同该回答

10k

ok,我答一下。

我们GDP一季度增长只有0.1%,但我觉得这是暂时的,毕竟今年全球经济动力大不如前,而一楼那边的贸易保护主义又愈演愈烈。

不过,家庭支出和情绪现已强劲反弹,大家不用过于担心。我们有信心预测第二季度GDP增速为0.4%。

至于脱欧的进展,这里我也和大家update一下。

在周三(6月20号)“脱欧法案修正案”的议会投票中,下议院否决了该修正案。也就是说,在英国不能和欧盟达成脱欧协议情况下,议会不会投票。虽说我们在脱欧的路上道阻且长,不确定性还很多,但好在这也算梅姨给脱欧进程带来的最新进展了吧。

以上。


2条评论

@日央行:简单直接,真霸气

一个网友在论坛上问了个问题,各国央妈的回答亮了

@中国人民银行:

一个网友在论坛上问了个问题,各国央妈的回答亮了

注释:

1. 美联储利率决议: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newsevents/pressreleases/monetary20180613a.htm

2. 英央行利率决议:

https://www.bankofengland.co.uk/monetary-policy-summary-and-minutes/2018/june-2018

3. 日央行利率决议:

http://www.boj.or.jp/en/mopo/mpmdeci/state_2018/k180615a.htm/

4. 欧央行利率决议:

http://www.ecb.europa.eu/press/pressconf/2018/html/index.en.html

云锋金融央妈系列:

央妈微信群是怎么建立的:《四个央妈的微信群》

中国央妈加入“我们都爱娃”:《央妈微信群之新人加入》

央妈对于新一年的展望:《央妈微信群之年底茶话会》

一个网友在论坛上问了个问题,各国央妈的回答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