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本不该“堕落”

教师本不该“堕落”

不准课上不讲课下讲;不准要求学生和家长为自己或亲友办私事、谋私利;不准让学生家长批改或让学生代改作业……7月23日,西安市教育局发布了《西安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规范指出,对违反本规范的教师,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按照管理权限和有关法律法规予以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党员教师违反上述规定的,还要给予相应党纪处分。

教师本不该“堕落”

曾经,人们常说:“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如今,人们又说:“当老师好,有地位、受尊重、待遇高!”我们由衷的为教师这一职业的华丽转身感到高兴,为其点赞,给予祝福!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教师这一职业开始变得不再那么单纯,原本悦耳动听的那首《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如今听来已然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在一些学校,老师为学生安排座位,不按实际按“礼重”,更有甚者强制学生被其“课下辅导”“假期补习”。此外,部分教师课外办补习班、做家教、参加学生家长宴请等行为更是屡见不鲜。

谁在“助铺”教师的“堕落”之路?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恐怕教师、家长、社会等均要杖责一百。教育原本单纯,诚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许是受不良风气、事例、现象、环境等影响,家长们觉得不给老师送点礼,孩子就会被“歧视”,不请老师吃餐饭,孩子就很难被“重视”,不为老师塞红包,孩子成绩难提高。

教师本不该“堕落”

英雄从不惧怕敌人的枪林弹雨,唯独挡不住他人的糖衣炮弹。对于部分教师而言,不怕自己的职业遭“歧视”,不怕彻夜批改作业的辛苦,也不怕教不好“熊学生”,更不怕带不出好成绩好班级,独怕社会给自己“戴高帽”,家长为自己“备厚礼”,环境让自己“松警惕”。

一部规范,简单来看,是将部分师德要求制度化,拉高了教师的从教原则与做人做事底线。但从纵向、横向角度而言,不仅起到了为学生降压减负的作用,还让教育事业重归于单纯化、科学化、理性化及实用化。

自觉,是道德高尚者高标准自我约束的体现,不自觉,乃人之本性使然。既然很难以师德教育来规范约束所有教师的行为与心理,便只得以制度规范的形式强制自觉。在《西安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面前,所有教师都不得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虽说这一规范颇有一种“不信任”感,但总好过看那些自我放纵下的教师们继续败坏师德,直至枷锁上身。

教师本不该“堕落”

数学、语文、英语,亦或历史、地理、政治,再或物理、化学、生物,乃至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学科,教育、学习的目的均为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而实现这一目标,打牢知识基础是前提,明确兴趣爱好是方向,刻苦努力是关键,持之以恒是保障,这首先就需要教师将教育事业做的更加单纯、科学、合理,家长将教育职业看的更加单纯、科学、合理,社会让教育环境更加单纯、科学、合理,制度让教育行业更加单纯、科学、合理,当多方形成了统一合力,又何愁学生将来无法学以致用呢!

教师本不该“堕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