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乱世的一抹亮色“元嘉之治”

文|小二

南北朝|南北乱世的一抹亮色“元嘉之治”

刘义隆是宋武帝刘裕的第三个儿子,本来是没有机会做皇帝的。但是,由于他的兄长刘义符即位后只知道玩乐,不理国家政事,最终被几位辅政大臣所废。由此,他才做了皇帝。即位后,他便把扶他上位的这些权臣全都杀掉,亲理政事,开创了历史上称之为“元嘉之治”的富强时代。

公元424年,徐羡之、傅亮、谢晦等大臣罢黜刘义符,他们为了把持朝政,就另立年轻且羸弱多病的荆州刺史、宜都王刘义隆为帝。刘义隆自小就心机很重,好猜忌,认为徐、傅等人现在并没有篡位之心,他去京师应该暂时不会有危险,于是果断地决定入京师即皇帝位。但他还是做了精心的安排。他命令司马王华留守荆州,以确保没有后顾之忧;不允许朝廷所派的官员及士兵接近他的舟船,而是采用原有的荆州府的士兵进行保卫工作;让他的心腹中军参将日夜持刀守护在他的舟船舱门外,一直到建康。

南北朝|南北乱世的一抹亮色“元嘉之治”

八月,刘义隆一路安全到达京师,百官们迎拜于新亭。他先在这里拜谒了父亲刘裕的陵墓,然后在秦淮以北作为太学的中堂中接受了百官的劝说,接玺绶,即皇帝位。随后,刘义隆入宫登太极殿,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元嘉,是为宋文帝。

在刘义隆即位之前,参与废立的几位大臣为了掌握朝政,架空皇帝,早已做了相关安排。朝中有徐羡之和傅亮掌权,由谢晦担任刘义隆原来所居的荆州这一军事重地的刺史,檀道济则镇守广陵,由此,内外呼应,留给刘义隆的只是一个空头皇帝的名号而已。他们认为年幼且多病的刘义隆就此被他们玩于手掌之中。殊不知,他们太小看刘义隆了,自刘义隆登基起,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悄然向他们撒了过来。

刘义隆虽然是即位辅政大臣扶持起来的,但是他容忍不了这些大臣擅自废立的行为,他决定除掉这几位权臣。为了稳住阵脚,他先是用高官厚禄及放权的形势麻痹几位大臣。即位不久,他就任命徐羡之为司徒,王弘为司空,傅亮加开府仪同三司,谢晦加封卫将军,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有司奏事,他也推脱给徐羡之、王弘。

南北朝|南北乱世的一抹亮色“元嘉之治”

元嘉二年(公元425年),徐羡之、傅亮上表归政,他心中暗喜,但表面上假意不答应,直到徐、傅三次上表,他才表示勉强接受,开始亲自理政。在他自己处理政事的过程中,他暗中加紧准备。

第二年,时间已经成熟,于是下诏揭徐、傅、谢等人的罪恶,命令有关部门捉拿。当时谢晦的弟弟正在中书省值勤,得知信息后皇后派人通告徐、傅二人。当时这两人正在上朝的路上,听闻消息后急忙往回逃跑。徐羡之上吊而死;傅亮在跑的途中被抓,继而被杀。

南北朝|南北乱世的一抹亮色“元嘉之治”

接着,刘义隆又下令戒严,派大将到彦之等讨伐谢晦,后来又派王弘、檀道济等人一齐攻打。之后谢晦战败被杀。

杀了这些权臣,刘义隆终于大权在握。返回建康后,他任命谢灵运为秘书监,颜廷之为中书侍郎。此后,他励精图治,躬勤政事,整顿吏治,提倡文化,清理户籍,重视农业生产,减免赋税,使广大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在文帝刘义隆统治期间,出现了“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墓,户不夜扃”的兴盛局面,被后人誉为“元嘉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