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劑效應:不靠譜偏方依然流傳的根源

安慰劑效應:不靠譜偏方依然流傳的根源

1、身體本身的力量

家族群裡傳播的最多的文章是什麼?我想長輩們給你推薦的各種偏方肯定名列前茅。

可能是小時候摳鼻子的壞習慣,導致了我慢性鼻炎好多年了,於是老媽經常會給我發各種治療慢性鼻炎的偏方,從蒲公英到藕片,從穴道按摩到神秘呼吸法都有。

當然,這些聽起來都不怎麼靠譜,不過基於換季帶來的難受,我一般都是選擇買些噴劑來緩解一下。

但是,自從去年開始保持定期鍛鍊的習慣以後,這兩年換季時那些鼻塞症狀已經快消失不見了。

於是,頓時有了一種,吃藥不如靠自己的心態。

而這個,也許正是現代醫學的真相吧,我們的大部分症狀,自己的身體都是可以自己調理,從而得到緩解的。

就算身體調節不了,主觀的心態還可以來幫忙,再如果在沒有什麼效果,才會需要藥物來解決。

身體的調節是身體本身的自愈系統,而主觀的心態影響就是安慰劑效應,最後才輪到藥物。

而我們常常忽略這一點,一出現症狀,就想起去求助於醫療手段,去吃藥,去掛鹽水。

殊不知,很多時候,這些手段反而會影響身體自愈系統的運轉,比如延緩自愈的進程,比如增加其他身體疾病的發生風險。

比如很多中藥,裡面的成分特別雜,本來它就是充當一個安慰劑效應,但是你每天一碗亂七八糟的下去,你的身體這個系統還得分出心思來給你處理中藥中的各種有害成分。

2、精神的力量也很強

我們日常會遇到的所謂的病,大部分症狀都集中在疼痛、心情波動帶來的腸道綜合症、心情沉重壓抑帶來不適等等。

而這些問題,很多症狀的背後是很難去歸因的,我們有時候去醫院一整套檢查做下來,原因沒檢查出來,症狀倒是沒有了,病好了。

這些稀裡糊塗的不舒服和疼痛,當然是因為身體出問題了,但是很多問題一出現,身體的自我調節系統都已經開始痊癒進程了,和中間吃了什麼也許沒什麼關係。

醫療藥物中的雙盲實驗,我們可以立體的看出這種區別。

比如針對偏頭痛患者,假如找了3000人,病情都是類似的,隨機分成三組,每組1000人,由第三方來分藥物,醫生和病人都不知道吃的是什麼。

第一組吃真實的藥物舒馬曲坦,第二組吃同樣外觀,但是裡面是澱粉的藥片,第三組什麼都不吃。

病人是不知道自己吃的是藥,還是澱粉的,因為外觀一樣。而醫生不知道病人有沒有吃藥,也不知道吃的是什麼?他們只負責觀察和記錄。

服藥一段時間後後,根據醫生的詢問和觀察,結果是:

第一組有70%的人,也就是700人反應有明顯好轉,第二組有30%的人,也就是300人反應有明顯好轉,而第三組也有10%的人也就是100人反應,有明顯好轉。

從這個試驗就可以看出來,第三組什麼都沒吃,身體的自愈系統下,也有100個人出現了明顯好轉。

而第二組,雖然給予的是無效的澱粉,但是病人不知道,他以為是有效的,所以有300人有了明顯的好轉,其中100人當然可能是身體自我調節的原因,而剩下的200人,就是因為安慰劑效應。

至於第一組,這就是藥物的作用,多出來的400人就是因為藥物的緩解,從而得到了明顯好轉。

從這裡看出來,安慰劑比沒吃效果提升了3倍,而藥物則提高了7倍,這說明這是一種有效的藥物。

而我們的偏方,其實大部分都是安慰劑效應,沒經過如此科學的驗證。

3、安慰劑帶來的偏見

當我們知道了身體自愈體系的強大,還有安慰劑效應存在以後,就會發現,我們的認知中存在很多偏見的。

最大的一個就是,很多人願意從個例入手,就得出關於藥物有效的結論。

比如偏方,老媽經常發給我的偏方,先不說裡面案例的真假(很多都是瞎編的),就算是真的,那這個痊癒的事實,我們無法證明是身體自愈,還是安慰劑效應的帶來的結果。

因為如果是這兩者原因導致的身體康復,那麼必然是不可重複的,因為別人的身體和心態,你是無法重現的。

所以,那些和你說我同學、我親戚、我同事、我朋友怎麼這麼說的,就算是你親眼所見,也未必是靠譜的。

那麼,個案個案,是不是數量多了,就可能是真的了呢?

其實也未必,數量多,不一定代表正確,這個數量多,要在有限條件控制下的數量,才會有意義。

比如上面實驗中,控制有限變量下的,那麼有限的數量就能得出結論,而不去控制變量,那就很難得出精確結論了。

因為同樣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很多不同的原因帶來的。

比如吃火鍋拉肚子這件事情,有50個同事去吃了火鍋拉肚子了,是不是就證明那家火鍋店的火鍋有問題呢?

不一定,比如這五十個人裡面是否本來就有好幾個容易腹瀉體質呢?稍微吃點刺激就會拉肚子?

在比如這五十個同事裡面,有一些因為分到的碗筷不乾淨呢?

再比如這些人裡面都是老年人,老年人腸胃耐受度比較低。

再比如你可能不知道,當天火鍋年來吃的有5000人,只有你們50個人拉肚子了。

這麼去想的話,你還會因為50這個人數數字,從而對吃火鍋導致拉肚子這個因果關係確信不疑嘛?

4、主觀的世界各自不同

還有一個比較普遍的認知誤區,就是對於療效的感受,每個人是非常的不同的。

就比如疼痛這個事情,疼痛是一種感受,而不是一種客觀物理現象。當我覺得我的疼痛有所緩解的時候,這種緩解未必真實純在,也許只是一種幻覺。

因為在每個人大腦裡面的運轉情況,都是非常不一樣的。

更不用說療效這個事情了,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根本無法瞭解病情的變化,所以說有沒有效果,都是非常主觀的一些感受。

所以當一個說有效的時候,就是他自己本身感受再真切,也有可能根本沒有參考意義。

所以,當你說我感覺好多了,這個好多了可能真實效果只有一丁點,而我們的大腦也許會把它放大很多倍,這種心理上的放大標準,外人是很難通過生理指標去衡量的。

這種主觀感受的區別,就會讓人與人之間在這方面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失去的參考意義。

你的有效,不一定對我有效,甚至於你的症狀減輕,如果同樣發生在我身上,我也許根本就感受不到。

所以,身體的自愈系統,我們心理上的安慰劑效應在很大程度上扭曲著我們對病症和療效的認知。

正是因為身體和心理的因素,也導致了嬰兒在這兩方面都是弱勢,身體尚未形成強大免疫力和自愈體系,心理上還有這麼強的安慰心理。

所以對於嬰兒的用藥,那就得更加的謹慎和小心。

這也催生了現代醫療體系的核心:有時能治癒,常常能幫助,總是能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