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小米集团推荐的P2P相继暴雷,大量消费者蒙受巨额损失?

手机用户60695377341


如何评价小米集团推荐的P2P相继暴雷,大量消费者蒙受巨额损失?外部不知道小米到底仔细审核没有,但也说明了P2P是个地雷,不是不爆而是时候未到。

小米这段时间估计是坐在火上烤着的,虽然一句话不回,只是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吧。

据悉,几个月以前小米集团旗下的金融产品在小米VIP和小米运动中推广P2P平台,并注明米粉专享和专属返利,6月份相关产品相继暴雷,已经确定的有秋天财富、2025、米袋子、小诸葛、凉钱宝、人爱、小灰熊、管家、捷麦等等。


这下不知道那些购买了米粉专享和专属返利的米粉是何种的郁闷与心塞。忠实追随小米,把小米的一切行为看为都是诚实而又是金科玉律般可信的,可是这一切又让自己血本无归了。不知道该怪小米,还是怪自己贪心呢?


也许小米会说自己只是推荐而已。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但这样的回应也许会把自己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如此忠实信任小米的米粉如果得到这样的回应,恐怕以后也与小米绝缘了。小米毕竟是作为一个自己旗下的金融产品来推广P2P平台的,并且购买这样的P2P产品也是米粉基于对小米的信任,如果小米这样来搪塞米粉不但是伤人伤心,更是推卸自己责任。

小米金融涉及供应链融资、互联网小额贷款、支付、理财产品分销、互联网保险等业务,相关牌照比较齐全。根据小米集团招股书披露,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金融的收入及税前净利润占发行人的比例分别为0.90%和0.22%。

可见小米又是依靠这些在赚钱的。如果作为推荐者,是不是已经尽到了调查核实的义务和责任呢。即使是在法律上没有这样的义务,但也许对忠实的米粉也应该有感情上的责任而去调查核实吧。也许小米已经做到了,但可能没有追踪好P2P的状况。但这样的说法又有些让人不可接受,小米已经不是第一次犯错误了。

小米在招股说明书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境内子公司受到工商管理、海关、国家税务等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共计20笔,涉及罚款金额合计为109万元,单笔处罚最高金额为69万元。尽管相应罚款金额相对公司当期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占比极小。可以看出,小米集团在经营活动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律意识薄弱。

是不是小米在法律意识上薄弱,为了赚钱而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呢?如果是这样的话,请小米还是严格一些,同时为信任小米的米粉们稍稍负点责任。不然钱都被P2P骗走了,又哪来的钱买小米呢?但愿小米还是负责了的。


不过P2P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作为米粉来说,这还是要谨记的,再怎么信任小米,毕竟它也是企业要赚钱,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你想别人的利,别人要你的本。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更多分享请上部关注【东风高扬】。


东风高扬


近期,多家P2P平台出现暴雷跑路的现象,这让很多消费者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在几个月以前,小米旗下的金融产品在小米VIP和小米运动众推广P2P平台,并且在推广中,明确注明,米粉可以专享和专属返利,这让吸引了很多的用户,并且他们开始投资购买。

但是,到6月份之后,相关的产品均出现了暴雷的现象,目前,秋天财富、2025、米袋子、凉钱宝、人爱、小灰熊、管家等等,均已出现了暴雷,这让很多消费者都损失了投资。

为何P2P平台会出现暴雷现象?消费者提前却不知晓?

这其实和小米是离不开关系的。小米作为流量方和广告方,没有在严格的法律框架下进行经营,也没有对相关的P2P平台投资,做风险评估,只是一味的保证自己的广告收益,没有选择有保障的P2P平台,导致带动了很多的消费者出现了投资风险,这小米是有一定不可推卸的责任。

再看看小米的招股说明书,小米在报告期内其子公司受到了工商管理、海关等多个部门作出的出发吧,一共有20笔相关的处罚,涉及金额达到了109万,而单笔最高的也有69万元。

可能这个罚款对小米的整体利润来说,占比比较小,但是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小米在法律意识这一块是比较薄弱的,而我们消费者就更需要提高警惕了。

现在众多P2P平台出现了暴雷的现象,虽说小米现在的P2P平台已经下线,但是问题已经出现了,大家投资的钱能不能追回来都不确定,但小米还是要给大家一个交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