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二十年

从警二十年

从警二十年

儿时记忆

小时候,也就小学二、三年级时候,那时候的农村很少见到公安,说起公安,作为懵懂小孩的我们,心里满是神秘,更多的是敬畏,大人说公安人员是抓坏人的,如果谁家小孩再不听话,是要被抓起来的,哪个小孩哭闹,被大人这么一吓,顿时噤声了。那年头放的广场电影都是《神秘的大佛》、《一只绣花鞋》等等,讲公安人员抓特务破案的,那可都是坏人啊!

小伙伴在一起总是你一句我一句的描述着电影里面的情节,眉飞色舞,口水四溅,唯恐岔不上话。晚饭后,小伙伴们就会不约而同的来到家后宽敞的草皮地上,玩捉迷藏、抓特务游戏,那被抓到的“特务”对自己没藏好被抓垂头丧气,而“公安人员”则为自己高人一招的本领满脸自豪!大家从这块地跳到哪块地,从这个树丛躲到那个树丛,从这个土丘跃到那个土丘,玩得汗流浃背,乐不思家,直到月上柳梢头,大人在远远的喊的时候,才意犹未尽的回家。

从警二十年

但真正好不容易看到派出所的公安民警(那时候不叫公安民警,叫特派员)办案时,则是一脸敬畏的远远看着,眼角总是不时瞄向公安民警的腰间,那里插着一只驳壳枪(我们喊它20响,至于54、64、77那时都还没见过),枪套外的枪屁股上还系了一段红绸带,在衣服里若隐若现,那可货真价实,比自制木头枪强多了,心里在想,要是自己有一只这样的真枪,那该多威风啊!现实情况是只要能上去摸一摸,都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可连这个愿望都难于实现,这是能随便摸的吗?

记忆里,那时的公安民警穿的是藏蓝色服装,有时也看到上衣是白色的(72式),后又看到过橄榄绿制服,就是有红领章、红裤线和黄色的肩袢那类(83式)。也许就是因为儿时的梦想,长大后就报了公安专业,有幸进入公安机关工作,至于89式的橄榄绿(对比83式,取消了红裤线、红领章改为红色盾牌领花,肩袢改为肩章)和99式的藏青色制服就是自己亲身穿过的了。

从警二十年

到 岗

1997年6月底,我从学校毕业,首先到市局报到,然后拿着市局开具的派遣证回到了县公安局,被分到景东县交警大队漫湾中队。

7月1日,大队领导送我到中队报到,刚坐上车,那个激动的心情啊,直接用语言无法描述,终于参加工作了,是一个吃“皇粮”的国家工作人员了,而且是个威风警察!完全不把去基层当回事,也不管远不远。车从县城出发,城市的摸样也渐行渐远,扎进了无量山脉,路面不平,弹石土路,颠簸得厉害,不一会胃里就有种排山倒海的感觉,车辆仍在翻山越岭,沿途美景无数,但渐显苍凉,心也慢慢的平静了下来,这是要将我送到哪里啊?

至于要工作的地点漫湾镇,那里有个漫湾电站,听说过,没去过,出门在外看多了车水马龙,怎沿途路上几乎没遇到几辆车?

交警不就是要指挥和管车的么?又经过了景福、林街两个乡政府所在地,人不多、车也不多,房子也是破旧的,一时间心情跌倒了谷底,这就是我将去工作的地方?

终于,在经过了近6个小时的车程到了工作地点,中队在镇子的坡脚,临路面是一幢二层砖混,进门是一排瓦盖平房,砖混是办公用的,瓦房是民警宿舍,10年左右光景,不新也不旧,里面有块宽宽的草皮地院子,院子周围是芒果树。

还好,中队在214国道边,有一条柏油路从中队门前通过,车辆可比路上来遇到的多得多了。

中队的老民警见到大队领导送来了新同志,自然而然很热情,做公安,无过多的客套,握手、欢迎、接风。

从警二十年

第一次调解

日子,就在新鲜、激动中度过,紧张而有序。初到,就学习如何查处道路交通违法,偶尔有小擦小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就解决了。

一天,我跟老民警对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处理,我则在旁观察学习,听老民警说,这已是第二次通知当事双方在一起处理了。

起先,双方对宣布的责任没说什么话,到损害赔偿调解时,当事双方却因赔付金额争执了起来,甚至对宣布的责任认定不认可。老民警按照法律规定又进行了说明,双方争执不下,从14点到16点,双方仍互不相让,老民警看看,摇摇头走出了办公室。我看这样也不是办法呀,与其让双方当事人在那互相胡乱争执,基于对案情的前期了解,我决定试试。

于是我用一张白纸,把两个当事人叫到身旁,根据证人证言、当事人讯问笔录及现场图情况,重新画了一张草图,并边画图边分析双方车辆的运动状态和轨迹,造成事故的成因,谁在这起事故中起主要因素,推理加上分析,当事双方看着,不出声了。我看看时机成熟,就问他们有无意见,无意见后就开始调解,过程中又起争执,我又通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的在责任范围内的经济划分进行调解,最终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把问题解决。

当我接着写好经济赔偿调解书,与当事人从办公室出来,老同志问我“怎么样了?”我说已处理好了。他满脸惊讶,那么扯皮的两个人,也被我这个新警说服?

而我心里却有那么一点自得和成就感,做工作除了细心,也要有耐心的,虽然我是新警!

第一次真正独立完成一项公安工作,工作想法又更进了一步,对工作、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希望。

从警二十年

队伍管理与执法规范化

关于队伍建设,当时的提法是“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

新班子、新气象,早上中队组织民警早操跑步,六点多起床,天还没亮就沿着门外公路排队跑着下去,还喊着“一二三四”的口号,整齐的“踏踏”步伐声,惊得附近村民张大嘴巴,那种精神抖擞、英姿勃发的风貌,一时成为小镇人们街头巷尾的话题。

从警二十年

接着,针对当时公安机关在纪律作风和执法办案中存在的“冷、硬、横、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及刑讯逼供等问题,先后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重点解决理想信念不坚定、组织原则不强、思想作风不正、带头作用不好四个问题的“三讲”教育【1997年】;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教育【1999年】;

“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2000年】;

“科学发展观”(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论述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2012年】;

着眼于完善公安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构建完善的执法体系、规范执法办案体系、系统的执法管理体系、实战的执法培训体系、有力的执法保障体系,实现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行为标准化、执法管理系统化、执法流程信息化,保障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不断提高的执法规范化建设【2016年】等活动。

从警二十年

期间,掀起了全国交警学济南高潮,学任长霞、陶学峰等先进英雄模范事迹活动。

多年来,公安队伍教育的措施和活动始终贯穿于公安工作,从上到下,与时俱进,着力从执政理念、执法理念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上不断纯洁民警思想,促进执法公正,通过连贯的政策、措施、方针和组织教育活动,公安机关民警违法违纪现象大量减少,执法行为从简单粗暴到文明、理性、规范执法转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群众对公安工作更加理解,满意度得到提升。

从警二十年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中队仅有一辆北京212吉普警车,而辖区派出所仅有一辆三轮摩托,经过多年发展,现许多基层所队从营房建设、执法装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更新换代,总的感觉就是公安基础建设得到大幅改善,执法为民思想更加深入,执法执勤更加规范,服务社会更加细化,国家和社会的法制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工作的苦与乐

转眼,从警已21年,要说感言,那就是苦并快乐着。因雨夜突发道路交通事故,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寒夜中勘察现场;因重大刑事案件深夜查缉;因重大节庆活动安保而腰酸背疼脚抽筋;因雨天道路塌方交通疏导而饥肠辘辘;因交通肇事逃逸连续几天摸排;因服务群众事无巨细的繁琐;因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群众的不理解,横加指责,吐沫飞到脸上的委屈……。

从警二十年

公安工作,并不是孩时想象的摸样!也许,是因为公安工作,让我们更深切的了解和体会正义与邪恶、贫穷与富有、落后与发展、同情与憎恶,不同社会层面,不同的社会认知和需求,都让我们去思考、去学习、去解释、去尊重、去理解、去融合。而我们也会因为群众解决了纠纷矛盾而释怀,制止了违法而庄严,宣传了法规而欣慰,打击了犯罪而神圣。

许多时候,因为你是警察,所以老百姓给予的是信任,寄托的是希望,而我们担起的是责任,群众的笑容是如此简单而又来之不易。

从警二十年

这种情怀也是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才会有的,穿上警服的时间越来越长,这种情结也就越深。就这样苦着乐着,人生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厚重。

如果有人问我,选择了警察职业,后悔吗?我会回答:不后悔!因为有这支队伍,社会才会稳定,因为有这支队伍,才能更有效的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这就是警察的价值,也是做为一名警察的价值追求。

素材来源:根据景东交警大队提供素材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