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個整版!改革開放40年,臨沂新成就引中央媒體聚焦

改革開放四十

沂蒙老區換新顏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

40年的發展變化,

彰顯了城市發展的力量,

我們每個人既是參與者,又是見證者。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臨沂濱河夜景 曹鑫攝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臨沂規劃展示 向量攝

改革開放帶來的幸福感,

正洋溢在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近日,《中國產經新聞》連續兩個整版

報道臨沂改革開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

展現改革開放給沂蒙老區

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7月18日《中國產經新聞》特別報道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改革四十載臨沂新發展

赴臨沂“走轉改”活動掠影

記者 張毅攝影報道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連續兩個整版!改革開放40年,臨沂新成就引中央媒體聚焦

用腳步丈量土地,用精神鼓舞心靈。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7月9日至7月14日,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產經新聞報社等多家中央新聞單位的40餘名青年編輯記者赴山東臨沂參加新聞戰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主題教育活動。


連續兩個整版!改革開放40年,臨沂新成就引中央媒體聚焦

青年編輯記者們通過在臨沂市蘭山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沂南縣、蒙陰縣、費縣、平邑縣等地走訪學習,深入踐行新聞戰線“走轉改“要求,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與當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之中,深刻見證了臨沂市改革發展中的新成就。

紅色沂蒙 時代力量

“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瞻仰視察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對華東陵園建設管理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歲月如流,彈指一瞬。革命戰爭年代久遠,已經成為了歷史書上的幾行文字。但是那一次次義無反顧跟黨走,捨生忘死投身革命鬥爭的精神被永遠地沉澱了下來。以臨沂為中心的沂蒙山區,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那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至今依然熠熠生輝。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7月10日上午,中央媒體青年編輯記者“走轉改”沂蒙行的第一站來到沂蒙革命紀念館和華東革命烈士陵園。編輯記者在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的同時,也體會到了紅色沂蒙的光輝歷史和時代力量。隨後,記者們冒雨瞻仰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追思革命歷程,並向革命烈士紀念塔敬獻花籃。儘管大雨如注,但大家莊嚴肅立。

1941年11月,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發生了一場著名戰鬥——大青山突圍戰。這場戰鬥是山東沂蒙抗日根據地軍民反擊5.3萬日軍“鐵壁合圍”大“掃蕩”中的一次著名戰鬥,也是抗日戰爭時期津浦鐵路以東,山東敵後戰場我方損失最大的一次突圍戰。

7月13日,青年編輯記者們在費縣通過行軍競賽、分組突圍、談感悟、唱紅歌等體驗式內容,再次加深了對革命前輩不畏強暴、捨生忘死、顧全大局、英勇抗戰、無私奉獻的精神感悟。

實際上,沂蒙精神並不只在特定的革命紀念館或烈士陵園中被標榜,沂蒙地區的家家戶戶都在歌頌和傳承。

“從沒想過能活到今天,可憐我的哥哥們,再也看不見今天的好日子了……”沂蒙母親王換於的孫女於愛梅回憶過去不勝感慨,提及自己因戰火而犧牲的4個哥哥偷偷地拭去了眼角的淚。於愛梅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沂蒙精神就是軍民一心生死與共,多少人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家裡最後一口糧做軍糧,家裡最後一塊布做軍裝。”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哎)……”一首《沂蒙山小調》唱了近50年,67歲的宋守蓮雖然不識字卻是這首紅歌的第三代傳唱人。宋守蓮堅定地對記者說:“沂蒙精神不能忘,這首歌我還要一直唱下去……”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商貿物流 經濟力量

如果說臨沂有“兩張名片”,一張“軟名片”是“沂蒙精神”;另一張“硬名片”就是臨沂商城。

改革開放以來,臨沂人民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堅信“沒有跑不了的路、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幹不成的事”,大力發展商貿市場,在各項基礎條件並不優厚的情況下,崛起了一座現代化、國際化的大商城,成就了今天“北臨沂,南義烏”的商貿市場發展格局,走出了一條以商貿業為龍頭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之路。

在臨沂商城展覽館中,編輯記者們見證了臨沂商場自改革開放後的宏偉鉅變。1978年,臨沂商城的原型還是“小地攤”,到了1982年,臨沂開始有了“大棚底”。臨沂工商部門受到南方商人的啟發,通過銀行貸款、職工集資,建起了全市第一處小百貨市場——西郊小百貨市場。

隨後到了1982年,專業的批發市場開始湧現,直至2000年,現代商貿物流城得以搭建。而從2012年至今,臨沂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認為商城國際化是大勢所趨,是臨沂商城保持持續繁榮的必由之路。在2012年全國兩會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王岐山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支持推進臨沂商城國際化。如今,臨沂已經發展成為國際化大商城,中國商貿物流之都。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值得一提的是,在臨沂市加緊步伐改革發展中,不少集團企業也乘著改革的春風,秉承創新務實的精神快速崛起。

作為中國商貿物流之都開拓者的蘭田集團,沒有人想到它竟是由一個小小的村居企業發展而來的。它的掌舵人王士齡如今早已年過花甲,但他對記者說起集團的發展和臨沂的變化,仍然是精神健旺、思路敏捷。“以前能買得起自行車就覺得是有錢人了,現在不是有牌子的汽車都開不出去……”王士齡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打趣說道,現在國家的變化、臨沂的變化真的太大了,以前我們臨沂是“買全國、賣全國”,現在我們的目標是“買全球、賣全球”。不管是商貿還是物流,我們都要繼續創新開放。

據記者瞭解,目前臨沂不少企業已經搭上“一帶一路”,並在國際化市場中嶄露頭角。

多元產業 創新力量

在臨沂精神的沐浴中,臨沂堅持發展的不僅有商貿物流業,還有多元產業的創新探索。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育壯大新動能,經濟結構加快優化升級。緊緊依靠改革破解經濟發展和結構失衡難題,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雖然臨沂是革命老區,但在改革開放40年後的今天,它已經發展成多元產業發展支撐的經濟新高地,在產業升級、新舊動能轉換中取得的成就頗多。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譬如:坐落於臨沂市經濟區的山東臨工集團。作為世界知名的大型工程機械及配件製造商和服務提供商,記者們參觀了廠房車間裡繁忙的流水線作業,並與工程師和一線工人代表深入交流。

據記者現場觀察,廠房中最常出現的標語關鍵詞就是“創新”“發展”“務實”“踏實”。

而為了實現新一輪產業升級以及新舊動能轉換,目前集團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在“一全二創三結合”模式引領下,如今集團已完成了150餘項關鍵技術經驗積累,形成了核心的28項專有技術和37項基礎技術。

除了傳統產業升級,臨沂在“互聯網+”方面的探索也不少。記者在中印科技產業園中,參觀了“拓普智慧教育雲平臺”技術中心,體驗了智能教育機器人,還與這裡的外籍專家進行了採訪交流。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大家好!”中印科技創新園的一名印度工程技術專家用中國話向隨行記者團打了招呼,在和記者的交流中,他表示在臨沂的工作生活已經有7年,他非常喜歡臨沂,和中國的同事們也相處得很不錯,平時還會和其他的外國專家一起學說中國話。

值得一提的是,臨沂市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並沒有以犧牲“金山銀山”為代價,就像《沂蒙山小調》中唱的一樣,改革發展40年來,臨沂市及其鄉鎮高度重視生態環保,也得益於此。如今臨沂市的不少鄉鎮走出了獨樹一幟的全域旅遊新路徑,在文旅產業的帶動下實現鄉村振興。

沂南縣的竹泉村就是其中的例子。該村村民世代繞泉而居,砌石為房,種地為業,生活條件較為艱苦。但是從2008年起,沂南縣引進專業人才,依託竹泉村良好生態環境和民俗文化基礎,突出“竹”“泉”“村”三大特色,目前該村已經成為集一個觀光、休閒、度假於一體的沂蒙特色鄉村。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而在記者入住的費縣大田莊周家莊村,不少村民也對記者表示了生活日新月異的感慨。“改革開放俺說不清楚,但是俺們村這幾年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周家莊村的王大娘每年都會接待到不少來這裡參觀旅遊的人。她露出淳樸的笑容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十幾年前俺們村還很窮,到處都是土路,現在馬路也修了,房子也修了,孩子也能到市裡讀書找工作,俺知足了……”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7月20日《中國產經新聞》特別報道

傳承與發展:微觀臨沂四十年

記者 張毅攝影報道

連續兩個整版!改革開放40年,臨沂新成就引中央媒體聚焦

臨沂是革命老區,也是商貿物流之都。臨沂是沂蒙精神的搖籃,也是改革開放的實踐地。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是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從此,我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我國從封閉的社會向全面開放的社會轉變,我國人民的生活從溫飽向基本小康轉變。


經濟發展了,城市變化了,高樓聳起了,日子好過了,全國各地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發生了滄海鉅變。臨沂作為曾經的革命老區,也在這樣的恢弘變遷中,寫下了無數發展的故事。每一個臨沂兒女都把沂蒙精神傳承下去,每一個沂蒙兒女都把奮鬥熱血灑在這片紅色土地上。於愛梅、王士嶺、宋守蓮、邱峰等人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無一不在感嘆:“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連續兩個整版!改革開放40年,臨沂新成就引中央媒體聚焦

傳承

臨沂有“百萬人民擁軍向前,10萬英烈血灑疆場”的光榮歷史,而這正是“最美擁軍人物”於愛梅從小就聽奶奶和母親講的故事。

1939年夏,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八路軍第一縱隊機關、《大眾日報》社等先後駐沂南縣馬牧池鄉東辛莊。於愛梅的奶奶,也就是被稱做“沂蒙母親”的王換於見到羅榮桓(開國元勳,中國十大元帥之一)、胡奇才(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副司令員)、陳沂(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原總政文化部長)等領導幹部及工作人員的子女和一些革命烈士子女無人照顧,便主動幫助把40多個無人照顧的孩子安排到附近可靠農戶撫養組成“戰時託兒所”,讓革命隊伍集中精力反“掃蕩”。

在這個過程中,王換於和於愛梅的母親張淑貞為了保護照顧幹部和烈士子女,寧肯虧待自己的親生孩子,也不願意委屈幹部和烈士的後代,不管是食物還是衣物都會優先給“外人”。結果於愛梅的四個哥哥因為長期疏於照顧,相繼夭折,最大的8歲,最小的才幾個月。

小時候的於愛梅並不懂其中的道理,每次聽到這裡都會問自己的奶奶和媽媽為啥呢?

王換於的一席話讓於愛梅印象深刻,她說:“這些孩子是烈士的後代,讓咱的孩子在家吃粗的,咱的孩子沒了,還可以再生,但咱可不能讓烈士斷了根!他們上前線是為了誰?不是為了別人,是為了咱老百姓啊!”

這樣舍小我為大家的故事,於愛梅在家裡聽得實在是太多。儘管於愛梅出生的時候已經沒有了戰火,但20世紀五六十年代物質條件依舊匱乏,曾經“一年到頭也吃不上醬油”的她至今還記得第一天上學,家裡人對她說過的話:“因為有了共產黨才有了新中國,你才能有今天上學的好日子。”

就這樣,擁軍愛國、勇於奉獻的品質在於愛梅心中不斷紮根。1976年,於愛梅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當時一個月的工資有29.5元,為了照顧家裡,每個月她給自己要求吃飯只能花8元,其餘的她都寄回了家。1984年,於愛梅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奮鬥

於愛梅成為共產黨員時,與她年齡相仿的王士嶺還一心把“能騎上自行車”當做是光榮事。不過很快地,這個頭腦靈活、勇於創新的小夥子開始在臨沂市的一家商貿物流企業嶄露頭角。

如今的臨沂被稱作是“中國商貿物流之都”,而這個榮譽的開拓者當屬蘭田集團,不過它最早是由一個小小的村居企業發展而來的。1986年,臨沂市第一家專業批發市場——臨沂紡織品市場建立,蘭田集團也由此起步。

1989年,當時還在臨沂市苧麻脫膠廠任廠長的王士嶺由於業績突出,被“挖”到了蘭田集團工作,分管企業運營和市場開發管理。這一年,是改革開放後的第十年。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那個時候的王士嶺,幹勁兒十足,大膽探索,既重視開發市場、擴大規模,又注重加強管理、提高效益,逐步為企業探索出了一套科學的市場管理模式,相繼開發培育了十幾處市場,先後興建了家電、廚具、化妝品、汽配、農資、摩配、五金、勞保、通信城等專業批發市場。被人稱道的是,他幾乎開發一處、成功一處,一舉成了臨沂市批發市場建設的排頭兵。最為關鍵的是,批發市場的發展不僅使其成為蘭田集團的主導產業,也對臨沂形成大市場格局起到了舉足輕重的推動作用。

不過,事物的發展不會總是一帆風順。2005年9月,由於合作項目出現問題,蘭田集團面臨了嚴峻的危機,家電廚衛城、汽摩配城工程停滯一年之久,數億元資金投入面臨損失;2000家市場經營戶數次群訪,部分居民和幹部職工思想不穩,各方面矛盾一觸即發,隨時會給市、區安定團結局面帶來不利影響。

集團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已經是蘭田集團元老的王士嶺臨危受命主持蘭田集團的全面工作。

上任之後,王士嶺頂住巨大壓力,果斷實施了渡險關、保生存的“三步棋”:一是全力以赴解決主要矛盾,帶領財務人員千方百計協調各家金融機構,先後從濟南、青島、北京等地籌集資金3億多元,成功化解了多次擠兌危機。

二是加快推進工程進度。帶領施工人員晝夜加班、縮短工期,短短8個月時間,臨沂家電廚衛城、汽摩配城全面交付,4處老市場一舉搬遷成功,2000餘家商戶的不穩定因素得到徹底化解。三是抓住機遇新上項目。結合市場提升改造,對現有市場區域提出借勢調整的思路,新上了二手車市場、太陽能市場項目,進一步壯大了集團的市場規模。

現在回想起那段危機四伏且又艱苦卓絕的日子,王士嶺說:“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在全國剛剛嶄露頭角的臨沂大商場就這樣垮了。”而敢於挑戰、勇於突破、創新發展的精神也讓這個山東大漢寫下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創新

像王士嶺這樣把青春奉獻給企業,見證臨沂改革發展的還有山東臨工集團的邱峰。

1985年邱峰入廠,學歷並不是很高的他卻有著一股勇往直前的韌勁。剛參加工作時,有一次,外國專家來工廠安裝調試設備,他過去想學習一下,對方卻一個勁地擺手,意思好像是:不能看,看了也學不會!

這讓邱峰堅定了信念:“外國人能做到的,咱中國人一定也能行!”從那天起,為了掌握全面的專業技術知識和過硬的本領,他開始了對進口焊接機器人、數控加工中心、自動化控制機床等設備電氣線路原理的刻苦鑽研和自學。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刻苦鑽研,他對各種電路板爛熟於心,數控設備維修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進口機器人、加工中心出了問題,不用再花冤枉錢請外國專家,僅此一項,十幾年間就為公司節約了上千萬元的維修費用。此後,邱峰作為高技能人才的傑出代表,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改革發展的成果不斷成熟,而隨著“中國智造”的落地與實施,為迎接新一輪產業革命,2012年臨工集團也開始創新質量管理機制,實行一元化質量運營管理模式,實現“三個顛覆”:顛覆傳統生產管理模式,建立質量效益型運營管理體系。顛覆“多勞多得”薪酬分配模式,建立“質量為先”的分配考核體制。顛覆“容錯率”質量考核指標,實行“零缺陷”質量控制模式。

邱峰在其中也不遺餘力地繼續貢獻著個人力量。2016年12月,以邱峰命名的工作室創新項目《AGV研發與應用》榮獲山東省職工技術創新競賽一等獎第一名,邱峰勞模創新工作室也因此升格為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發展

2005年,王士嶺遇上集團危機的時候,於愛梅從沂南縣第四中學退休了。同一年,她不顧身邊人的質疑考取了駕照,開上了自己的小汽車,並學習著身邊一切包括互聯網在內的新事物。而在這前後一兩年,她身上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件是她的小外孫出生了,於愛梅很高興,她開始像自己的奶奶、媽媽那樣,把家裡的紅色擁軍故事一遍遍講給自己的小外孫聽。提起自己的小外孫,於愛梅眼裡都是欣慰。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是“他很愛聽我講從前的故事……他從小不自私不怕苦,有一次胳膊都骨折了還忍著疼聽課……”

另一件是,2004年她積極組織婦女擁軍,成立了“紅嫂擁軍協會”,從此走上了自費擁軍的道路。這些年,每年她用於擁軍的花費都在1萬元以上,而她每個月只有2000元的退休金。除此,每一年她都堅持到學校、企業等單位宣傳紅嫂事蹟,如果從2010年開始計算,她到全國各地宣講“沂蒙精神”“紅嫂故事”的場次已經不下3000場。

不過,如果要問忙碌宣傳沂蒙精神的於愛梅,腦海裡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歌,那她應該會說起那首讓整個沂蒙地區都銘記在心的《沂蒙山小調》。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2010年,中央三套《星光大道》的擂臺賽上,亞軍得主宋守蓮“來頭不小”。那一年的她已經55歲,雖然不識字但她是“《沂蒙山小調》的第三代傳唱人。

曾經她一年當中有200多天是在演出中度過的。1997年她獲得迎香港迴歸文藝匯演一等獎;1999年被臨沂市費縣文化局授予“第三代《沂蒙山小調》農民歌手”的稱號。2005年8月經中國煤礦文工團臨沂籍演員劉笑宇的極力推薦,宋守蓮參加了江蘇衛視《激情60秒》的演出比賽,得到廣大觀眾和評委們的認可,一致認為她的歌聲保持了民歌的原生態,而她的拿手歌曲《沂蒙山小調》通過熒屏也傳遍了全國。

“參加演出活動不是為了單純掙錢。”宋守蓮說,當每次用歌聲為別人帶來快樂時,自己的內心就充滿了自豪和成就感,就感到人生的幸福和自身的價值所在。在這風風雨雨40多年裡,宋守蓮不辭辛苦地奔波於各地,為觀眾義務演出了很多場。“那些革命老兵每次回到俺們這裡,都會叫俺再唱一次這首歌。有時候一遍不夠,俺就連唱了三遍……”宋守蓮驕傲地說。

歲月如流,轉眼到了2018年,這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第四十年。四十年風雨路,四十年發展路。

王士嶺作為蘭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今年當選了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他早就不是那個認為“能騎自行車就了不得”的年輕人,現在的他已經把“野心”放在了海外,他期望臨沂能夠成為國際化的商貿物流中心。

於愛梅今年下半年則要把自己建立的“沂蒙精神促進會”開設三個分支機構,年輕時候為了省錢而餓到貧血的她,現在為了沂蒙精神能夠走出臨沂,拿出積蓄、拿出精力奔走宣傳。“人人都應該感恩今天的好日子,人人都應該為社會發展有所擔當。”

邱峰和宋守蓮的今年看似沒有什麼大不同,他們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唱歌,但是他們深刻感受到,每緊一次螺絲,每唱一句歌詞,他們都會比以前更驕傲。不僅僅是物質條件的變化,他們知道,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創新發展,銳意進取的時代精神,將來會在這片傳承的土地上開出更多更美的花兒。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

沂蒙好聲音再次傳遍全國,

讓我們“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不斷開創新時代大美新臨沂建設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