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需要羅永浩

5月15日晚,滿城風雨的北京城給足了羅永浩面子,在錘子科技發佈會開始之後,淅淅瀝瀝的雨漸漸停了。


即便如此,這場發佈會,雖然中間偶有瘋狂粉絲的呼嘯,但並未如我預想中的那樣瘋狂。

不知道老羅是不是底氣不足,現場的老羅,少了微博上的戾氣,但更正常了。

人民需要羅永浩

有媒體人透露,發佈會之後,原定參加媒體採訪的老羅最終並未出現,錘子科技副總裁吳德周出現之後,也是寥寥數語匆匆收場。與當天晚上以及第二天的各種媒體報道、行業評論結合來看,當晚的一切似乎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幾乎所有人都在抨擊老羅,牛皮吹破了、手機普通、價格太高、TNT無用……

似乎除了瘋狂的老羅粉絲,在所有人眼中,老羅已經一無是處,就差找塊豆腐撞死得了。

但作為非死忠粉,抱著看老羅把牛逼吹破心態到現場看相聲的人,全場淡定看老羅繼續裝逼的人,整場發佈會下來,覺得還是頗為欣賞老羅。

至少,人民需要一個羅永浩,雖然,可能不需要錘子。

正如老羅在現場展示的,電腦三十年沒有大變化,手機也有十年沒有太大變化。

這些變化不僅僅是在外觀形態上,更是在內裡。

不說別人,我一個農村出生的人,2000年第一次接觸電腦,到現在,十八九年過去了,硬件、軟件系統的升級,幾乎可以說一直以來都是按部就班,沒有看到令人驚喜的地方。在交互方式上,更是從未改變,一直都是鍵鼠。

最近這些年,行業裡一直在追隨各種熱潮,追創業創新,追O2O,追智能硬件,追人工智能,追AR/VR,追區塊鏈……各種元年層出不窮。的確,這些大的風口、方向、趨勢,一時間熱鬧無不,每個人都相信這才是改變世界的大浪潮,能夠顛覆歷史,影響未來。

創新有幾種,最難的是從0到1,我們通常也稱之為發明。最簡單的是從10到11,這個我們通常可以稱之為按部就班的升級。然後就是從1到100,或1000、10000,我更願意稱之為真正的創新。


我們需要改變世界改變未來的大浪潮,可能會一下子將傳統拍死在沙灘上,但這種情況,可遇不可求。更多時候,我們需要一些真正的創新,面對當下,用當前正在上升期的技術,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

這種創新,一方面是利用了上升期的技術紅利,另一方面,也是推動技術的更迭與穩定成熟。

老羅在5月15日發佈會上公佈的TNT,當然,產品的問題我們放在後面說。先說老羅期望做的事情。

TNT產品中,和之前老羅做的事情一樣,在交互體驗上,做了很多細緻的創新。

好的創新,無論產品功能還是體驗,放到人們面前時,總會有一種“對啊!就是要這樣!”感覺。TNT的部分功能,的確讓現場的我有了幾分這樣的感覺。

這種創新,其實不難,難的是有人願意真的是做,尤其是作為先行者去做。

高曉松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對於做一家商業公司的老羅來說,眼前的苟且是賺錢,也許人工智能區塊鏈什麼的算是虛幻的遠方,老羅現在,應該是希望在兩者之間。

發佈會上,老羅說,要嘗試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而不是求穩賺錢。

這就有點理想主義了。我們需要理想主義的老羅,在一成不變的世界中走一條不一樣的路,讓別人成為追隨者,同時也可能讓自己成為犧牲者。

每個行業的前進歷程中,總需要創新者、先行者與犧牲者。

老羅適合做這樣的一個人。

但錘子,卻可能不是人們需要的。

堅果R1,除了價格,沒什麼可說的一款手機,這也是為什麼錘子需要TNT,不然,錘子和其他手機廠商有什麼區別?

但TNT,卻又是理想主義的挖坑大作。需要承認,TNT現在連不完美都還算不上,也就是個demo。

老羅將TNT定義為工作站,但現場展示的實際應用,細節上有創新的東西,但可能還不足以稱作是顛覆。交互中的語音互動操作,在公共辦公環境下也是個非常尷尬的偽需求。

此外,TNT在發佈會剛亮相時,老羅說不需要鼠標鍵盤,那一刻其實我蠻期待手勢操作的,然而並沒有。

但沒有錘子,也許就沒了現在的老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