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省,清朝时经过一次人口迁移,如今八成祖籍出自外地

历史上,每逢自然灾害、战乱人祸,往往就会伴随着人口转移。比如五胡乱华时的汉人被迫南撤,靖康之耻时汉人南下开发福建。清朝时发生过一次人口大迁移,导致如今这个省的人,八成以上出自外地,这就是湖广填四川。

中国有一省,清朝时经过一次人口迁移,如今八成祖籍出自外地

明末清初的30年战乱,中华大地遍布战火,其中四川被祸最惨。自张献忠入川后,四川便成为四战之地,历经明朝军队、清朝军队、地方豪强一系列的滥杀,之后又有张献忠大开杀戒,接着是南明和清朝军队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的战争,四川百姓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杀,人口近乎断绝。

中国有一省,清朝时经过一次人口迁移,如今八成祖籍出自外地

据统计,经历数次战乱的四川,全省人口仅有9万多人。新任巡抚张德看到天府之国竟然成了这幅模样,于是向朝廷上了一封奏折,要重振四川天府美名,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经过考虑后,康熙正式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这就是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

中国有一省,清朝时经过一次人口迁移,如今八成祖籍出自外地

从公元1671年到1776年,在这106年的时间里,有数百万人从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江西等14个省迁入四川,总人口约有623万。其中,湖广移民约为346万,广东移民约为144万,江西移民约为83万,福建移民约为20万。据清朝末年的《成都通览》记载: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

中国有一省,清朝时经过一次人口迁移,如今八成祖籍出自外地

如今的四川人口中,80%以上的家庭都是清朝“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后裔,总数达到7000万之多。在成都,这个百分比更高,达到了95%以上。

参考文献:《四川通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