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體系混亂,股價高懸,茅台正走向「失控」深淵

導讀:誰在控制茅臺?

茅臺股價飛漲,茅臺酒價格也開始“飛天”。

近期,茅臺剛宣佈對飛天茅臺進行漲價,而市場上依然出現一瓶難求的現象。

市場上能買到的飛天茅臺都是經過了層層經銷商漲價的產品,另外在一些沒有加價的商超裡飛天茅臺的櫃檯永遠顯示“缺貨”。

雖然,茅臺公司多次對外發聲甚至拿出解決方案來緩和大眾因為購買不到茅臺酒產生的情緒,但是缺貨的現狀並沒有明顯的改觀。

這邊茅臺酒缺貨,而另一邊茅臺股價卻一路飛漲,1月15日更是首破萬億大關,“茅臺到底是該喝還是該炒,”似乎成為了很多人的疑問。

經銷商體系混亂,股價高懸,茅臺正走向“失控”深淵

大坑一:像炒房子一樣炒茅臺,產品有價無市脫離用戶

茅臺股價一柱擎天成為整個A股市場的現象級公司。

新手還能買茅臺股票嗎?這樣的疑問也成為了很多股民的共同話題。

“暴漲暴落,不符合茅臺良好形象”,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在內部會議中表態。

經銷商體系混亂,股價高懸,茅臺正走向“失控”深淵

李保芳如此表態,看上去更像上為了緩和輿論高漲的熱情,無論是股價還是茅臺酒都已經成為了社會話題居高不下。

過去炒房,現在炒茅臺成為了很多股民的新選擇。

2016年的房市高漲帶動的炒房團的復活隨著2017的各地嚴厲的限購政策出臺讓炒房團們在短時間內斷了炒房的念頭。

炒房熱潮的退去,對外投資的延緩,整個2017年的投資者們都需要找到新的投資點,茅臺從幕後走向臺前似乎也符合“炒房”投資們的情緒。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2017年12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來看,與2015年同期相比,漲幅最大廈門是51.8%,北上廣深的同比漲幅分別為34.9%、45.8%、37.8%和45.7%。西安房價,近兩年的同比漲幅為21.3%。

反觀茅臺酒的價格,有機構統計顯示三十年前,當時零售價由國家核定為140元/瓶。二十年前,53度茅臺酒的零售價在200元/瓶左右。2000年以後,出廠價提高的同時,市場成交價也開始加速攀升,從300、400、500到過2011年的最高2000元左右。

2012年開始,白酒市場出現下滑,茅臺零售價一度跌破1000元。隨後市場行情轉暖,近兩年茅臺價格又重回上升通道。去年中秋節前,不少消費者就反映,要以1500元以上的價格才能買到茅臺,最高時更被炒到1800元。即便所有茅臺都以最新1499元的限價銷售,與兩年前的低谷相比,價格漲幅也超過了70%。

很顯然,炒房不如炒茅臺從價格的成長趨勢上已經分出了明顯的勝負。

茅臺成長的趨勢不假,但是從炒房和炒茅臺目前最凸顯的問題就是,流通性的問題。

任何商品的價值需要通過流通性來體現,而茅臺卻是特別的存在“有價無市”。

高漲的茅臺股價沒人敢買,高漲的茅臺酒更買不到。茅臺的這種情緒跟炒房團大殺四方之後政策預冷的情緒非常相似。

“還能跌嗎?還有貨嗎?還能買嗎?該持有還是該減持?”一切的疑問都指向茅臺。

對於股價,茅臺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通過輿論的情緒維持冷靜,而對於茅臺酒的銷售,茅臺給出的解決方案可能在實際過程中並沒有收效。

大坑二:提高建議零售價,未讓利用戶卻肥了經銷商

茅臺官方抑制茅臺酒的銷售的第一招提價,將最暢銷的飛天茅臺的售價從1299提升到1499,通過提高門檻來抑制炒作。

實際情況呢?提價之後茅臺並沒有讓想要喝茅臺酒的人買到,反而成為了很多謀利者的新商機。

線下的很多經銷商們控制了主要茅臺酒的銷售,而當他們持有“待價而沽”的茅臺酒時所謂的建議零售價還有意義嗎?

很多用戶反饋,想要通過正常渠道買到茅臺酒除了跟買房一樣有限購政策,還必須得支付高於建議零售價的實際銷售價格,“物以稀為貴”的情緒就如此蔓延了。

當然,茅臺官方可能對於外界提出的質疑並不買賬,實際銷售過程中,茅臺酒可能面臨的層層經銷商們可能才是最直接的獲利方。

經銷商體系混亂,股價高懸,茅臺正走向“失控”深淵

大坑三:經銷商繼續“逼宮”短時期難以根本解決

截止2017年,茅臺官方公佈數據顯示已經有531名營銷員、2000餘家經銷商,這規模龐大的營銷體系掌握了整個茅臺酒的銷售流通環節。

近期,茅臺又推出“穩價”新規,要求經銷商在茅臺直營的新零售平臺茅臺雲商上,出貨量從去年的30%提至40%。

對於此舉,部分經銷商不以為然,認為茅臺官方口頭說要通過自己的平臺方便消費者購買,實際上最大的貨源都被茅臺官方控制在手中。

另外有聲音源自區域級別的大供應商稱,自己將茅臺酒分發給二級三級更小的供應商之後,這部分經銷商管理的成本更高,茅臺更無約束能力造成茅臺酒被供應商大量壓貨,經銷商成為茅臺酒市場上一瓶難求,價格高漲的罪魁禍首。

由以上兩種聲音可知,茅臺雖然一直對外鼓吹自己著力改變目前市場供求的關係,同時也在抑制不斷高企的價格。實則顯露出茅臺雖然是萬億市值的公司在經銷商體系上任由很長的路要走。

用茅臺酒對標奢侈品,但是實則在很多方面距離國際知名的奢侈品由很長的路要走。

拿品牌的定位來看,茅臺酒在中國飯局上是最被人器重的酒品,但是對標其他國際品牌的酒類而言,茅臺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有限。拿茅臺目前不平衡的產品供給狀況來看,但凡走向海外茅臺就面臨嚴峻的挑戰。

首先,茅臺的經銷商體系看似龐大但缺少必要關聯性。在茅臺最近出臺的“控價”措施中,對於經銷商的要求增加了線上平臺茅臺雲商平臺的比重,線上平臺能在打假優化供給上體現明顯的價值,同時也助長了一些人通過技術手段在線上搶購屯貨。

網上不斷出現販售類似搶購軟件服務的產品,有的價格幾百,有的聲稱搶購準確的售價高達幾千也有人下單,通過類似的軟件能在官方放出茅臺酒的同時快速進行搶購,造成了飢餓營銷的效果,同時截止目前茅臺官方在線上可供出售的數量和每次提供銷售的數量並不透明,雖然對於每個賬號有限購措施,但通過軟件依然能鑽空子買到。

其次,茅臺的爆發過度仰仗渲染情緒。奢侈品在消費者心中創造的除了品牌價值和商品使用價值之外,更重要的是一種標識和象徵。但是,目前茅臺單從產品上來說消費者體驗的這一基本需求都沒有滿足。“供不應求”的現象刻意的人為因素太明顯,那麼等泡沫破裂誰還會認可這一價值呢?2012年茅臺曾面臨類似的情況,那麼未來的某一天,茅臺能保證嗎?

再次,茅臺過度追求銷售數據的樂觀。據介紹,茅臺集團2018年經營目標已確定:含稅收入900億元;工業增加值780億元左右;白酒產量、銷量均達到12萬噸以上;上繳稅金300億元;股份公司以外其他公司收入在集團佔比10%左右。

很顯然,保守預估數據為資本炒作茅臺的股價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通常茅臺從基酒到成品需要五年的時間,當年銷售的數量由5年前的基酒的數量決定,2012年至2017年,產量分別為:3.36萬噸萬噸,3.8599萬噸,3.8745萬噸,3.2179萬噸,3.9萬噸,4.28萬噸,而2018年的則由2013年的數量決定。

由此可知,2018年在基酒供應上相比2017年將增加14%左右,而2017年茅臺的銷售收入為764億元,如果實現計劃的2018年900億的銷售額,基酒的供應商基本符合。

另外,近期茅臺酒每年都有提價的傳統,另外對於自營電商渠道的建設,茅臺的供應商體系的成本將會減少。幾類資本最喜愛的素材為茅臺股價不斷衝破新高奠定了基礎。

最後,經銷商愈加渠道化。今年,茅臺要求供應商增加在茅臺雲商上的供應,加劇了入駐的經銷商渠道化。

經銷商在營銷體系下的作用更多隻是類似配送的節點,這樣也造成了經銷商雖然表面不得不接受這樣的政策,但是通過囤貨等手段來抑制茅臺官方的舉措,通過供不應求的現象來漲價來增加自己的利潤,最終茅臺集團獲利了,經銷商獲利了,而消費者則成為了利潤的犧牲品,想要獲得茅臺酒的成本愈加增加。

茅臺和茅臺酒都坐上了躥升的飛天火箭,只是飛的越高摔得越狠,茅臺得好好估量一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