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養生——夏季養生(一)

炎熱的夏季,是人體消耗最大的季節。在高溫環境生活和工作,人體的生理和營養代謝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人們必須重視夏天的身體調養。

四季養生——夏季養生(一)

夏季養生之道--養心

古人將入夏養“心”看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夏天“壯火食氣”,易消耗心臟陽氣;另一方面,天熱人易出汗,而中醫向來視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自然易消耗心臟陰液。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心臟陰陽損傷,確實是夏季心臟病多發的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心還是“精神之所舍”,主宰著人的情志和思維意識活動,心火旺自然易出現煩躁不安、心神不寧並影響到睡眠。

夏養“心”要訣:清火祛溼 戒躁制怒

作息:夜臥早起——宜比春日稍晚點睡、早點起;結合夏天白晝長的特點,中午有條件的儘量小睡片刻,養足心臟陽氣,有助緩解疲勞;

活動:無厭於日——早晚有風,空氣相對好些,在戶外活動的時間可適當延長一些,切忌早早關進空調房裡不出汗,久而寒氣太盛更傷身;但午間天氣炎熱,容易中暑,儘量減少烈日下活動時間太久或者烈日下暴曬;

心態:戒躁制怒——火夏傷心,人的情緒波動大,要戒躁制怒,心靜自然涼。以平和的心氣,無鬱無怒,精神飽滿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飲食:清火祛溼——夏季人們普遍易出汗,對心臟陰液消耗大,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流汗過多易引起電解質紊亂,可適當喝點淡鹽水或糖水以解“體渴”;夏天雨水相對多,溼氣也重些,因此還要及時清火祛溼,可適當喝些涼茶以清心火、利小便,帶走體內溼熱。

四季養生——夏季養生(一)

夏天必備的“三寶”——車前草、竹葉、白茅根

三者均有清熱利尿、清心除煩的作用,而且價格低廉,服用方便,起效快而安全,可謂老少

咸宜。下面幾種做法可供參考:

◆白茅根冬瓜綠豆湯:

做法:冬瓜、綠豆各適量,白茅根30克

功效:清暑止渴,清心利尿。適合於防暑降溫。

◆竹葉茶:

做法:新鮮竹葉若干,最好是竹葉心的嫩葉,泡水代茶飲

功效:清熱利尿,清心除煩。適合於心火亢盛,心煩氣躁、尿赤尿痛者。

◆白茅根冰糖茶:

做法:白茅根一紮,冰糖適量,泡水代茶飲功效:清心除煩,利尿養陰,適合於心煩口渴,尿赤尿少者。

◆車前草茶:

做法:車前草一紮,洗淨,泡水代茶飲

功效:清熱利尿,適合於尿黃尿少,尿痛尿急者

夏季養生膳食

1、主食及豆類

綠豆、赤豆、小米等各種主食均可,適當食用粗糧和豆製品。

2、肉蛋奶

豬瘦肉、牛肉、魚肉、雞肉、鴨肉、動物肝臟等,奶及奶製品,鹹鴨蛋、鹹雞蛋、松花蛋、蛋黃等蛋類。

3、蔬菜

苦瓜、絲瓜、南瓜、空心菜、馬蘭頭、番茄、蒜苗、茄子、鮮藕、綠豆芽、黃瓜、冬瓜、菜瓜、香菇、紫菜、海帶等。

4、水果

柑橘、葡萄、草莓、西瓜、梨、甜瓜、桃、楊梅、烏梅、李、紅棗等。

夏季養生菜

大家都知道,蔬菜不僅養生,還輔助治療及預防一些疾病。那麼,在應季的蔬菜中,哪些是適合養生的蔬菜呢?

四季養生——夏季養生(一)

預防中暑:枇杷葉茶

做法:用鮮枇杷葉適量,去掉枇杷葉上的絨毛,用水洗淨,切碎,曬乾。用開水沏著當茶喝。

功效:枇杷葉中含有扁桃苷,有利尿及緩解苦夏症狀,消除疲勞,增進食慾的作用。還含有維生素B1、B2。

強腎植物:黃秋葵

要說蔬菜的功效,現在最有名的要數黃秋葵。它開黃色的花朵,果實有點像辣椒,用油炒,特別是炒雞蛋,很好吃。這種蔬菜不太常見,但最近聲譽鵲起。為什麼?經科學家研究,黃秋葵強腎健體的功效,在蔬菜中非同一般。

預防感冒:萵筍和菜花

菜花含的維生素C比大白菜、黃豆芽菜要高3~4倍,比柑橘要高2倍。中醫素來有“白色入肺”之說,潔白的菜花是適時的保健蔬菜,不但能預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還是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劑。

萵筍中的碘含量高,對人體的基礎代謝和體格發育很有利。萵筍葉的營養遠高於萵筍莖,秋季易咳嗽的人多吃萵筍葉可平咳。

臉上不長痘痘:生菜和苦瓜

生菜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含水量是蔬菜中的佼佼者,多吃有助於皮膚補水,對因胃腸功能不好引起的痤瘡也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苦瓜富含粗纖維、維生素C、鈣、鐵等營養素,它含有抗癌作用的活性蛋白質,不但能夠增加免

疫細胞的活性,還能清除體內毒素,幫助排毒。

避免消化不良:韭菜和香菜

韭菜富含胡蘿蔔素、蛋白質、硫化物和膳食粗纖維。食用韭菜,可以起到消食導滯、除積健脾、促進食慾的作用。

香菜香味獨特,具有刺激食慾、增進消化等功能。中醫認為,香菜有溫中健胃的作用,適當吃點香菜可以緩解胃部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防止上火:菠菜和番茄

菠菜中豐富的核黃素是有效預防口角潰瘍、唇炎、舌炎、皮炎的重要營養素。

番茄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等作用,用於治療口乾舌燥、食慾不振、胃熱口苦、牙齦出血、口瘡、口苦等。

飲食禁忌

1、夏天一定要少吃太熱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

2、切忌因貪涼而暴吃冷飲。如果過量,會引起疾病,使人胃脹難受,以致腹痛、腹洩。

3、夏季忌暴飲暴食。

4、不要大量補水,大量喝水不僅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體內水分和鹽分進一步大量流失。

喝水的學問

1、喝飲

料不能替代飲水。因為飲料大多含有一定的糖分,飲料中的糖分越高,滲透壓也越高,越不易為細胞所吸收,反而會帶走細胞內水分,容易引起體內失水。另外,以冷飲解渴常難以達到目的,導致頻繁暴吃,對消化道是一個很強的冷刺激,會引起消化道異常蠕動和功能紊亂,導致腹痛、腹瀉等。

2、飲水莫待口渴時不少人的生活習慣都是以口渴與否來決定喝水,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口渴表明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開始脫水,此時喝水為時已晚。

3、大渴易過飲:人若在大渴時,最易一次飲水過多,從而使胃難以適應,造成不良後果。古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就是防止渴不擇飲的科學方法。如果一旦出現大渴難耐的

情況,應緩緩飲水,避免身體受到傷害。

4、睡前不宜多飲水,因為當人處於睡眠狀態時,人體只是維持基礎代謝,各種代謝都進行非常緩慢,不需要過多的水分,而且睡前飲水過多,不利於夜間休息。

5、用餐時不宜喝水,因為進餐時飲水,會沖淡消化液,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長此以往對身體不利。

6、晨起喝水有助健康:因為早晨飲水可補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循環,維持體液的正常水平。

7、最好喝礦泉水:因為礦泉水不含糖水,沒有刺激作用,不像一些飲料具有刺激性,也不像果汁飲料含有大量的糖分。在一些發達國家,人們均視礦泉水為最佳保健飲料。

四季養生——夏季養生(一)

關注健康,歡迎轉發分享,傳遞健康,傳遞幸福!!

如果喜歡這類文章,請點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