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吃有机蔬菜

为什么要吃有机蔬菜?现在市场上的有机食品这么贵,而且又不是营养翻倍,甚至吃起来跟一般的食品没多大差别。所以,很多人质疑:这钱花得值吗?吃有机食品的好处到底在哪里?

为什么要吃有机蔬菜

20年前, 99%的人都在吃有机食品,而现在,中国只有不到1%的人在吃有机食品。不是不想吃,而是吃不到。

是的,世界上本没有有机食品,农药化肥用多了,食品加工复杂了,有机食品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为什么要吃有机蔬菜

一、科学讲解有机蔬菜食用优势

美国化学协会(ACS)主办的《农业和食品化学》期刊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在有机田地里种植的蔬菜的类黄酮水平会成倍增加。经过十多年的研究,阿里森·米切尔和同事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比较了两块试验田中西红柿的主要类黄酮水平。结果是有机试验田西红柿样本类黄酮的水平明显增高,而在传统耕作条件下的试验田里样本的类黄酮水平几乎没有显著变化。而且,数据表明,类黄酮的水平与土壤中有机物质的积累量成正比,而与化肥使用水平的多少成反比。

为什么要吃有机蔬菜

  据了解,类黄酮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也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它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防止血栓形成、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免疫、降低血管脆性、改善心脑血管血液循环等作用。最新的科学研究证实,类黄酮可以有效预防癌症、心脏病和其他与年龄有关的疾病。

为什么要吃有机蔬菜

  科学家认为,类黄酮是新发现的人体必需的天然营养素,因其分子量小,易被人体吸收,对人体健康具有广泛的作用。但由于代谢快,在体内不蓄积,需要经常补充。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类黄酮,必须从食物中获取,食物来源是谷物、蔬菜、水果、果汁、茶叶等。因此,富含多量类黄酮蔬菜更有理由成为人们的消费选择。

二、有机蔬菜特点:

目前,见识过各种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问题之后,对食品健康有了更科学的认识之后,争取吃有机食品的人越来越多。

为什么要吃有机蔬菜

一、吃有机蔬菜对个人的好处

1.安全:不添加奇奇怪怪的东西

吃有机蔬菜,可减少吃入污染的机会,同时可减少病变的机会。有机蔬菜的种植、生产、包装、运输以至储存的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防腐剂、人造色素等添加剂、微量金属含量也比较低。

在有机生产的理念下,所有生产及加工处理过程中均不可使用任何基因改造生物及其衍生物,基本的保障了食品安全。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的环保食品,有利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

2. 生态:让作物自然长成

一般蔬菜中的矿物质含量,仅占有机蔬菜矿物质含量的1/2—2/3。有机蔬菜的种植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种植过程中以一套严密的程序控制种植的每一个环节,使各种蔬菜的物种恢复到原生态下,保存其应有和原有的成份;研究显示有机产品含有较多铁质、镁质、钙质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C,而重金属及致的硝酸盐含量则较低。

为什么要吃有机蔬菜

3. 口感佳:能嚼出鲜活的韧劲

你可以从有机蔬菜中吃到“生命力”。有机蔬菜吃起来清脆,有嚼劲,它给你感觉就是质密、新鲜,即使是烹调后,还是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不是蔬菜经过处理可以制造出来的口感。

4. 味美:还原了食物本真的味道

有机农业提倡保持产品的天然成份, 因此可保持食物的原来味道及原有的营养成分,可提供原汁原味的享受。有机蔬菜水份含量比一般蔬菜低许多,但甜味却比较高,所以有机蔬菜吃起来比较有味道。有机食物口感结实有咬劲,清脆多汁、味道十分香甜,没有因为添加化肥农药所产生的苦味、化学味、涩味、淡味与怪味。

6. 减压: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一般的蔬菜里含有一些化学成分,长期吃下来会造成容易躁动,情绪也会比较不稳定,容易造成思绪不稳定。不过天然的有机蔬菜没有农药和有毒的物质,长期吃下来,身体不仅会觉得比较轻盈,就连思绪也会变的比较清晰,情绪上面也不会那么容易躁动。

三、有机农产配送问题

(1)配送水平问题

1 缺乏规范化的农产品配送运输、包装行业标准,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2 配送企业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品牌化的农产品配送企业现有的生鲜农产品配送企业,从事配送活动的企业是蔬菜批发个体户或经纪人等,他们对如何保证配送的安全意识普遍不足。

3 未建立完整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平台。

为什么要吃有机蔬菜

(2)农产品采购问题

1 采购批量小导致的价格偏高。

2 采购环节,倒手次数过多导致价格偏高。

3 批发商货物积压导致的浪费。

(3)配送效率问题

1 货车限行。由于城市市内限定货车通行的时间,因此限制了厢式货车作为配送车辆的市内配送,出现了“客车货运”的现象。

2. 最后一公里难题,价格翻倍。造成菜贱伤农,菜贵伤民。中间流通赚钱。

(4)农产品损耗严重

“我国农产品的"收获后损失"惊人!粮食每年产后损失率超过8%,果蔬损失率更逼近20%。粗略统计,仅每年粮食的损失量就高达500亿斤。”7月初在北京举办的“2012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中国现代农业产业投融资峰会”上,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透露的这些数字,让人们开始关注“收获后损失”粮食、果蔬在存储、运输等环节发生的损耗。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粮食产后损失率低于3%,果蔬为1.7%-5%。

“大约35%农产品损耗在物流过程中,导致农产品销售半径小,很难长距离运输,也限制了农产品进出口大宗贸易,云南的优质农产品要想更大规模地‘走出去’拓展国内外市场,亟需建立一个高起点、标准化、国际化的冷链物流服务系统。”在第八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举办的冷链物流专题会议上,云南星长征投资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十红演讲时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水果和蔬菜总量中只有10%至20%利用了低温物流,品种也仅限于一些经济效益比较高的水果,而发达国家一般在80%左右。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发现,我国每年生产的水果蔬菜从田间到餐桌,损失率高达25%至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普遍控制在5%以下,美国果蔬在保鲜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至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