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7.23土拍」3宗流拍2宗底價,房企不再超預期拿地

好地網7月23日訊(研究員 毛睿格) 今天,蘇州市區10宗地土拍正式拉開序幕。不過首日的戰況讓人“大跌眼鏡”:3宗地塊,2宗底價成交,1宗進入現房前一手,平均溢價率為3.57%。另外,共有3宗地塊因無人競價而遭遇流拍。

出讓地塊信息

「蘇州7.23土拍」3宗流拍2宗底價,房企不再超預期拿地

「蘇州7.23土拍」3宗流拍2宗底價,房企不再超預期拿地

地塊出讓分佈

底價、流拍佔主導

7月23日上午9:30,據蘇州市國有建設用地網上出讓系統顯示,吳中越溪蘇地2018-WG-8號地塊、相城元和街道蘇地2018-WG-10號地塊以及新區獅山蘇地2018-WG-15號地塊因無人報名而流拍。

「蘇州7.23土拍」3宗流拍2宗底價,房企不再超預期拿地

上午11:00,蘇州吳中區甪直蘇地2018-WG-9號地塊開拍。地塊位於吳中區甪直鎮甪直大道南側、甫澄北路東側,在自由競價階段無出價,限時競價經過35分鐘13輪出價,最終路勁以114444萬元競得該地塊,樓面價為11564元/㎡,溢價率18%,未達到現房銷售價格。

下午14:00,蘇州相城區元和街道蘇地2018-WG-11號地塊開拍。地塊位於相城區元和街道文靈路東、黃蠡路南,在自由競價階段無出價,限時競價僅有1輪出價,最終相城交通建設投資(集團)以281452萬元底價競得該地塊,樓面價為14800元/㎡,溢價率0%。

下午15:00,蘇州相城區澄陽街道蘇地2018-WG-12號地塊開拍。地塊位於相城區澄陽街道康元路北、澄月路西,在自由競價階段無出價,限時競價僅有1輪出價,最終深圳市創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平安)以110270萬元競得該地塊,樓面價為12500元/㎡,溢價率0%。

地價如何?

此次推出的地塊,是蘇州市區2018年首次大規模供地,應該說,已經5個多月沒有出讓土地的蘇州市場,對這批地的關注度是比較高的。不過最終的成交結果,則可以用“涼”、“冷”等字眼來形容。

流拍地塊自不必說,即使是最終成功出讓的地塊,地價也偏低。

如甪直地塊,最終成交樓面價為11564元/㎡。除了中梁地塊,該價格均低於甪直近兩年以來成交的地塊:與對面的弘陽地塊相比,價差達到2627元/㎡,與旭輝地塊相比,價差為1167元/㎡,與保利地塊價格基本一致,高於中梁地塊。

「蘇州7.23土拍」3宗流拍2宗底價,房企不再超預期拿地

如果加上容積率的因素,從樓面單價來說,則路勁地塊的樓面單價為25442元/㎡,僅比弘陽地塊(容積率1.8)便宜100元/㎡左右;與保利地塊持平(容積率均為2.2);高於旭輝和中梁地塊。從這個角度來講,路勁地塊的地價在甪直近三年處於中上水平,當然,因為其緊鄰甪直大道,位置比保利和中梁地塊要好,故還是屬於高性價比。

又如相城中心蘇地2018-WG-11號和蘇地2018-WG-12號兩宗地塊。兩宗地的最終成交樓面均價,分別為14800元/㎡和12500元/㎡。

「蘇州7.23土拍」3宗流拍2宗底價,房企不再超預期拿地

其中,11號地塊為商住地塊,其中商業建築面積在1萬-1.5萬方之間(佔總體量的不到8%)需集中設置,具備鄰里中心基本功能,不得分割銷售不得轉讓。從上圖可以看出,該板塊的商住地塊,因為設置的條件各不相同,所以最終成交價,也相去甚遠。

撇開樓面價更高的九龍倉地塊,和條件設置非常嚴格的中糧地塊,以樓面地價14717元/平方米,與11號地塊成交價相差不多的雅戈爾地塊作為參照物。雅戈爾地塊的商業體量佔比達到20%,從這個角度來看,11號地塊的性價比要更高一點。

「蘇州7.23土拍」3宗流拍2宗底價,房企不再超預期拿地

12號地塊則是純宅地,容積率2,除了需100%成品住宅,建築高度最高限高60米等條件外,並無其他設置。跟2016年的周邊成交的純宅地相比,該地塊的樓面地價處於絕對低位。比最高價魯能地塊,更是下浮了13725元/㎡。

緣何遇冷?

此次土拍遇冷,好地研究院綜合業界意見,總結出幾大誘因:

1、地塊本身的因素

此次出讓的地塊整體遭遇寒流,跟地塊本身存在的一些因素不無關係。

如越溪地塊,在第一次出讓時起拍樓面價為17000元/㎡流拍,本次降價至13000元/㎡依舊無法讓房企忽視其明顯的抗性,緊鄰大型變電站和兩面環高價意味著地塊未來銷售難度比較大,房企對這類地塊顯得尤為小心。

又如今天流拍地塊,不知是巧合還是必然,今天流拍的三宗地塊,均需要配置有“幼兒園”。不僅如此,10號地塊《掛牌須知》中指出,在幼兒園建設出正負零前,商品住宅預售面積不超過總可售商品住宅面積的60%,待幼兒園竣工驗收後,方可申請剩餘商品住宅的預售許可。

而15號地塊,則幼兒園計容建築面積不小於11800㎡,規模不低於6軌18班。並且,幼兒園的方案報審時間為拍地後一個月,2019年1月前須開始施工,2020年4月底前竣工,同年5月須交付。幼兒園須精裝交付給屬地政府。

這或許是房企對幼兒園地塊望而生卻的一大原因。

此外,此次出讓的部分地塊,起拍樓面價偏高。如相城元和街道的10號地塊、高新區獅山街道的15號地塊,起拍價格較高,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周邊已成交的地塊地價。

2房企預期發生了變化

起拍價高、地塊限制苛刻……事實上,這樣的現象在之前幾年的蘇州土拍中,也是屢見不鮮。那麼,為何之前房企趨之若鶩,而此次房企卻表現謹慎呢?

很顯然,房企預期發生了變化,不再以超預期拿地,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

根據粗略計算,甪直地塊保本房價在18086元/㎡左右,而目前地塊周邊銷售房價在1.5——1.8萬元/㎡左右;

元和街道保本房價在22160元/㎡左右,澄陽街道保本房價19265元/平方米,而相城中心周邊房價在1.8-2.2元/㎡左右;

綜上,房企拿地不再以超預期拿地,而是根據目前的價格倒退,看看能不能算得過賬來。“麵粉貴過麵包”,或加上一定的溢價拿地,已經不再成為目前房企的主流心態。

3、新進房企缺少,“鯰魚效應”缺失

近年來,蘇州市區已經湧入了大量的外來房企,這些外來房企的進入是蘇州土地市場步步高昇的重要助力,而本次土拍中尚未出現外來房企的身影,這些外來房企是否正在觀望,或者轉而選擇了蘇州下屬縣市進入,暫且不得而知。

缺少“鯰魚”效應,是此次土拍波瀾不驚的有一個原因。

事實上,不僅僅是蘇州,近段時間各地頻頻出現流拍現象,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整體房地產市場遇冷。縱觀近段時間的房地產市場,從全國層面來看,金融政策不斷緊縮,利率多次上浮,房企的融資難度日益加大。

在蘇州,由於蘇州市區土拍仍設有封頂以及現房的規定,一旦土地達到該條件其開發週期將會進一步拉長,此前不少在蘇房企手裡或多或少都有一部分現房地塊,資金週轉受到一定限制,房企壓力劇增。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如今蘇州市區的房企已經越來越多的選擇合作開發,且進入現房前一手多數房企會選擇退出,因此本次土拍中唯一未底價的路勁甪直地塊便是以現房前一手成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