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鲜卑最后的荣光:慕容德草创南燕

东晋被桓玄篡了位,基本上没救了,即便后来刘裕再次复国,可是东汉跟西汉一样么,东晋跟西晋一样么,再建的晋室已经沦为权臣的朝廷,所以没什么意思,我们把目光回到北方,毕竟五胡乱华是北方先闹得。

后燕慕容垂以古稀之年亲率大军攻打拓跋珪,天下震动,群胡惊惧,只当末日来临,然而,大概是老天不忍慕容垂再历磨难,仗尚未打完,慕容垂便龙御归天,之后太子慕容宝即位。

可是没了慕容垂的后燕,宛如待宰的羔羊,拓跋珪亲率四十万大军南出马邑,越过句注南,大举伐燕。

后燕无人能当。

慕容鲜卑最后的荣光:慕容德草创南燕

短短二十天,攻陷并州,两个月后,河北失陷。

北魏马快刀锐,势如破竹,刀锋所及处,无不如摧枯拉朽,这宣告了后燕的倾覆。

这时候,已处在亡国边缘的后燕,还在为权势挣得你死我活。慕容宝人望素轻,又刻薄寡恩,慕容家族中人人不服,即便北魏打到家门口,谁一谁二也要分个清楚。就这样,大片土地顿入他手。

慕容宝虽然不是个好君主,不过他爹的话还是听的,慕容垂临终前,一再叮嘱慕容宝必须把重镇邺城交给慕容德管理。

慕容宝继位后,任命慕容德为使持节、都督冀、兖、青、徐、荆、豫六州诸军事、特进、车骑大将军、冀州牧,兼领南蛮校尉,镇守邺城,取消留台,以都督专门统管南夏。

这是后燕亡国之际,慕容宝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大概也是唯一一件。

北魏占了河北大片土地,拓跋珪看着邺城这座重镇名城,心中豪气干云,指挥大军攻打邺城。

慕容德一面派人向后秦姚兴求救,一面沉着应对,严阵以待。

姚兴拒绝救援,后燕上下,顿失信心,人人自危,慕容德亲自犒赏战士,多加抚慰,激励和鼓动士气,终于使得人人效命,个个死战,挫败了北魏的数次进攻。

不愧是慕容垂看中的男人!

慕容鲜卑最后的荣光:慕容德草创南燕

对于后燕而言,只要邺城不丢,祖宗社稷便得以保留,可是又出差错了,慕容宝跑了!

慕容宝见拓跋珪日夜兼攻,精神崩溃,只想这逃命,于公元397年三月十四日夜,领了一万余骑自中山出奔。

中山是后燕的都城,在今河北定州。皇上突然跑了,中山城中百官无首,百姓惊惧,混乱之际,城门竟然没有关上!

很多人都在想,完了,都城陷落,国家要亡了,然而,拓跋珪居然没有进城。

想想真是离奇,拓跋珪放弃了入城的最好时机。

原因有二,一是那个曾建议坑杀战俘的王建,他说,皇上啊,这乌七八黑的入城,士兵不好约束,万一他们肆意抢夺,那燕国国库一定会被抢个精光,不如天亮在进吧。

二是拓跋珪自己认为,反正燕帝已经跑了,中山不过是掌中之物,于是同意了他的说法。

他哪里会知道,区区一夜,城里的百姓另立了一个叫慕容详的皇族远宗为太守,同仇敌忾,共抗魏兵。

天亮,拓跋珪兴致勃勃入城,可是还没到门口就看见城门已关,而迎接他们的,自然是城中人的石头,弓箭!

拓跋珪心中那叫一个憋屈啊,立刻传令三军,强攻中山。

慕容鲜卑最后的荣光:慕容德草创南燕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中山数攻不下,魏军丢盔弃甲,损失不小。

拓跋珪窝了一肚火,无处发泄,就派人登上楼车,跟城里的人对话,朋友们,你们的皇帝都跑了,你们玩命似守城干嘛!还不早早投降,也得个万户侯,多好啊!

城里人答道,你们就喜欢杀俘,参合陂几万人都被你们坑杀了,我们就是不投降,有本事你就打进来啊。

双方数次对话,拓跋珪又气又急,北魏只好憋足气再攻。

可是攻来攻去,拓跋发现粮食不够了,只好暂时撤离中山,往他处就食,而出逃的慕容宝返回旧都龙城,却因为威严不够,反被部下所害,由其他的一些慕容王公另建立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北燕。

这个北燕,也不长久,很快就有一个叫高云的大将篡了位,这一部分的慕容鲜卑人彻底地退出了中原争霸的舞台。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慕容鲜卑人滞留中原,以全部身家,创造最后一点荣光。

再看中山城,太守慕容详见北魏军撤,不禁大喜过望,立刻称帝,同时把魏燕交恶前因拒不交战马而被扣留的北魏使臣拓跋觚砍了。可是既然攻城的北魏缺粮,守城的后燕其实也缺粮,不过相比缺衣少食,慕容详更怕拓跋珪突然大军回撤,遂下令严闭城门,禁止城里人出城采野菜。理由嘛当然是出城就得开城门,开了城门万一魏军杀进来怎么办!

如此一来,这些百姓可是遭殃了,饿死无数,饿殍遍地!

慕容详也知道这些事情,不过他为了消除影响,塑造自己伟岸的形象,在城中大肆杀人,以求立威!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慕容麟突然回来了。原来当初他争不过慕容宝,一气之下,就率两万人跑太行山做了土匪,如今听说慕容详自己做皇帝,还作威作福,心中十分不平衡,杀死慕容详,自己嘛当然也要称帝了。

他也不想想,现在后燕的皇帝这么好当么?转眼间,拓跋珪又来了,这次北魏粮食攒够了,也都吃饱了,慕容麟的两万人根本不够看,一呼一吸,中山城落,慕容麟在几十名骑兵的保护下投奔邺城的慕容德。

就在慕容详慕容麟先后称帝之时,慕容德派往后秦的使者回来了,虽然兵没有借到,却搞到了一组玉玺,上书“有德者昌,无德者亡。德受天命,柔而复刚”。

当时,又有歌谣传唱说:“大风蓬勃扬尘埃,八井三刀卒起来,四海鼎沸中山颓,惟有德人据三台。”

慕容德的部下们由此商议,纷纷表示既然慕容详这种人都可以称帝于中山,主帅慕容德如此人物,不如就拥戴他为帝,以号令散落在各地的燕军。

慕容德本人却拒不接受。

后来慕容麟逃到邺城,对慕容德说:“中山既没,魏人必乘胜攻邺城,邺城虽然积储了粮食,但是城大难以固守,人情沮动,不可以战。不如趁魏军未至,拥众南渡,占据滑台(今河南滑县东),聚兵积谷,伺隙而动。魏军的目标是抢掠人口和财物,势必不会久留,而中原人民厌倦迁徙,彼时就会发生变故,只要我们广开恩信,招集遗民,就可以一举而克魏人。”

慕容德也知道此时邺城迟早会失,遂接受了慕容麟的主张,领了四万户、二万七千乘车,从邺城迁往滑台。

他们前脚一动,魏军后脚就至,很快占领了邺城,并尾随追来。

慕容德这边毕竟有百姓,拖家带口,费了大力才走到黄河边,不及上船,突然间,飞沙走石,狂风怒号,渡河战船全部沉入河底,大家面色煞白,心死如灰,只当是末日来临。

慕容德马上决定:退守黎阳。

幸运的是,大风之后,黄河冻结,这还墨迹什么,慕容德大手一挥,全军快走!

慕容德迅速取消了退守黎阳的计划,指挥大家赶紧过河。

慕容鲜卑最后的荣光:慕容德草创南燕

说来也奇怪,他们过了河后的第二天早晨,河面上的冰又已四分五裂,在河水的冲击下,翻滚着漂向下游。

此时北魏大军追到岸边,只能望洋兴叹,目送慕容德一行远遁!

到了滑台之后,慕容麟劝说慕容德称帝,经过这次危机,慕容德也不再拒绝,依照燕元旧例,称元年,大赦境内死罪以下的罪犯,设置百官,史称南燕。

当然了,慕容麟不是省油的灯,毕竟他本人也做过皇帝,后来准备谋反,事泄,被杀。

慕容德初定都在滑台,介于东晋、北魏之间,地不足十城,军队不过数万。

滑台,今之河南省滑县,古之重镇。

潘聪劝谏慕容德说:“滑台四通八达,非帝王之居。且北通大魏,西接强秦,有此二强敌,未可以高枕而待之。青、齐土地肥沃,号称‘东秦’,土地方圆二千里,户余十万,四塞之固,负海之饶,可谓用武之国。且三齐英杰,蓄志以待,日夜盼得明主以立尺寸之功!广固山川阻峻,足为帝王之都。宜遣能言善辩之士飞速前去游说,大军跟进。占据广固,闭关养锐,伺隙而动,如东西二汉占据了关中、河内地区。”

慕容德大为激赏,依计而行,顺利进入了广固(今山东益都县)。

占据广固之初,贼人王始曾在泰山聚集人马,自称太平皇帝,称其父为太上皇,兄为征东将军,弟为征西将军。

慕容德兴师剿匪,将他擒获,解到刑场斩首。

即将行刑,有人多嘴问他:“你父亲和兄弟在什么地方?”

王始答道:“太上皇帝蒙尘于外,征东将军、征西将军为乱兵所害。惟朕一身,独无聊赖。”闻此言,一旁跪着的妻子大怒,张口大骂:“就是因为你这张嘴,才落到了今天这个下场,现在死到临头了,还改不了!”

王始呵呵一笑,从容说道:“皇后!皇后!自古岂有不破之家,不亡之国邪!”

刽子手用刀背击他,他两眼上翻,正气凛然地说:“崩即崩矣,终不改帝号!”

慕容德闻言,联想往日燕国历史,不由哑然,自古岂有不破之家,不亡之国!

公元400年,慕容德以原属东晋的青、幽、齐一带地区为基业,以广固为都城,正式称帝,改年号为建平。

慕容德于宫廷南设立临时宗庙,大宴将士,建立学官,简选公卿以下子弟和二品士门共二百人为太学生。

慕容德在位期间,休养军队,冶炼兵器,扩大农耕,积储粮食,审核户籍、增加军资,大规模地聚集儒生,亲自策试,并设宴招待,凡此种种,不失为一位明君。

有一回,慕容德宴请群臣,想到自己再创大燕,任谁也不免得意,于是便问了一句很多帝王说过的话,“朕虽然德行寡薄,但如今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上接受诸侯的朝见,在上位却不傲慢,整天为自己的职责不敢怠慢,可以和自古以来什么样的君主相比?”

青州刺史鞠仲见如此良机,正好显摆一下溜须拍马之功,马上说道:“陛下是中兴圣主,可与少康、光武帝相提并论。”

慕容德哈哈一笑,命人赏鞠仲一千匹帛。

一句话得帛千匹,饶是鞠仲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收下,只好说“太多了,臣拿不下。”

慕容鲜卑最后的荣光:慕容德草创南燕

慕容德哈哈一笑,说:“卿如此戏弄朕,难道朕就不能如此戏弄你吗!你的回答夸张而不符合实际,那我也用夸张而不符合实际的奖赏来奖赏你。这个奖赏没有弄错,你用不着推辞!”

另一个耿直的臣子韩范在旁瞧不下去了,说:“臣闻天子无戏言,忠臣无妄对。今天的表现,上下相欺,可谓君臣俱失。”

慕容德听了,由衷高兴,赏赐韩范五十匹绢。

自此,人们争相进献直言,朝多耿直之士。

这个时代,南燕是慕容家最后一点荣光,之后,再无能人,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