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产品为什么卖这么贵?来看看人家是怎么样生产的

请您在阅读本文之前,点击右上的“关注”,以后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掌上农业》每天推送的最新农业市场行情、农村信息、农村特色、生态农村、园林园艺、水产养殖、农业种植、花卉栽培等内容。如有疑问可私信小编,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日本模式,是一种以质量致胜的模式,讲究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服务的升级,它以质取胜,匠心独运。日本农产品因品牌打开世界大门,期待有一天我们的褚橙与玻璃温室中的番茄能走出国门,中国制造不再是廉价低端质量差,中国创造的声音也要在世界上打响。

日本农产品为什么卖这么贵?来看看人家是怎么样生产的

产品的销售利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薄利多销,通过让价、降价等方式,以较低的利益出售,以销售产品的数量取胜,一种是厚利少卖,相对于第一种而言,这一种方式要么更注重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服务,因为只有在质量和服务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前提下,才会有高价市场,要么是市场独我一家,出现垄断的局面,资源的有限性导致物以稀为贵。

在中国,有9亿的农民(根据户籍数量统计),排除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及其他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仍有很多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而且从事生产的主体老龄化严重,小规模、无品牌、粗放式管理是中国目前农业的真实现状。然而我们都知道,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农业潜力已经远远跟不上世界农业的发展步伐,多少年的家庭制农业加之一些其他社会因素已经在我们心里形成一种观念,农产品就是农民在土地里种出的作物,没有科技可言,登不上大雅之堂。

日本农产品为什么卖这么贵?来看看人家是怎么样生产的

中国农业追求产量,其次才是优质的目标是这些年发展的方向,而追求高产是因为中国人是饿出来的,老一辈深知饥饿的痛苦,13亿人口满足温饱才能生存,这是最基本的需求。因而,中国人在满足温饱上做足了工作。直到今天,中国人的人均果蔬年消费量远超世界水平,我们已经开始从温饱之后转向吃得好的路程上。

早年政府鼓励工业发展,对农业虽有政策,但先进的理论技术一直与农业无法接轨,在种种形式下,农业一直没有抹掉低技术成本行业的标签,较低的收入、较差的工作环境也使得农业大学毕业生远离农业,农业从事人员依旧是老一辈父母。低收入农业难以招收人才,科学技术难以落实到农业,供大于求的市场局面,惠及农业人士的政策优惠细如牛毛,种种原因,农业低收入、低技术的标签长久不能去掉,而辛苦劳作所得回报微少,远不能引起农业人员对农产品质量与服务的把控,很多情况是一锤子买卖。在现实的物质条件下,农产品的盈利就是薄利多销,而在没有物质基础的情况下,科研技术与农业似乎是一对走不到一起的情侣,农业也就跳不出恶性循环。

日本农产品为什么卖这么贵?来看看人家是怎么样生产的

反观日本,由于人口及耕地等资源的限制,农产品数量有限,物以稀为贵,农产品量少,价格自然要高;其次,日本人做事风格,一板一眼,讲究细致。记得在一次课堂上,听在日本留过学的老师说,在日本宾馆里,对于卫生的整洁以马桶水都可以喝的标准执行,底下一片唏嘘,但老师说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作为一名中国人,对日本人印象虽然不佳,但是日本人高度敬业的职业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日本有个黑门市场,近600米长的市场里有170多家店铺,主要经营农产品果蔬、肉蛋奶及其他的烹饪材料,在这里,没有脏水与异味,沿袭了干净整洁的一贯风格,这与国内的菜市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画面,在这样洁净的环境下逛菜市场,配有出色的服务态度,对于任何人来说绝对是一种享受。

日本农产品为什么卖这么贵?来看看人家是怎么样生产的

在日本有一家堪比金银珠宝的水果行,名叫Sembikiya,因其天价般的水果已引起全世界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举个例子来说,店里有一款Yubari甜瓜,15750日元一个,折合人民币单价944元,这种甜瓜生长于日本的静冈县,光照充足,为保证果实的味道足够好,当地农民会采取一颗秧子一颗瓜,对于不合格的果实会销毁,绝不会落入消费者手中,除了产品质量的把控,更有优质的服务。店里的店员会询问你哪一天吃它,根据你的预期,店员会向你推荐恰好到那一天味道达到极致的那一个。同时,他还会告诉你怎么保存才能让你在哪一天才能享受到甜瓜的极致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