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監獄一天收到三面錦旗,原來背後有這樣的故事……

清晨的陽光透過監區值班室的窗戶,照射在二監區副教導員王強臉上,辦公桌上的電話響起“王教,有一位叫陳默(化名)的刑釋人員在監獄大門口等你。”放下電話,王強很疑惑,陳默昨天才刑滿釋放,今天又回來幹什麼?

陳默和妻子手捧著三面錦旗站在監獄大門外,焦急地等待。

武陵監獄一天收到三面錦旗,原來背後有這樣的故事……

送王強的錦旗

武陵監獄一天收到三面錦旗,原來背後有這樣的故事……

送顏昌凌的錦旗

武陵監獄一天收到三面錦旗,原來背後有這樣的故事……

送李博傑的錦旗

“沒什麼可以報答所有的警官”

陳默在2018年一季度順利減刑6個月,6月28日迴歸社會。在即將刑滿釋放前,他就一直琢磨著怎麼感謝監區的警察們,思來想去,他給妻子寫了一封信,囑咐妻子在山西做好三面錦旗帶來常德,分別送給王強、李博傑和顏昌凌。

“我實在沒什麼可以報答他們的,”陳默感慨,“他們總認為這只是他們的日常工作,但對於我來說他們是我一輩子的恩人,他們不收禮,不要錢,我只能做三面錦旗表達我對他們的感激。”

“得知被判刑入獄感覺天塌了”

陳默,山西人,入獄前以開大貨車跑運輸為生,2015年底,行至杭瑞高速常德市桃源縣境內某路段時,發生交通事故逃逸,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入獄服刑3年。據陳默自己回憶,事發時自己並未察覺異樣,回到山西后,桃源警方聯繫到他才得知情況,因在審判過程中未看到事發時監控錄像,所以一直對判決不服。

自認老實本分的陳默,大半輩子一直遵紀守法,從沒預想過自己在43歲時會入獄服刑。法庭宣判的那一刻,陳默眼前發黑,他是家裡的頂樑柱,上有老下有小,腦海裡滿是妻兒和年邁父母的身影,對監獄生活充滿了未知,對人生喪失了信心。

“監獄生活不是黑暗的”

剛到武陵監獄時,陳默水土不服,夜不能寐,牴觸情緒嚴重,防備心很強,無心改造,曾一度被定義為“頑危犯”。在他心裡,監獄應該就是影視劇裡那樣,高牆鐵網內,黑暗無度,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更何況自己一個外地人,在這裡無親無故,想攀上點關係都不可能,他想服刑的日子一定是暗無天日的。

“讓我沒想到的是,監獄裡不黑暗。”在回訪中陳默這樣說,“電影裡演的都是假的,沒有警察對我採取過暴力,沒有找我吃拿卡要,他們很公正,一切都按規矩執行,紀律很嚴明,我的減刑,沒有給任何警察送過一針一線,我知道他們不會接受的。”

“每一個警察都是用真心在幫助我”

王強與同事們通過前期翻閱陳默的檔案瞭解情況,陳默入獄後他們密切關注,他的異常情緒很快被所在監區的警察發現,王強、李博傑、顏昌凌等警察先後與他談心談話。王強總是囑咐值班警察多留意陳默,連他北方人的飲食習慣都考慮在內;午休時,陳默經常一個人情緒低沉的發呆,李博傑就時常利用午休時間和陳默聊天,一聊就是一個多小時;顏昌凌在檢查陳默的書信時,發現他的大兒子輟學務工的情況後,第一時間開導他。

漸漸的,陳默的心安定了,卸下了防備,開始積極適應服刑生活。他對警察們產生了強烈的信任感,從一開始的警察找他談話,到後來變成陳默主動找警察談心。他說他能從警察們所做的點點滴滴真切的感受到,每一個警察都是真心實意在幫助他。

“我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保護”

由於陳默對自身的案件一直存有疑問,為了讓他打消疑慮,積極改造,爭取減刑,監區警察們聯合駐獄檢察室,對陳默進行了相關法律法規的政策解讀。陳默在瞭解政策法規後,決定進行申訴。監區警察們又依法依規為他辦理相關手續,駐獄檢察室的徐剛檢察官也多次為此事聯繫桃源縣檢察院,桃源縣檢察院派人到監獄與陳默面談,並給出了書面回覆。

“努力過好今後的生活”

如今已迴歸家庭的陳默還處於迷茫期,2年的監獄生活使他還不能很快的與社會接軌。當年駕照被吊銷,目前也無法再繼續幹開貨車的老本行了,但是談及家人他滿是欣慰。妻子對他不離不棄,兩個兒子越發懂事了,老父老母身體安康,他很知足。他表示要努力過好今後的生活,這也是對武陵監獄警察最好的報答。(記者:劉璽東 通訊員:李沁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