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黄袍加身第一人,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学的他

话说这盛世唐朝,自安史之乱起,由盛转衰,天下动荡,李家王朝是一年不如一年。朱温弑君之后,天下更是分崩离析,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而后短短53年间,政权交替变换,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历史上黄袍加身第一人,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学的他

那是又一个乱世,人命如草芥,谁拳头大就听谁的。只要你人多,地盘大,那就是你说了算。那以前神圣不可侵犯的帝王之位,现在人人都可以去争取,只要你的实力足够强。

野心家们为了权利,互相征伐,血流成河,伏尸遍地,战乱年年不止。

都说乱世才能出英雄,在那个乱世激荡的年代,有三个人,如彗星般划过,照亮史策。

这第一个人,便是是后周太祖郭威。

历史上黄袍加身第一人,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学的他

后周太祖郭威(904年-954年),字文仲,别名郭雀儿。乃是五代最后一个王朝,后周的建立者。

其人出身贫寒,很早父亲便死了,本来母亲改嫁了一个刺使,好歹也是个官二代,可在那个年代,皇上的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更别说你一个刺使了,于是,好日子没过多久,便成了孤儿。还好有个姨母韩氏,将其抚养长大,不过这日子过的可不怎么样。

十八岁的时候他到潞州投奔故人常氏,在那里他参了军,先是在泽潞节度使李继韬手下,后面李继韬被后唐灭了,他又投到后唐李存勖麾下,还混了个亲军。这里可能会有人说了,这郭威怎能如此两面三刀。但在那个乱世,当兵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甚至有的是被拉壮丁给硬拉去的,所以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忠心可言。你给我口饭吃,我就给你卖命,就这样,我管你上面是谁。

历史上黄袍加身第一人,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学的他

到后来,郭威跟了刘知远,也就是后来的后汉皇帝。这下可算跟对人了,刘知远算是郭威的贵人,在他手下,郭威就跟开了挂一样,地位直线上升,当然,如果郭威自己不抓住机会,拼命上进,那刘知远也不会看重他。

到这里,就不得不说郭威生命中的另一个贵人了,他的夫人,柴守玉,也就是后来的柴皇后。这也是个奇女子,历史唯一一个被皇帝踢出了宫,却又嫁了另一个皇帝的女人。郭威落魄之时,便是她不顾父母反对,拿钱资助,还以身相许,一直陪着郭威,不离不弃,好一个一见钟情。

历史上黄袍加身第一人,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学的他

而且,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往往站着一位默默付出的女人,早先的郭威,是一个多少文化的草莽之人,行事鲁莽且不善交际,混的不是很好。但柴守玉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在柴守玉的督促下,他日夜苦读,勤练武艺,加上柴守玉为他四处走动,打点,这才终于入了别人的法眼。

在柴守玉的帮助下,郭威扶摇直上,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惜命运弄人,柴守玉得了重病,最后终究没有看到自己的丈夫称帝,从此郭威未曾再立后。

历史上黄袍加身第一人,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学的他

郭威为后汉立下汗马功劳,可惜功高震主,刘知远死后,继位的小皇帝,把郭威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但此时的郭威,已经不是当年的郭雀儿了,看着作死的小皇帝,他十分无奈,只得先下手为强,送小皇帝去见他爹了,然后又立了一个傀儡皇帝。

因为小皇帝杀了郭威的两个儿子,让郭威绝了后,你不仁我不义,后面索性皇帝都不让刘家人做了,自己来,反正这天下差不多也是自己打下来的。于是,有了历史上第一次"黄袍加身!"。

历史上黄袍加身第一人,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学的他

有趣的是,后世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学的他,其过程如出一辙,连剧本都懒得改,只不过最后夺的是他的大周江山,不知郭威知道了作何感想。

郭威做了皇帝以后,没过几年便死了,但其治国为政,在历史上还是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他倡导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渐渐趋向好转,是动乱的中原大地,开始逐渐安稳下来。

郭威死后,因为没有儿子,所以便传位给了继子柴荣,也就是本文要讲的第二个乱世英雄。

历史上黄袍加身第一人,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学的他

柴荣,后周世宗,后周的第二个皇帝。柴守玉是他亲姑姑,所以郭威便是他姑丈,他打小便是跟着郭威,郭威夫妇也是对他喜欢得很,便把他收为养子。

跟着郭威夫妇,柴荣从小耳濡目染,对其性格影响不可谓不大。可以说,柴荣日后所取得的成就,有一半,是拜郭威夫妇所赐。冷静的头脑,沉稳的性格,以及极高的军事与政治才能,从小便开始培养,这一点,比郭威可是高上了许多。

历史上黄袍加身第一人,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学的他

他出身不算富贵,郭威带他走南闯北,阅历颇丰,所以他知道底下人的状况;他上过战场,刀光剑影,血流成河,胜过,也败过,所以他知道什么叫战争;他见证了郭威一步一步走上高位,所以,他见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知道人心险恶。这一切的一切,都为他日后的传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柴荣这个人,在历史上就好比一颗流星,一闪即逝。史书上说他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开始复苏。不仅如此,他还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

历史上黄袍加身第一人,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学的他

短短几年便取得了如此成就,其文治武功,简直可以用变态来说。可惜,就是不长命,只在位了六年就死了,要是活得久一点,估计历史上就没有宋这个朝代了。

当然,历史没有假设,死了就是死了,同时也为柴荣这个人铺上一层更为传奇的色彩。

柴荣很小便跟着郭威上了战场,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有一个人,始终保护其左右。柴荣与这个人成了生死相交的兄弟。

后来,柴荣登基做了皇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重感情的柴荣自然不会忘了自己的生死兄弟。于是,柴荣便让他做了大官,成为了自己的心腹,在其病重之后,更是委以重任,让其掌管殿前禁军,自己一家老小之安危,尽皆交与他之手。

历史上黄袍加身第一人,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学的他

只是,他没想到,在他死后,这个人便夺了他的江山,用的还是,与先帝一模一样的手段,想来也是讽刺的很。

这个人名为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五代乱世的终结者。先南后北,灭后蜀,平南唐,统一全国,终结乱世,历史进步的推动者。

"杯酒释兵权",开启文治之风,改革开放的发起者。很多人恨他,有人说他软弱,殊不知他也是血海里走过来的人,武之成就,不逊任何一人。

还有人说他不忠不义,对,"黄袍加身",犯上窜位,可谓是不忠,置兄弟之托而不顾,可谓是不义,如此说了赵匡胤算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

历史上黄袍加身第一人,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学的他

可话说回来,放眼往前看去,有史以来,每每改朝换代,又有哪一任开国之君能问心无愧。刘邦之于项羽韩信,李世民之于长兄生父,比比皆是。

而且,赵匡胤对柴家后人,也算善待,虽没有自由,好歹也保得一命,当然,也有一丝沽名钓誉之嫌。

撇开其个人不谈,作为一位文治之君,赵匡胤的成就斐然。他"右文抑武",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宋太祖也可以称的上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开拓者。

历史上黄袍加身第一人,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学的他

他采用"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策略,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宋朝因此300年未曾出现过大的内乱。

他用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举措,很快便将战争初愈的宋朝推向繁荣,史称"建隆之治"。

不管怎么说,赵匡胤这个人,作为五代乱世的终结者,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说下结局,赵匡胤皇帝做了17年,不算久,不过比起柴荣和郭威,算是好了许多。

历史上黄袍加身第一人,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学的他

对于他的死,历史上也颇有争论,毕竟,"烛影斧声"也不是空穴来风。由此,宋太宗赵光义的名声也不太好,关于此,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与大家讨论。

郭威,柴荣,赵匡胤,这三人就好比三个圆环,环环相扣,按照命运的安排,依次出现,在特定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