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爲什麼名垂千史?原來他是最會處理人際關係的人

諸葛亮一生,忠孝禮義廉恥之心俱全,深受蜀國臣民愛戴,也是後世敬仰的楷模,鞠躬盡瘁、名垂千史。


諸葛亮為什麼名垂千史?原來他是最會處理人際關係的人

諸葛亮除了是傑出的軍事家,還是非常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政治家,蜀漢正是在他的治理下,君民和諧,延續了幾十年的政權。

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就已經非常出名,在荊州隆中生活十年,同荊州地區的名流交往頻繁,留下了非常好的名聲,龐德公、司馬徽、黃承彥、徐元直、孟公威、崔州平等荊州名流之士,都感嘆諸葛亮之才。

諸葛亮和劉備的關係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諸葛亮出山後,首先處理好和劉備的關係。他在《君臣第二》中說:“君臣之政,其猶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則君臣之道具矣。君以施下為仁,臣以事上為義。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上下好禮,則民易使,上下和順,則君臣之道具矣。”

諸葛亮輔佐劉備十六年,劉備對諸葛亮以仁,諸葛亮對劉備以義;劉備對諸葛亮以禮,諸葛亮對劉備以忠。

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委以重任,諸葛亮為劉備出謀劃策,計無不成。諸葛亮出山時,正值曹操大軍進攻荊州,形勢極為危急。諸葛亮受命於敗軍之際,出使東吳,全權負責聯吳抗曹,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後,借荊州使劉備有立足之地。劉備去東吳招親,迎娶孫權的妹妹,諸葛亮又全權負責荊州事務,讓劉備安心完成聯姻東吳的大計。

劉備按照諸葛亮提出的奪取益州為根據地的戰略思想,帶領龐統等奪取益州,諸葛亮負責荊州的軍務、政務,讓劉備無後顧之憂。

劉備率軍攻打漢中,諸葛亮坐鎮成都,在劉備大本營出兵出糧,安撫臣民,使得劉備成功打敗曹操,奪取漢中。

後來,在諸葛亮的策劃下,劉備稱王、稱帝,蜀國建立。
諸葛亮為什麼名垂千史?原來他是最會處理人際關係的人

公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附近的永安託孤,病逝後,諸葛亮負責蜀國行政大權,行君事,任丞相。

劉備和諸葛亮是如魚得水的關係,是我國封建社會君臣關係的楷模。

諸葛亮和劉禪的關係

劉禪登基時才17歲,諸葛亮43歲。諸葛亮在處理同劉禪的關係時堅持了忠君、謹慎、教誨、制約的原則。

諸葛亮在南征、北伐等大事上,嚴格按照君臣禮儀行事,在官員任免、處理上也會以臣子的姿態認真提出方案,請劉禪裁決。諸葛亮不會居功自傲,不擺老資格,更沒有專橫跋扈。諸葛亮南征得勝回朝時,劉禪率領大臣出成都三十里迎接,諸葛亮見劉禪,下車伏道,說“臣不能速平南方,使主上懷憂,是臣之罪也。”

公元229年,蜀漢建興七年,李嚴上書勸諸葛亮“宜受九鼎晉爵封王”,諸葛亮以現在已經位極人臣,祿賜極多,曹魏未滅為由,推辭拒絕。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既講了北伐的重要性和必要姓,又勸劉禪勵精圖治、奮發有為。親賢臣,遠小人,虛心納諫。


諸葛亮為什麼名垂千史?原來他是最會處理人際關係的人

劉禪庸弱,又貪色好奢、缺乏主見,容易受妄人擺佈。諸葛亮派正派、秉心公亮的董允任侍中,領虎賁中郎將,勸阻劉禪的淫樂奢侈。

諸葛亮輔佐劉禪十一年,鞠躬盡瘁,攝一國之政,事凡庸之君,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國人不疑,實為不易。蜀漢有位叫李邈的官員,說諸葛亮功高震主,遲早會和皇上發生衝突,不是篡權,就是身敗名裂。諸葛亮聽說後,並沒有處理他,直到病逝於五丈原,以自己的行為證明了自己忠於蜀漢,奉獻一生的志願。

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等大將的關係

關羽、張飛、趙雲等大將,開始並不服諸葛亮。諸葛亮剛出山時,劉備以師禮相待,關羽、張飛大為不悅,心有怨言。諸葛亮則以才服人,在後來的赤壁大戰、巧借荊州等行動中,顯示出傑出的才能,讓關羽、張飛心悅誠服。諸葛亮以德感人、以誠待人,使得幾人關係非常和睦。
諸葛亮為什麼名垂千史?原來他是最會處理人際關係的人

公元214年,馬超投降劉備,益州震動,不久劉璋投降,劉備佔領益州。劉備封馬超為平西將軍,鎮守荊州的關羽聽說後,要入川和馬超比武。諸葛亮為此,專門給關羽寫了一封信,說馬超雖然雄烈過人,但卻是黥布、彭越那樣的勇士而已,能和張飛一樣當先鋒,比不上您這樣將才超群的美髯公啊,你受主公重託,任守荊州,關係重大,請你三思啊。關羽驕傲的看完信件,非常高興,就不提入川比武的事了。

劉備當上漢中王后,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諸葛亮擔心關羽不接受,讓劉備派費詩去荊州下詔命說明情況。費詩到荊州後,關羽果然大怒,說張飛是我兄弟,馬超家族世代名將,趙雲久隨我兄劉備,也是我兄弟,黃忠是什麼人?大丈夫絕不和老傢伙一同受封。費詩勸解說道,西漢開國元勳蕭何、曹參和漢高祖劉邦一起反抗暴秦,韓信卻是半路從項羽那裡投奔過來的。後來,韓信被封為王,位居蕭何、曹參之上,兩人卻沒有怨言。漢中王和您有兄弟之義,應視同一體,你就是漢中王,漢中王就是你,別人怎麼能和你比呢?將軍受漢中王厚恩,應當休慼與共,禍福同當,不應當計較官號高低。關羽聽後,趕忙再拜受印綬。

諸葛亮對張飛愛護、尊重,張飛打心裡佩服諸葛亮。趙雲一生謹慎辦事的當,諸葛亮對趙雲以禮相待,諸葛亮和張飛、趙雲等大將的關係都不錯。

從赤壁大戰到奪取益州、漢中,諸葛亮和五虎大將的關係和睦,在劉備、諸葛亮的統帥下,五虎大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也是諸葛亮用人之道的高超體現。

諸葛亮和龐統、法正的關係

龐統號稱“鳳雛”,是荊州地區的俊傑,名望僅次於諸葛亮。龐統開始想跟孫權,但是孫權以貌取人,沒有重用他。後來諸葛亮在東吳商談合作時,把龐統推薦給了劉備,寫了一封推薦信“鳳雛到日,宜即重用。”諸葛亮不怕同樣有軍師才能龐統威脅到他的地位,一是自信,二是品德高尚,唯才是舉。
諸葛亮為什麼名垂千史?原來他是最會處理人際關係的人

法正是益州劉璋的舊臣,不被重用,受到排擠。法正投降劉備後,協助奪取益州,被任為蜀軍太守、揚武將軍。法正建議攻取漢中,劉備得勝後進位漢中王,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統理蜀國政務。諸葛亮後來任軍師將軍,擁有兵權。諸葛亮和法正的關係很好,一個處理軍務,一個處理政務,地位相同,但是法正對諸葛亮的建議非常尊重。法正死時才40歲,英年早逝,對於蜀國是重大損失,以至於劉備後來伐吳失敗。諸葛亮曾說,法正若在,必能勸阻主公伐吳,就算隨主公東征,也不會這樣失敗。諸葛亮這樣說,是因為法正確實這樣做過,劉備同曹操爭奪漢中時,有一次激戰,形勢不利應當撤退,劉備卻大怒不肯撤退,當時無人敢諫,曹軍放箭,箭如雨下,眼看就要射中劉備。法正立刻擋在劉備身前,劉備讓法正避箭,法正說“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劉備這才退兵。

諸葛亮善於處理蜀國內部關係

公元214年,劉巴歸順劉備,收到重用。張飛心懷敬意前往拜賀,清高的劉巴認為張飛只是一介武夫,不屑與之交談,激怒了張飛,也激怒了劉備。諸葛亮出來協調,他給劉巴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張飛雖是武夫,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雖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劉巴後來謹慎多了。

張裔,任相府長史,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他主持丞相府工作,辦事敏捷、幹練,但心胸不寬,他的兒子張鬱受過楊洪責罰,他耿耿於懷,後來又與司鹽尉岑述不和。諸葛亮寫信給他,“先回憶二人友情,又說張裔被叛亂者綁送到東吳時,非常思念他。後來張裔回到蜀國被委以重任,一起輔佐主公,認為諸葛亮和張裔是金石之交。金石之交的人願意推薦有才能的仇人治理國家,捨棄骨肉表明自己無私心,我(諸葛亮)都願意推薦岑述這樣的人才,希望你也能容忍一些同岑述搞好團結。”張裔看後十分感動,主動同岑述搞好團結。
諸葛亮為什麼名垂千史?原來他是最會處理人際關係的人

都鄉侯劉琰與魏延不和,無辜數列魏延過失,諸葛亮責備他,並罷官。後來劉琰做了自我批評擺正了態度,諸葛亮又讓他官復原職。

魏延和長史楊儀互相看不起,經常吵架,諸葛亮經常叫和兩人關係都很好的費禕勸解二人。

諸葛亮同蜀國大臣劉巴、楊洪、董和、許靖、糜蘭、簡雍、孫乾、伊籍、秦宓、王連、張裔、蔣琬、費禕的關係都很和諧,他們也願意聽從諸葛亮派遣,為諸葛亮治國、南征、北伐打下了良好的蜀國團結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