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安君传奇的一生之三——将星陨落,邯郸为郡

上一期我们讲到李牧大破匈奴稳定北部边境后,挥师南下,抵御秦军虎狼之师,先后取得宜安大捷和番吾之战的胜利,两败秦军,使秦国统一步伐两度中断。秦王政大为惊恐,他想不到所向披靡的大秦锐士遭遇李牧统领的长平之战后的残兵败将居然屡战屡败,损失惨重。此时,李牧就犹如秦人眼中无法逾越的高山。

公元前229年,秦国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乘赵国天灾之时,出动数十万精锐由名将王翦领兵,再次进攻赵国。李牧率军全力抵御,双方激战一年,不分胜负。在后勤,兵力,综合国力全方面占优的情况下,秦军仍毫无进展,秦王政和王翦意识到,赵国有李牧在,秦军无法速胜,即使取胜代价极大。战场上奈何不得李牧,就在战场外独辟蹊径,于是便祭出秦国屡试不爽的致胜法宝——反间计。

秦国派奸细入邯郸,用重金收买了佞臣郭开,散布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的谣言。赵王迁不加调查证实,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李牧为社稷和军民计而不从,赵王迁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李牧在冤狱中口含宝剑自刎而死,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赵王迁自毁长城,临战亲佞臣诛无辜忠诚良将。李牧死后王翦猛攻赵国,仅三个月攻破邯郸,赵军大败,秦军杀赵葱,走颜聚,俘虏赵王迁,公子嘉逃代称王,旋灭。秦国既灭赵国,在其故土按照秦制设置郡县,将赵都城设置为邯郸郡。

李牧在战场百战不殆,却死在自己国家内讧中,令人唏嘘不已。于是有人认为李牧军事能力略胜王翦,却在政治上是小白,远逊王翦,笔者则认为这是不经分析的主观臆断。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延伸,从来没有剥离政治斗争的战争,统兵将领本身就是集政治和军事一体的存在。没有相应的政治能力,想成为统兵大将也不是那么现实,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这也是当代中国为什么把公职人员,尤其是军队公职人员的政治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务来对待。所以认为李牧是政治小白的网友,首先就犯了基本的逻辑错误。

秦王政和王翦行反间计使郭开诬陷李牧,称不上是政治手段,只能算是权术,也就是政治活动中那些见不得人的下三滥手段。虽说战争不论手段,只论胜负,但是王翦用权术胜李牧也不能说明,权术水平强于李牧。因为李牧身后是昏君佞臣,王翦身后是明君贤臣,没有小人拆台,尤其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秦皇虽多疑,但不至于昏聩,像赵王迁那样临阵斩将,此外,秦国重要贤臣乃是丞相李斯,整体而论,秦国政治清明,赵国政治黑暗,王翦所处的政治环境要比李牧强的太多。此外政治权术能力再强的人,没有一个好的政治环境,即使天纵英才也是白搭,典型的案例就是俾斯麦时期的德国,俾斯麦作为19世纪最为杰出的政治家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无人出其左右。俾斯麦任德国首相时其政治能力得到充分释放,铁血政策统一德意志,大权在握身处政坛顶峰,使德国走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快车道。权术手段极为娴熟,不但威廉一世对他言听计从,而且纵横欧洲大陆数十年无敌手,几乎将向来精于外交权术的英国挤出欧洲大陆。可是,他在执政后期摊上了个有点昏庸的主——德皇威廉二世(德意志帝国亡国之君),从此被迫走下政治神坛,回家赋闲。俾斯麦晚年失意,我们能说他政治能力不行吗?能断定他不懂权术?古往今来,一个人的政治军事能力能否得到施展,跟他所处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攻击李牧不善政治的言论可以歇菜了。

综合说来,李牧是个全才,军事上有别于白起的善攻坚,廉颇的善守,常遇春的善于突袭。李牧与匈奴对峙,可固守,能主动出击,一举歼灭,与秦军作战,可长途奔袭。守必固,攻必取,真正做到了“疾如风,徐如林,不动如山”,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练兵奇才,跟部下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将士皆为期马首是瞻。治国安邦上,经略代雁,北地二十余年的长治久安,物阜民安,极受国民爱戴。

至于赵国亡于秦,乃是大势所趋,无论秦军是谁领兵,赵国灭亡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无论李牧是何等天纵英才,只怕也是独木难支,振兴赵国也永远是镜花水月,之前一连串的抗秦大捷,也不过是赵国回光返照的胜利,只能为赵国续命而无法从根本上扭转颓废的国运。国家政权风雨飘摇之际,国中无人,朝中无将,领土日蹙,山河破碎,兵力枯竭,人心惶惶,昏君当道,佞臣横行,江山社稷系于一人之身,既是他个人荣耀的巅峰,也是他个人悲剧的开端。痛哉,李牧;惜哉,武安君!(完)

赵武安君传奇的一生之三——将星陨落,邯郸为郡

赵武安君传奇的一生之三——将星陨落,邯郸为郡

赵武安君传奇的一生之三——将星陨落,邯郸为郡

赵武安君传奇的一生之三——将星陨落,邯郸为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