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第三講),蓮醫羣微課音頻整理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第三講),蓮醫群微課音頻整理

整理:恆素一心 秋心居士(註明:文稿內容未經講授者本人審核校對)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第三講),蓮醫群微課音頻整理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這個賊風,我們上一講說到,它就是偷偷摸摸的風,非常微弱的風氣,能夠在我們的身體沒有感知,毛孔沒有反應的情況下,侵襲到我們的身體裡,對我們造成傷害。

人體三個部位須特別注意避風避寒:頸肩、腰腹、膝蓋腳踝

女怕傷腹,男怕傷背,對於男人來講,尤其要注意後背,一旦受了寒風,對於腎臟、對於腎氣的傷害就很大。

在往下講之前,先回答一下昨天群友的一個問題,他說:他呆在空調間的時候,會感覺到身上冷,不舒服,感覺到頸肩痛等,在他看來,這個就是我昨天所講的賊風。

但是這一露,對身體的傷害是極大的,在我們腳踝往上一點兒,兩個小腿的內側有一個穴位叫“三陰交”,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

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這個賊風,存在於自然界之中,也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的居室之中;而到了現代社會,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製冷設備,調溫設備的普及,這個賊風也隨之普及開來,賊風可以說更是防不勝防。

這裡面的代表呢,就是空調風。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頸肩痛、腰腿痛的比例非常高,這其中有久坐久站的工作方式的原因,但更為重要的原因,就來自這個空調賊風。

我們用常識去理解呢,就是肌肉、組織、韌帶、氣血等等,它自身的調節能力都會下降,都會減弱,就像把一個皮筋兒,給放到冰箱裡去凍一下,你在拿出來一看,很容易就崩斷了,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的。

空調風,久坐久站,當我們的身體受寒後,機體的彈性,調節能力變差,再加上久坐,就站不良姿態,就很容易引起頸椎病腰椎等等關節不適。最傷人的要屬夏天逛街天非常熱,然後進入中央空調的房間,突然一股很強烈的製冷風氣撲面而來,我們的腠理毛孔根本來不及反應。

夏天所謂的熱感冒,很多時候就是這個原因,忽冷忽熱,這個冷又不是自然的氣溫氣候變化,而是我們人為的製冷,讓我們周圍的環境瞬間改變,這個改變是我們身體根本沒有能力去適應去調整的。長期這樣,這些寒氣就會在我們身體裡越侵襲越深,到我們的臟腑,骨骼,積累下去就容易誘發比較嚴重的疾病。大家平時對於虛風賊風都要有特別防備,對於這三個部位要特別的保護,1.頸肩,2.腰腹,3. 膝蓋腳踝。

我們可以去注意一下我國古代人的服飾,透過一些古裝劇,大家可以有一些比較直觀的感受,古人就特別注重這三個部位的避風避寒。大家看有些朝代的服飾,不管男的女的,他都會把領子做的非常高,有的高的很誇張。

古代女子肚兜就是保護腹部不要受風受寒,因為女人的腹部一旦受風受寒,就容易落下婦科病。我們身體上有幾個風口穴位,風池、風府、膝眼等,這幾個穴位是比較容易被風邪侵襲的,不耐風的,一旦受風,就容易引起身體的不適。腳踝要特別講一講,漏腳踝對身體的傷害是極大的,腳踝內側有個穴位——三陰交,三陰交這一點上有三條陰經都在這裡交匯,中醫上陽主氣,陰主血,所以,三陰交在人體就是統管三條血脈的。

一旦我們露著腳踝,這個寒氣就很容易由三陰交穴竄到我們體內,這個時候,寒邪之氣就會直接進入到我們的血液之中,血管之中,那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呢?在女生身上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宮寒和痛經。三陰交穴本身是治療痛經非常重要的穴位,當女生痛經的時候,按摩三陰交穴呢,會有一個緩解作用,但如果這個穴位你沒有保護好,受了風或受了寒,無疑會加重痛經,可以說現在喜歡天涼還露個腳踝的女性,基本上都會痛經。

在我看來,女孩們要是冬天想露出腳踝,還不如把整條腿都露著,因為什麼呢?當你光露出腳踝的時候,其它地方還包的嚴嚴實實著呢,那個熱量會使腳踝這一段兒的毛孔閉合不了;當有寒風吹來的時候,因為身體上下部氣血的循環,熱量的循環,讓露出來的這一段的毛孔,也是處於開放的狀態,還不如說多露一點,那毛孔也能自動調節而閉合了,可能受寒氣還少一點,恰恰就漏這一點兒,受害反而更厲害。

當然,說這個呢,就是想讓大家理解這個危害,肯定不是建議大家在冬天的時候,還露著腿,能多穿點就多穿點兒,“寒從足下起”,腳的保暖,對人體健康的意義很大,包括一個人老的快不快,都跟足部保暖好不好,受寒多不多,有直接的關係,這裡呢,我就不再多說。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大家應該還能記得兩段話的意思,“恬淡虛無”就是清閒,同時沒有雜念,沒有思慮,這種狀態下,人體中的氣血就會按照生命最佳的狀態來運行。當我們的精神不被外面的人事物牽絆,能夠對自己生命有個感知,對自己當下的狀態,當下身體的、內心、情感、思想的狀態有個感知,自我能夠像一面鏡子一樣關照自己,這個叫“精神內守”,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身心是恬淡虛無的,我們的身體自然是真氣從之,精神內守,恬淡虛無,再加上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就是我們養生、防病的關鍵,如果能做到這些,就是病安從來,哪裡還會生病呢?

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這一句,包括上面,實際上都是最前面“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進一步闡述,進一步的展開。就是說,我們的身體,體能、體力都很好,身體的反應又很靈敏,不容易感到疲倦。

前面兩句比較好理解。“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我們的心志清閒,不要整天想著我要做什麼,慾望少一些,平淡一些,內心安寧一些,沒有恐懼,這實際上,也就是前面所說的恬淡虛無;那往下呢,“行勞而不倦”,這個勞不是勞累的意思,有兩解,一解為勤勞,二解為敏捷,我們再往下看:

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這三句看上去好像就沒那麼好理解了,而且總覺得和前文有點不順,有點矛盾的意思。第一句說“志閒而少欲”,下面又“各從其欲,皆得所願”,這不是矛盾了嗎?這裡呢,實際是提出了一個關於慾望的命題,我們如果理解了這一句,也就掌握了養生的一個非常關鍵的道理。

少欲,從欲

"少欲”二字可以說,就是我今天這一講的一個重心,一個核心。我們先來看“少欲”和“從欲”之間的關係,其實人活著呢,作為我們俗人來講,我們的快樂,我們的幸福呢,無非就是慾望的滿足,願望的滿足。

慾望能夠滿足自然就快樂,得不到滿足我們就痛苦。佛教講人生有八苦,其中有一苦,就叫做求不得苦,就是不從欲,不得願。而當一個人,因為慾望的不滿足,心願的不得願而產生了痛苦,前面講到了,身體的健康是與我們的情緒,與我們的思想狀態有著直接關係的,所以一個人如果做不到“從欲”,就無法談及養生。

那如何才能從欲?如何才能得願呢?《內經》在下面就告訴了我們,我們往下看。

夫唯少欲,乃能從欲

這句話並不是《內經》的原文,而是後世醫家,在註解黃帝內經這一段的時候,他的一個總結,我覺得這八個字呀,說的非常的精道,說的非常的好,“

夫唯少欲,乃能從欲”,少欲乃是從欲的前提。

如何人生才能從欲,如何人生才能得願?假如一個人每天覺得有飯吃就覺得挺開心,或者有一個房子遮風避雨有個安身的地方,就很容易滿足。假如一個人每天想要嚐盡天下美食,廣廈千萬間就想一個人住,這樣的慾望就很難滿足。用我們俗話來講,就是知足常樂的道理。我們都知道慾望少,痛苦就少,但現在有幾個人能少欲的呢?我們總不能自欺欺人吧,我們想吃得好,住的好,找漂亮媳婦,優秀男人,卻告訴自己這個都是慾望,這都是痛苦之源,我不能去追求這個,可以這樣去想,但是我們無法說服自己的內心。

我們身邊,可能也會有人這樣做,他可能因為慾望產生的痛苦承受了很多傷害,於是決定要換一種生活,痛改前非,去聽國學課,養生課,禪修課,信佛教,基督教……,到最後你發現這樣的人最後會非常沉迷於後來所選擇的道路上,每天就是跟著老師上課,老師走哪就跟哪,在課上才能看見笑容。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立馬又會不快樂了,這種實際上並不叫少欲,只是把自己的慾望轉移了,隱藏了,她只是為自己的慾望找了一個替代品,不管這個替代品多麼美好、多麼清淨,多麼崇高,而對於他自己來講,只是他慾望的替代品,實際上他跟原來的自己並沒有什麼區別,他的慾望從來也未曾減少。

當然我這樣說也不是全部,有的人去禪修,信仰佛教,他是真的是對自己的生命有一種體悟,從他內心裡有一種力量在推動她,那種力量並不是慾望,這是另外一回事,我所說的,只是我們身邊能夠看到的一種普遍現象。

到底如何才能少欲,慾望從何而來?

我們到底能不能做到少慾望呢?或者說,如何才能做到少慾望呢?首先,要知道我們的慾望從何而來。

首先,作為一個生命體,不管是人還是動物,要生存要生息繁衍就必須要有慾望,慾望是生命的延續必不可少的一種力量。

食色,性也。

慾望,源於不滿足,先有了不滿足,才有慾望,而非相反。那我們當下的這種不滿足感,又是源於什麼呢?

不滿足,源於對當下的生活喪失了感知。當我們能夠時時覺知當下的生活,這就是滿足,就是真正的知足常樂。

孟子就講食色性也,我們飲食、兩性的慾望,都是生命的本能,是生命的根本。但是作為人來講,我們的慾望,很多時候已經遠遠超出了生存所需要的程度,所以,我們會被各種各樣的慾望,甚至莫名其妙的慾望給帶著走。所以呢,很多人覺得媳婦呢,總是別人家的好。

滿足,就在於我們是否能夠時時以一顆未知的心來感知自己,感知身邊的人,感知這個世界。

我們拋開生物最基本的慾望,我們就講作為人的慾望是來自哪裡呢?是來自於不滿足。在很多人的觀念裡,我們先是有了慾望,先是有了想要的東西,想追求的東西才有了不滿足感。但實際上相反,是因為我們先有了不滿足,對當下的不滿足,才有了對未來的慾望。

我們內心中,那種經常生起的不滿足感是來自於哪裡?來自於我們對當下的生活喪失了感知,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旅遊、遠足,不管是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都越來越愛出去玩,這個一方面是因為生活的改善,我們有能力到生活之外的地方去走走看看,這個本身是非常好的,也是讓我們生命更加豐富所需要的。但是當下的狀況,這個旅遊實際上變成了很多人對抗自己生活,或者說是逃避自己生活的一種方式。

有句調侃的話說,什麼是旅遊呢?旅遊就是從自己呆膩味了的地方,跑到別人呆膩味了的地方。比如說,在山西太原這個地方,或者在平遙的人,他會想去哪裡呢?去南方轉轉啊,去海邊轉轉啊,而南方人和海邊的人呢,他可能就想來太原看看,去平遙古城看看。

而這些人,他們自己可能從來就不會以一個景點的心態,以一種旅遊的心態來看自己所生長所生活的地方。因為什麼?因為太熟悉了,這種熟悉感就會讓我們對身邊的人和事物失去了感知,我們是活在自己的觀念裡的,我們知道這裡有什麼路,什麼房子,栽的是什麼樹,什麼花,我們很清楚,但是我們不會認認真真的去欣賞觀看。

在我們自己所生活熟悉的環境裡,我們看似也在跟真實的人、真實的事、真實的物打交道,但實際上,我們所感覺到的,所接受到的,都是我們早已經形成的那些觀念,而不是身邊真實的人生。

就比如,我們今天突然看見了一朵花,之前從沒見過,那時候我們的感知完全是新鮮的,我們會去看這朵花的顏色,形狀,味道,然後問別人這朵花的名字,當我們第二天再看的時候,我們實際上已經不是在看那朵花了,而是在看那個名字,我們一看就想起來這是什麼花了,我們可能也會覺得很好看,但那種好看跟第一次看那朵花時的那種心理,那種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情況大家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會有這種感覺。

那旅遊是什麼?旅遊就是從熟悉的環境突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當去旅遊的時候,你把他設定為一個旅客,我們就是來看的,就是來聽的,就是來感受這一切的,所以我們身心的裡裡外外,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指等,和內心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感知這一切,且不說你去的景點多美,多好,單就是這種新鮮的感覺,就能夠讓我們滿足。

那這些新鮮的感覺讓我們的什麼滿足了?是讓我們的思想滿足了嗎?是讓我們的意識滿足了嗎?不是這樣的,而是讓我們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等,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得到了滿足。為這些細胞啊、眼睛啊、嘴巴會得到滿足?因為它們時時都在被那些新鮮的東西所觸及,我們的生命和外界的環境時時刻刻在相互對話,我們在接受著外界的能量,或者說在接受天地間的精氣神。

人對旅遊的嚮往,人對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嚮往,最根本的,其實就是在追求這樣一種感知的豐盛。所以我們通過旅遊的這種方式,通過讓自己走出去的方式,讓自己自發的進入到一種感知的狀態裡面,我們會讓自己以一種陌生的,一種新鮮的心態去面對我們周圍的一切,感知周圍的一切,而這一切就會讓我們的身心很滿足。

話就說回來了,在我們自己所生活成長的地方,非常熟悉的地方,我們就得不到這樣的滿足了嗎?我們就沒有辦法這樣去感知了嗎?當別的地方的人,來我所生活成長的地方旅遊的時候,他們可以得到滿足,為什麼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人就做不到呢?差在哪裡呢?就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的家庭生活,工作生活等等,我們都是活在已經陳舊,平常的觀念裡面。

我們每天都在跟自己的觀念打交道,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是誰,那件事該怎麼辦等等,我們的思想意識每天都在高速運轉著,而我們的感官卻在萎縮,而這恰恰是跟我們旅遊的時候相反,旅遊的時候,人的思想意識是放空的,只是說把眼睛睜大了,耳朵打開了,去看,去聽等等,所以,是正好相反的。

當我們能夠時時覺知當下的生活,那就是滿足的,也就是真正的知足常樂。大家可以試一試,當我們早晨從睡夢中醒來,開始一天的生活,如果也能夠帶著一顆虛靈的心,一顆恬淡虛無的心,沒有被昨天的觀念,過去的記憶所綁架的心,以一顆這樣的心去感知每天的生活,感知看到的每一顆小草,每一朵花,可以看看我們對生活是不是有了全新的感受。

再比如一個男生帶著自己的女朋友散步,女朋友打扮得很漂亮,他也知道,然後走在打街上,看見別人的女朋友很漂亮,一下子就被觸動了,事實上,可能別人的女朋友還不如自己的女朋友漂亮,問題出在哪呢?當我們跟身邊的某個人,已經親近後,不管是親人還是情侶朋友,我們所感知到的,看到的,觸摸到的都是我們的記憶,觀念,而不是當下,那個活生生的人,我們是活在自己的記憶世界內的,我們的身心、感知是被我們封住的,我們又怎麼會感到滿足呢?但是生命本身又嚮往著那樣一種豐盛,那樣一種愉悅,所以他就要尋找那樣一種新鮮感,所以媳婦總是別人家的好。

少欲,是一個自然的結果,是當我們時時覺知於當下,安住於當下時,生命就是滿足的,自然無暇於對未來的期待。

從欲,就是活在當下,活在當下,便是少欲。所以,少欲,既是從欲的前提,也是從欲的結果。

所以,《內經》的這句話,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講。

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

有很多兩性方面的研究發現,出軌,不管是男人也好,還是女人也好,排除一些具體的矛盾衝突,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慾望的喪失,對彼此慾望的喪失,他想要去尋找一種新鮮感,讓自己的生命重新煥發出活力。

而這種慾望的喪失,就是因為彼此太熟悉了,對對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充滿了觀念,都充滿了記憶,我們所看到的,都是自己所設定的形象。

當我們每天所感知的都是這些陳舊的東西的時候,我們如何能夠活在當下的滿足中呢?當我們每天所面對的都是我們的記憶,觀念,我們就生活在自己為自己所創造的一個想象的世界之中,我們的感官已經不需要了,只要看一眼,就知道這是誰,然後我們的感官就關閉了,我們就胡思亂想,這個人怎麼怎麼樣,那個事情怎麼怎麼樣,這種生活怎麼能不是匱乏的呢?

而事實上,不管是我們自己,還是我們身邊的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全新的,當我們能夠跳出我們的記憶,觀念,我們能夠像看一個陌生女子,或像出去旅遊一樣去看我們身邊的人,伴侶,我們會有全新的感知,去感知彼此,而這種感知是非常豐富的,他當下就能給我們一種滿足,給我們的身體,心靈一種滿足。

就像真正會品茶的人,他喝的每一口茶都是全新的滋味,都是與眾不同的。他每天喝茶,每天都在感知,每天都在探索,無邊無際;而每一個當下,又是非常滿足的,他安於品茶的那一剎,他不會有別的想法,如明天換一種茶嚐嚐等等,因為他整個的身心都融入進去了,他感受到了那樣一種豐盛,他的身體實實在在的接受到了。而我們普通人,喝一口龍井,就知道這個龍井是這個味道,這個知道以後就會卡在我們心裡,我們在去喝茶,就不是在喝茶,而是在喝這個知道。

當我們知道了,或者說我們得到了,也就意味著滿足的終結,我們又重新回到了一種不滿足的狀態,因為我們的感知,已經被我們認為的知道和得到,給斬斷了,我們就要重新去追求那些好吃的,漂亮的,更能夠讓我們感到刺激的東西。所以滿足的根本就在於,我們能不能夠時時以一顆未知的心面對我們自己,面對身邊的人,面對世界,如果我們能夠做到,或者那樣去做,那我們自然也就是少欲的。

所以什麼是少欲?少欲不是一個追求,一個目標,而是一個結果。為什麼慾望少了呢?因為我們時時刻刻都活在一個滿足中,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感知當下的生活,哪裡還有空間去裝那些額外的慾望,我們的慾望就是對當下的不滿足,對未來的期待,慾望一定是關乎未來的。如果我們能在當下這一刻感受我們的生活,感知當下的一切,哪裡還會有慾望呢?

我們可能會在朋友圈裡看一些文章,或者看一些心理學方面的身心靈的書,經常會看到“活在當下”這四個字,我今天所講的“少欲”,實際上也就是講“活在當下”的意義,以及如何活在當下。

少欲就是活在當下,一個活在當下的人自然就是從欲的,這個慾望不是他思想中的慾望,他意識中的慾望,對未來的慾望,而是當下他的慾望就是滿足的,所以叫從欲,各從其欲。

少欲是一個自然的結果,是當我們時時覺知當下,安於當下時,我們的生命就是滿足的,自然無暇於對未來的期待,從欲就是活在當下,活在當下便是少欲,所以少欲即是從欲的前提,也是從欲的結果。

“少欲”是一個自然的結果,當我們時時覺知於當下,安於當下的時候,生命就是滿足的,自然也就是下面這句:

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能時時覺知於當下,能以一顆未知的心去感知當下的生活,他的身心自然能得到真正的滿足,這份滿足就會讓他

“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

氣從以順

這一段呢,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段,越讀越有味道,你剛開始讀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它說的是這個意思,但當你反覆再去看這一段的上下文,就可以循環來解讀了,將回味無窮,從中呢,我們也可以有很多的體會。

那我們再來看這一段,我故意扔掉的這句“氣從以順”,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上一講所說的“真氣從之”,當我們能夠做到“恬淡虛無”的時候,我們身體裡的氣血就能夠以他生命本來的方式來運行,這個就是“氣從以順”。

當一個人呢,能夠做到“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容而不倦”,這也就是恬淡虛無,自然也就能夠“氣從以順”,這個是順著來解讀的,那我們像剛才一樣,再反過去來說呢?

當一個人的身心,一個人的生命能夠處於“氣從以順,真氣從之”的狀態,自然就能夠“恬淡虛無”,自然就能夠“各從其欲,皆的所願”,“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

大家都知道,禪修的人,或者道家練內丹,印度瑜伽等各個文明裡身心休養的方式,當他們能夠用這些方式去自我調適後,他的身體會達到一個“氣從以順,真氣從之”的狀態。在這個狀態裡,人會獲得一種無名的快樂,這種快樂並不是說,因為有一件實際的什麼事,得到了什麼,達到了什麼而快樂,他就是處在一種快樂的狀態中的。

這種快樂就是生命本真的快樂,是當我們身體的氣血、能量、五臟六腑能夠以最自然的方式,以最舒服的方式去運轉的狀態,這種狀態本身就是一種快樂,這種快樂比那些因為具體的人或事所得到的快樂要綿長的多,要持久的多,因為這種快樂,只與自我的生命相關,他不容易被外界的一些變化所幹擾。

所以我們去看很多修行人,他們每天什麼也不做,就打坐、唸經或掃地,但是,你看那些真正有道行的人,臉上是發著光的,非常和悅,讓人看了非常舒服,說明他已經找到了生命內在的喜樂,這個喜樂放在天人合一的角度來講,就是在自然狀態下,人的生命和整個天地的運行是非常和諧的,他所體會到的,既是他身體的快樂,生命的快樂,也是整個天地的快樂。

那麼可想而知,在這樣一種狀態裡,這個人自然更是“從欲”,更是從願,更是少欲,因而更是“少欲”,甚至是無慾無求的,無慾無求,不是因為他覺得慾望不好追求,把它給屏蔽掉了,刻意泯滅掉了,那樣的一種修養都是虛偽的,而恰恰因為他在當下,他的生命已經給了他豐富的滿足,絕對的滿足,他又何來欲?何來求?還要期待什麼呢?因為他整個的生命已經在“各從所欲,皆的所願”的狀態了。

這樣的一種修養,當然我們世俗之人呢,實際上不是那麼好做的,大家有一個認知就好,對我們普通人來講,前面所講的,我們能夠感知當下,願意以一個未知的、新的狀態來活在當下,就已經是非常美好的狀態了,那我們再往下看。

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這裡的這個字是“日”,也有把它寫成“曰”,“日樸”與“曰樸”呢,兩個都能解釋的通,這句話,實際上是直接用了老子《道德經》裡的一段話,大家來看看: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在回也!”

我們來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容易讓人誤解,好像是在說吃好吃的,但並不是這個意思,這個“美其食”呢,就是說你吃什麼都覺得美,你是吃細糧也好,吃粗糧也好,吃素的也好,還是吃葷的也好,都覺得很好;“任其服”,穿什麼衣服都覺得挺好看的;“樂其俗”,我們入鄉隨俗,不管是在城裡生活,還是在鄉下生活,我們都覺得很好。我們來接著往下讀:

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

“懼”通“攫” ,攫取之意。

如果不換通假字來講呢,“不懼於物”實際上意思也不錯,就是不會被外面的事物外所幹擾,不會因外界而處於不安、恐懼之中。

不管你是有錢人也好,位高權重的也好,還是普通百姓也好,大家彼此之間呢,不會去攀比,不會去相互比較,平頭老百姓呢,也不會羨慕別人的財富和權勢,那些有錢有勢人呢,他也不會感覺自己活得這麼累,你看人家怎麼怎麼樣,人家過的那才叫過日子,“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這樣的生活就是一個返璞歸真的生活。

老子第八十章,我們耳熟能詳的講“小國寡民”的這一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那麼大家可以看到,《內經》基本上就是把《道德經》的這一段直接給引用上了,這一段是老子他的一種社會的理想,實際上,在黃老學派看來,這就是他們所向往的那個黃帝那個時代的一種社會狀態,因為在這種“小國寡民”,在這種淳樸的社會里,在客觀上,人們就不會存在“高下相慕”,相互比較的這樣一種狀態。

那比如說我們現在,一些還未被開發的少數民族山寨一樣,那種生活狀態就等同於“小國寡民”。村裡呢,當然也會有相對富足一點的,也有相對貧窮一些的,也會有長得比較好看的,也會有長的一般的,但是在那樣的一種生活狀態裡面,人們不會有過多的慾望,在客觀上,它就是這樣的,所以,前面所講的“小國寡民”的這種社會,實際上是做了一個比較極端的比喻。

就是讓人們能夠生活便利的東西都不用,人們也不出去走走,也不乘坐交通工具,也不用兵器,這些東西都不用,那也不用文字、不寫詩、不寫小說、也不唱歌等等,完全退回到文明開化前的一種狀態,其實算是一種比較極端的引申。大家來體會一下這裡的深意,用老子的話說黃老學派要表達的那種社會狀態,裡面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你這樣一種生活狀態,如何能夠讓人符合養生之道。

那麼,從我們今天的社會來講呢,自然是不可能的,我們在社會的層面上過成這樣,那我就從另外一個層面上,順著我們前面所講的“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這些呢,也就是“恬淡虛無”,“是以志閒而少欲……各從所欲,皆的所願”,這樣一種自然的生活狀態,當我們能夠安於當下的時候,自然而然會達到這種狀態。

在《論語》中,孔子稱讚他最得意的一個門生叫做顏回,評價他呀,“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在回也!”

簞食瓢飲,飲食和生活都非常的簡單,就是滿足了生存最基本的這個需求而已,“在陋巷”,整個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常人來看呢,那可真是一個貧苦呀,“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但是作為顏回,他還是很快樂,他實實在在的活在這樣一種喜樂之中。所以這個儒家呢,後來在個人修養層面上,就把這種追求叫做“尋顏回之樂”了。

顏回為什麼能夠快樂?他樂的究竟是什麼呢?通過上面的解讀,希望大家也可以去尋自己的“顏回之樂”。

這兩段話呢,前面所講的呢,是“是以”開頭,引出那麼多話的,這段呢,也是“是以”開頭,前面那個“是以”呢,我們可以認為,它是接續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那這裡的“是以”是接續的“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句。

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

前面兩句從字面上就比較好理解,“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就是說呀,這個人不會被過分的慾望所消耗,所迷惑。“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不管他智慧低,還是智慧高,是有能力的人呢,還是沒有能力的人,“不懼於物”,“懼”通攫取,就是追求的意思,都不會追求於外,或者更確切的說,就是不會被身外的東西所牽累,這個呢,就是合乎與天地自然之道。

就是說這個人不會被過分的慾望所消耗所迷惑,不管他是智慧低還是高,能力大小,都不會追求與外物,或者說不會被外物所牽累,這個就是“合於道”,合於天地自然之道。

這裡呢,我要講一講的第一句“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為什麼他要特別指出這個“目”呢?因為他要把這個“嗜慾”,慾望對應到人的這個視覺上。

人身體的感官那麼多,耳朵,鼻子,嘴巴,身體也有慾望,為什麼要單單講到“勞其目”?我們可以體會到,人所有的過分的慾望,不自然的慾望,都是從眼睛來的,就以兩性慾望為例,所有動物都會有這個慾望,這種身體的慾望都是正常的,自然的。但很多時候,人對於兩性的追求絕大多數都來源於視覺,比如很多網絡文化、電子產品都是在刺激我們的視覺,包括現在的各種娛樂產品,都是以刺激我們的視覺為目的的,像看電影啊,大片啊,看完後感覺疲憊,實際上也是一種消耗,這也是一種“嗜慾”,就是在“勞其目”。

比這個更厲害的,就是打遊戲,人在打遊戲時,人的視覺需要去儘量捕捉畫面上的信息,要去做出反應,這時候人投注的精氣神,通過人的眼睛視覺所消耗的精氣神,比我們在外面看風景,看畫等要多得多!

我們眼睛作為人體最精密的器官,能夠看到這麼豐富多彩的世界,決不僅僅只是外界的光線進來而已,我們的視網膜要去處理這些信息,就得像一臺電腦的顯卡一樣,去處理,去運算大量的信息,需要消耗極大的能量。我們可能遇到這樣一種情況,玩電腦玩的好好的,突然黑屏了,冒煙了,為什麼?因為處理的信息太多,顯卡燒壞了,我們的身體其實也是一樣的,我們玩遊戲,通宵達旦,聚精會神的玩,甚至經常熬夜,這樣我們身體的顯卡會不會燒壞呢?

所以講到這裡,大家可以翻翻第一講中,我很憂慮的東西,一個是孩子“zw”的問題,另一個就是孩子打遊戲的這個問題,為什麼我會如此去說?為什麼說兩個問題影響很大?從中醫上來講的話,就是這個道理,打遊戲的過程中對我們神識的消耗,對我們一身精氣神的消耗是別的娛樂活動無法比擬的,尤其現在對著一個手機玩兒,那麼小的屏幕,我們要去反應,要去看,就比如說玩那個王者榮耀之類的,對我們身體的消耗呀,那是很可怕的,為什麼現在好多的孩子這個近視的越來越多,越來越早呢?我們往下看:

近視在中醫看來,就是一種虛症,氣虛,氣不足,就會近視,血虛、血不足就會遠視,簡單講就是精氣神不夠了,體內的“CPU”,體內的“顯卡”老化了,在電腦上比喻呢,就是這個畫面兒經常容易卡住、花屏等等。近視就是我們的眼睛上喪失了調節的能力,要往嚴重的說呢,到最後就是視網膜病變啊,這都是有可能的,現在近視也越來越多,原因所在實際上就是眼睛喪失了調節的能力。

拋開眼睛方面,當我們因為某一項活動消耗了這麼多能量,那麼在別的方面能量供應就不夠了,當我們大腦需要能量時候,能量不夠了,身體需要能量營養時,能量也不夠了,所以長期沉迷於遊戲,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總體的發育是有很負面的影響的。

講到這裡,不管是成人也好,孩子也好,那就不說孩子,很多成人每天也會去看,沉迷於現在流行的抖音、快手這些,那當然這個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過度呢?我們如何能夠把對遊戲,對電子產品的這種慾望,能夠來轉移一下,就像前面所講的,我們要更多的去感知生活,感知當下,帶孩子去感知當下。

很多時候,現在的孩子,包括我們自己,沉迷於網絡,就是因為我們與這個世界,跟自然脫離了連接,我們的感知,我們的感官,我們的身心都很匱乏,突然有個毒品出來,那我們就“趨之若鶩”。

但實際上,我們玩這些電子產品,不管是遊戲也好,還是其它的什麼電子產品之類的也好,都是在“勞其目”,這些東西給我們一種感官刺激的方式,讓我們感到某種快樂,但實際上並不會真的讓我們的生命感到快樂,我們的整個的身體,我們的每一個細胞,並不會因此快樂。

我曾經上過一次課,課上的老師呢,他也講過現在人沉迷於這些電子產品的這個問題,他講,他當時遇到了一個有網癮的這個孩子,他當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這個不是說你給他講講道理,或者說你管控他,控制他,就能管好的,那有一天呢,他就是機緣巧合之下,帶這個孩子呢,到北京的長安大戲院聽了一場戲,然後回來了,等到他再見到這個孩子的時候呢,發現這個孩子就不一樣了,精氣神兒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後來問了他的父母才知道,就因為那一次聽戲後,這個孩子就迷上了這個戲曲,每天自個兒回了家,就開始學,開始練。那我們知道這個唱歌,跳舞,戲曲等等,這些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養生方式,它能夠讓我們整個身體通過物理震盪,使整個身體的氣血達到一種非常調和,非常飽滿的狀態,這孩子一方面通過這個唱戲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好,同時呢,也讓這個孩子從網癮之中,自然而然的解脫了出來。

這些唱戲,唱歌啊,他是跟我自身生命對話的一個過程,一種共鳴。那種共鳴是真的能夠讓我們的身心所喜悅,讓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所喜悅的。當這個孩子,他汙染尚淺的身心接觸到這種真正為生命所喜樂的事物的時候呢,它自然就從那些汙染之中呢,逃脫了出來。

講到這裡呢,大家可以去觀察觀察,或者可以自己去聽聽戲,京劇也好,還是地方戲曲也好,不要在電視上或者視頻上看,去現場去聽,大家去觀察聽戲的人跟看電影的人的那種狀態,看電影的人全是癱的,觀察聽戲的人呢,聽到高潮的時候,他會坐直身板兒,身體會微微地前傾,他臉上都會發出榮光,精氣神兒非常的那種飽滿,你看那個眼神兒跟臺上那個角啊,那種神采呀,都會有一個共鳴。而聽完戲之後,你再去觀察走出戲臺的人的狀態和走出電影院的人的狀態,完全是不一樣的。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我們去評判某種娛樂活動,到底是合於我們生命的,本真的,養生的,還是相反的,只要我們對自我的感知足夠敏銳,只要我們敏於觀察,我們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好的娛樂一定會讓我們的精氣神越來越飽滿,比如古代的琴棋書畫,當然不是說現在所有的娛樂活動都是不好的,而是要去感受,不是用思想意識去感受,而是要尊重自己的身心,用生命去感受好壞。

“淫邪不能惑其心”,性乃生命的根本,在西方大家可能都知道的弗洛伊德看來呢,人的一切的行為,根本上都是性衝動。我們這幾天所講的,包括我今天給大家講的這些,根本上呢,也是一種性衝動,那其實這樣講也不錯,只不過他把那個性的概念放的很大而已。

那我在這裡要說的是什麼呢?就是當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感知匱乏的時候,我們對性的需要就會變得很明顯,變得無處不在,因為這個根本的慾望是去不掉的,這是所有生命的一個本能,因為生命的使命就是要永生,而生命對抗死亡的方式就是通過繁衍,而繁衍必須來自於性衝動,所以性衝動的根本就是所有生命對抗死亡的一種超越的方式,這種力量太強大,對於常人來講,不應刻意去剋制。

但是很多人都是這樣在做,很多人對性慾本身是有罪惡感的,會自我壓抑,會否定它,而這種否定實際上在自己內心造成了衝突,這種衝突在思想和情緒方面都造成了極大的混亂,最終不利於我們身體的健康,但凡這樣活得很糾結的人是沒有一個健康的。

所以我們大可不必這樣做,性本身是生命的本真,沒有任何罪惡的東西在裡面,但是作為人來講,從生命的追求來講,從養生來講,我們不能時時處在這樣一種衝動之中,真正的一個好的調適方式,就是讓我們對世界,對自我,對生命的感知豐盛起來。每天當我們看見一朵花,當下很愉悅,陽光明媚,孩子的笑,什麼都不做,平平淡淡的,身心舒適,愉悅,我們這樣去感知我們的生活,感知身邊的事物時,我們的內心,自然不會被性慾所牽絆。

而我們對性的體驗,當我們的感知真正的敏銳起來,當我們真正以一種當下的覺知去感受性的時候,就跟我們被衝動驅使的那種感受又是完全不一樣的,他會讓我們真正感受到少欲而從欲,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一種皆得所願的狀態。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部危也。

這是最後一句總結了,講的是黃帝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就是養生之道。這三講呢,合起來呢,就是在解答這一個問題。所以呢,在這裡最後做了一個總結,“所以能年皆度……”

這幾天呢,講的道德不是我們一般講的那個道德,講的是《道德經》裡的道德,《道德經》就是《道經》與《德經》兩部分組成的。德,就是道之用,道就是世界的本然,而這個本然運作起來就是德。這個德,就是前面講的一系列都是德。

德,道之用。 德全,則形全,即養生之道。

從“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起居有常,飲食有節,不妄作勞”再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再到“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這一切呢,都是得道,就是天地自然之道在人身上的體現。如果能做到這些就是德全,能夠德全自然就不會讓自己處於對生命對健康有危害的境地之中,因此也就會形全,形全也就是得了養生之道。

到這裡啊,算是把《黃帝內經》所提出的第一個命題給講完了,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命題啊,如果我們,真正的能把這幾段理解到,那也就能真正理解何為養生,何為健康,何為生命了。

謝謝大家,這幾天的聆聽!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第三講),蓮醫群微課音頻整理

歡迎大家來交流!

“三一養生”於近日推出了中醫體質測評問卷,以大數據的方式,瞭解當代中國人的體質現狀。統計分析表明,現代人的體質狀況堪憂。

你想了解自己的體質嗎?點擊關注並在私信內發送:體質 ,我們將給您推送一份中醫體質測評鏈接——目前最系統、最精準的在線體質測評。


歡迎關注:三一養生 你所認為的“偽科學”中醫,可能恰恰是真正的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