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爲什麼把吳太伯放在《世家》的第一篇?

聊聊關於生活中那些事


《吳太伯世家》是《史記》世家部分的第一篇。這跟吳太伯這個人的地位以及儒家所推崇的價值觀有關。

我們知道,《史記》記載了從三皇五帝到西漢前期的歷史。本紀記錄的是歷代帝皇,世家記錄的是各路諸侯,列傳記錄其他文臣武將及有特殊經歷的平民等。別的不論,我們單講世家。由於年代久遠加上史料缺失,周以前的夏商乃至更早時期的所謂“諸侯”記錄幾乎遺失殆盡,就算有也是屬於未開化的“蠻夷”,至多隻在相關本紀中提到幾句。所以,世家真正的開始是從西周分封的諸侯寫起。

(吳太伯)

而周代分封的諸侯,將吳太伯列為第一也是理所應當,因為吳太伯的地位甚至高過周文王姬昌、武王姬發。西周的發展要追溯到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周太王公亶父。公亶父是上古周部落的領袖,所生三子,分別是太伯、仲雍、季歷。季歷生下兒子姬昌,公亶父認為姬昌賢德,必能發揚光大周部落。太伯和仲雍明白了父親的心意,但恐因為自己的緣故阻礙了周部落獲得更好的首領,於是自願逃奔到荊蠻之地,斷髮文身,以示不願與弟弟季歷爭繼承人之位,如此才能保證姬昌順利繼承周部落首領之位。

所以說,有太伯和仲雍的避讓才有了季歷即位,才有之後的文王姬昌、武王姬發。也就是說,周王室的地位是太伯兄弟讓出來的,因此地位超然。

(季札)

更有一點,吳太伯世家中記載的故事,更是體現了儒家所極力推崇的“孝悌”觀念。除了太伯、仲雍奔吳的故事外,還有延陵季子,季札。季札是吳王壽夢第四子。吳王壽夢四個兒子,長子諸樊、次子餘祭、三子餘眛,四子季札。壽夢屬意季札即位,季札卻言有兄長在,堅辭不受。最後三位兄長為了父親的心願,依次兄終弟及相傳,意圖讓季札即位,但季札依舊不肯,多次出逃,寧死不受。諸樊三人守孝,遵父遺願;季札重悌,禮敬兄長。這都是儒家所極力推崇的品格。

(戲曲《刺王僚》講的就是公子光派專諸魚腹藏劍刺殺吳王僚的故事)

當然,《吳太伯世家》也不是一味在宣傳傳統美德,也有警示。雖然諸樊兄弟四人孝悌雙全,但由於餘眛死後季札依舊不肯即位,由余眛之子公子僚搶登王位,而諸樊之子公子光不滿,靠伍子胥的計謀,讓刺客專諸魚腹藏劍刺殺王僚,最後公子光即位成為後來著名的吳王闔閭,更是在即位後派要離刺殺了吳王僚之子慶忌。轉眼相殘,令人唏噓。

所以說,將《吳太伯世家》列在世家第一篇,不僅是因為吳太伯的地位,更是要弘揚儒家倫理道德。同樣的還有列傳第一篇的《伯夷列傳》也是弘揚伯夷叔齊兄弟互讓王位出逃,最後更是因為堅守道義,拒食周粟而死。


伊耆角木


《吳太伯世家》中記載:“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因為太王有意傳位給季歷,所以出逃蠻荒。“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勾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吳太伯因為看出來自己的父親有意要把國君之位傳給自己的弟弟,所以為了避讓才出逃的。且不說吳太伯長途跋涉從陝西到達浙江(荊蠻),就說他為了避讓自己的弟弟,所以出逃在當時的環境中就十分的難得。兄弟反目成仇,同室操戈的事情在古代的常常發生。尤其是與周相鄰的商,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商因為兄弟相爭亂了九代,諸侯不朝。而吳太伯作為兄長,理應繼承父親的位子,但是他卻捨棄了這樣的權力,成為了蠻荒的君主,讓自己的國家避免了一場戰亂。我想司馬遷將吳太伯放在世家的首位是看重他的“義”和“孝”,對父親的“孝”和對兄弟的“義”。因為看出父親有意將國君之位讓給自己的弟弟,從而出逃,避免了一場兄弟相爭的戰爭。因為看到自己弟弟(季歷)比自己有才能,並看到了侄兒(文王)也是一個聰慧的孩子,他日必能帶領周走向強大。所以選擇了“義”,成全了他們,自己出逃。在西漢的時候,司馬遷因為為李陵說話求情被施於宮刑,但是在司馬遷的心中依然存在著對“義”的概念,並且要完成《史記》這部父親要想完成的著作。吳太伯的事蹟是否就代表著司馬遷心中的愛憎和價值觀的判斷呢?吳國從吳太伯到越國滅亡吳國,歷經幾百年的吳國在春秋時期又出現了像吳太伯一樣的公子,那就是季札。"父壽夢欲立之,辭讓。兄諸樊欲讓之,又辭。諸樊死,其兄餘祭立。餘祭死,夷昧立。夷昧死,將授之國而避不受"。季札不接受國君之位,就像他的祖先一樣避讓。只是他的避讓卻讓吳國發生了兄弟反目的悲劇。歷史的車輪滾了過去,留下的只是車轍,在漫漫的黃沙中。吳太伯的吳國終於被越國所滅。現在看著《史記》總會想,吳太伯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後代季札又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可惜看不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