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融资规模上调至120亿美元 对投资者要求拒投腾讯

在大牌投资者“挤破头”的融资盛况下,蚂蚁金服将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规模上调。

蚂蚁金服融资规模上调至120亿美元 对投资者要求拒投腾讯

周四彭博社报道称,蚂蚁金服将融资目标上调至120亿美元以上(包括美元和人民币融资两块),将引入中投和其他中国投资者。此前市场普遍预计蚂蚁金服此次至少融资100亿美元。

上周援引接近此次交易的人士透露,蚂蚁金服本轮融资美元部分的融资规模应在90亿美元上下,或将在6月上旬完成交割,与人民币部分的交割日期有所差别。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轮融资为蚂蚁金服上市前最后一轮私募融资,公司希望明后年能够在香港和A股两地同时上市。

蚂蚁金服这轮融资始于去年底、今年初,采取定向邀请制,最终挤入这轮投资者名单的只有十来家,有部分被邀请的机构最终出局。投资机构对融资份额竞逐激烈,导致“各家机构最终拿到的额度都比希望拿到的要少”。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为这轮融资最大投资方,其它领投方包括华平投资(WarburgPincus)、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PPIB)、马来西亚国库投资、淡马锡。其它参与投资的机构还有凯雷(Carlyle)、大西洋投资集团(GeneralAtlantic)、银湖资本(SilverLake)、红杉资本中国(SequoiaCapitalChina)、贝莱德(BlackRock)等。此轮融资没有任何机构进入蚂蚁金服董事会。

此外,对于蚂蚁金服此次融资要求投资者“选边站队”的说法,知情人士透露称,蚂蚁金服的确对投资者设定了一些比较具体的限制条款,但没有媒体所说的“选边站队”那么夸张。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蚂蚁金服在此轮融资中,掌握着相对强势的主动权,其对投资者提出“投了蚂蚁金服就不能再投资或增持腾讯系公司”的要求,尤其是腾讯本身、京东、美团、拼多多等体量巨大、增长迅速、对包括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在内有威胁的腾讯系公司。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此次融资消息属实,那么融资之后,蚂蚁金服估值将达1500亿美元,凭借此估值,蚂蚁金服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金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支付服务提供商,控制着全球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接下来,蚂蚁金服将继续向更多用户的日常生活领域渗透,最近5年,蚂蚁金服投资了上百家公司,除了衣食住行之外,教育、人力、财税、保险、货基、小贷、共享服务、智能支付等领域,也成为蚂蚁金服的覆盖范围。

数据显示,蚂蚁金服现已拥有超过6.2亿用户,其中,支付宝用户量达到5.2亿,而其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过2.2万亿元,这里面,余额宝更是管理着其中的1.5万亿资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