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是否會顛覆傳統瑞士銀行?

銀行業的未來已經到來了嗎?越來越多的科技金融創企試圖顛覆這個行業,但並非所有傳統機構都相信他們會成功。

畢馬威瑞士網絡安全主管Matthias Bossardt表示:"Fintech不是銀行業的萬靈藥,但是銀行絕對需要進行數字轉型。"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畢馬威預測許多瑞士私有銀行將因為成本上升、利潤空間縮減和獲客困難而消失。

瑞士私有銀行不能再依靠傳統商業模式即手藏客戶的金錢來生存,他們現在得面對上升的監管合規成本、財富轉移轉向發展中國家和金融市場表現差強人意的問題。

swissinfo.ch分析了幾個可能幫助傳統私有銀行走出困境亦或是取代他們的瑞士新fintech模式。

監管/合規

《巴塞爾協議III》要求更高的資本儲備(更嚴格的"瑞士終結方案"),列出了反洗錢和反避稅措施並且加強了客戶保護規則,這些都讓銀行比以往在合規上付出更多時間和金錢。

畢馬威數字轉型和外包主管Prafull Sharma認為,主要是非面向客戶端成本暴漲。監管是巨大的成本障礙。客戶關係經理現在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後勤和運營類工作上,而不是與客戶接觸。

去年六月在伯爾尼瑞士國際金融論壇上,普華永道香港的Henri Arslanian說人力成本通常佔反洗錢開支的80%。

一些創企,如Qumram、NetGuardians和SwissMetrics開發了"監管科技"算法,可以自動分析堆積如山的大數據並處理成有意義可管理的信息。這使得銀行可以篩選潛在新客戶、偵查網絡詐騙並核對信用記錄來判定一個客戶的財政健康狀況。

即插即用數字平臺

更新IT系統以符合新的數字標準這一複雜的任務逐漸外包給第三方專業人員。畢馬威的Matthias Bossardt表示,以前業績向好利潤高的時候,銀行並沒有急需創新的壓力。現在銀行卻需要這些資源來力爭自保。

國家電信提供商Swisscom為80多家銀行管理平臺。Avaloq、Temenos和Additiv這樣的公司同時也是頗有經驗的銀行業軟件系統提供商。銀行使用這樣的系統可以即插即用運行某些服務,省了自己開發相關服務的麻煩。

畢馬威認為外包可以提升銀行的網絡安全性,因為fintech企業中滿是這方面的專家。而且利用第三方的數字平臺並不一定破壞一家銀行獨特的文化和特質,因為銀行由此得以集中資源在客戶和產品身上。

智能投顧

一些fintech並不是像傳統私有銀行提供服務,而是用新的商業模型顛覆整個行業。Swissquote在這方面一直是領先者,但數字機器人投顧銀行如Descartes Finance和True Wealth也已加入戰局。

機器人投顧對金融服務主流領域提出了一些威脅。相關創企允許客戶在管理他們資產和獲取信息方面有更多決定權,但卻沒有私有銀行的技術、經驗和個人聯繫。事實上,Descartes和True Wealth都和傳統銀行建立了合作關係。

畢馬威的Bossardt認為這種技術可以被私有銀行所用以挺進發展迅速的亞洲市場。

他說:"亞洲市場非常喜歡用最新的科技玩意兒來處理銀行業務。擁抱fintech可以為許多小型私有銀行開啟新市場。"

區塊鏈/加密貨幣

瑞士銀行業界通識是加密貨幣是為罪犯量身打造的風潮,被不理性投資者跟風吹出了一個不可持續的泡沫。只有一些銀行如Falcon、Swissquote、Cornér和Vontobel謹慎至極地涉足了這一新資產階級。但像Smart Valor和Melonport這樣的公司大力發展區塊鏈,後者允許人們使用不由中央銀行印發的加密貨幣來存儲資產或互相轉移資產,而這一切發生在傳統金融體系之外。

Smart Valor創始人Olga Feldmeier說在經歷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不受控制的通脹吞噬了無數烏克蘭人的儲蓄並摧毀了許多工作之後,她就有了要建立一個另類金融機構的想法。

她說:"如果政府決定印錢,那應該是人們具備能力保護自己的財富。保護自己儲蓄的能力是一項人權。"Samrt Valor旨在成為瑞士第一家加密貨幣銀行,允許所有人而不是少數的特權階級通過去中心化市場投資另類代幣化產品。

Lykke正在開發一個區塊鏈交易平臺,鼓勵投資者更多掌控他們的資產。Lykke希望該平臺最終可以發展成處理所以以數字加密代幣結算的資產階級交易的平臺。Lykke並沒有掩掩藏藏,相反他們希望競爭者能夠使用其開源系統,並且希望通過在世界範圍內獲得銀行執照發展成為主流平臺。

【未央網】是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互聯網金融實驗室創辦的互聯網金融門戶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