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生,上过央视,去过人民大会堂,还有一段令人羡慕的“偶遇”!

忆起自己当初上大学,满心想结交汉族好友的愿望,到如今成为汉藏民族之间沟通的桥梁。她在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在她心中,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梦想,更是千千万万汉藏人民的愿望,

她就是西安工程大学优秀校友白玛央金。2015年9月30日,白玛央金作为基层民族团结的优秀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庆活动,并被中央电视台所报道。

小女生,上过央视,去过人民大会堂,还有一段令人羡慕的“偶遇”!

白玛央金班级毕业留念照

白玛央金,西安工程大学2008届纺织贸易专业毕业生。2008年毕业后考上了家乡日喀则地区的乡镇公务员。2011年,她成为西藏7000多名驻寺干部的一员,去到离家很远的贡巴强寺,一头扎进了尼姑庵,连过年都没有回过家。驻寺期间,她工作务实、勤奋、积极,为寺院和尼姑们解决了寺院加固维修、自来水管道安装维护以及尼姑看病住院等问题,同时,她的纯洁、善良与热情也感动了尼姑们,被尼姑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阿佳”(藏语“姐姐”)。她先后荣获日喀则地区2012年度三八红旗手、谢通门县优秀驻寺干部、优秀公务员和自治区级优秀驻寺干部、2014年西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当临潼的廖恩乃、祝旭清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里看到正在人民大会堂的白玛央金,两位老人喜极而泣。他们为“宝贝女儿”白玛央金的成绩激动兴奋,一次次地盯着电视,寻找白玛央金的身影。关于白玛央金的新闻两位老人在电脑上一遍遍地重播。在另一边,遥远的西藏日喀则谢通门县贡巴强寺,驻寺干部白玛央金也时常想念着并时常向身边的人提起她在西安求学时候的故事。

小女生,上过央视,去过人民大会堂,还有一段令人羡慕的“偶遇”!

2004年,白玛央金考取了西安工程大学纺织贸易专业,新生报到完后的一天,白玛央金和同学嘎玛玉珍以及嘎玛玉珍的父母,决定到学校附近的骊山转转,在爬山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廖恩乃和祝旭清夫妇,从此,就续下了这段10多年的汉藏情缘。两位老人和白玛从素不相识到相识,互相给予了对方亲人般的体贴和温暖。

那时正值夏末,两位老人看到嘎玛玉珍的父母在夏天还穿着藏族的大袍子,满身是汗,就主动上前打招呼,提醒他们要注意防暑,要多休息多喝水,随后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和住址,希望白玛和嘎玛在求学过程中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随时保持联系。白玛和嘎玛回校后并没有主动联系旅游时偶遇的这两位本地人,就在这段情缘将止步于骊山上的一面之缘时,两位老人却把这两个远道而来的藏族女孩放在了心上。一个学期即将过去,没有孩子们的消息,他们就主动到学校来寻找。虽然不知道孩子们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两位老人还是通过多方打听联系到了这两个藏族女孩,邀请他们带上朋友去家里做客认个门。几个孩子并没有马上答应,躲在一旁商量。老人们开始还以为白玛他们不愿意接受这突来的邀请,就在一旁等待商量的结果。后来才知道,几个藏族孩子欣然接受了邀请,他们只是在商量去叔叔阿姨家里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藏族的礼节,带上哈达、藏香等礼物。

小女生,上过央视,去过人民大会堂,还有一段令人羡慕的“偶遇”!

白玛央金与廖恩乃、祝旭清夫妇合影

后来,西安工程大学的白玛央金、嘎玛玉珍、达瓦潘多、达片等藏族孩子,都在临潼受到了廖恩乃、祝旭清夫妇的照顾。尤其是白玛央金和嘎玛玉珍,她们周末会去老两口家里,吃廖恩乃叔叔做的红烧肉,回学校的时候,叔叔阿姨会给大家带上一大包的饺子、水果和糖果等。母亲节、父亲节的时候,孩子们会给叔叔阿姨送花庆祝节日,他们还会围着教叔叔阿姨唱藏语歌。祝旭清说:当大家给她唱《慈祥的母亲》这首歌的时候,她感动得直落泪。

2005年的寒假,得知白玛他们放假因为路远没有路费回不了家,过年孩子们一定很孤独冷清,廖恩乃、祝旭清夫妇就邀请孩子们来家里住。白玛他们就真带了行李搬到了叔叔阿姨家。家里不大,是老式的单位家属楼,几个孩子就挤在一张大床上睡,特别温暖。暑假的时候,人多需要打地铺,孩子们也愿意住在老人家里。白玛说:“叔叔阿姨起得早,每天都要爬山锻炼,每天天不亮就会叫我们起床和他们一起去爬山,我们去了几次就懒得起不来了。等我们起来,叔叔已经准备好了豆浆、稀饭、包子、油条等早餐。暑假的时候,叔叔阿姨在冰箱里塞一大堆冰淇淋,管够我们吃。上学期间,我们基本每周都去家里吃饭,叔叔会准备一大桌的菜,知道我们喜欢吃肉,每次都炖一大盆红烧肉,特别香”。祝旭清指着放在又当卧室又当客厅的屋子床前简单的老桌椅说,白天,孩子们就围坐在这张桌子旁一同看书学习。到了吃饭时间,大家又围坐在这张桌子旁一起吃饭。孩子们学习很认真,家里也充满了热闹的气氛。

小女生,上过央视,去过人民大会堂,还有一段令人羡慕的“偶遇”!

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准备年夜饭,一起看春晚,大家一起给远在西藏的亲人打电话祝愿幸福吉祥。白玛说:“在叔叔阿姨家里的农历新年和藏历新年一样让人觉得温暖,有家人的感觉真好。叔叔阿姨还给我们每个人包了300元钱的红包。”祝旭清说:“白玛这些藏族孩子心底善良单纯,也很勤快。我们老两口退休了没事,身体也好,总想多为他们做些什么。做饭洗碗洗衣服我们都想包干,就想让孩子们吃好休息好,安心在家读书。但是,白玛他们每次都抢着洗碗,我们不让他们洗衣服,他们就把自己锁在卫生间里洗,非常懂事”。

2008年,白玛央金毕业后考上了家乡日喀则地区的乡镇公务员,2011年,她成为西藏7000多名驻寺干部的一员,去到离家很远的贡巴强寺。驻寺期间,解决了寺院加固维修、自来水管道安装维护以及尼姑看病住院等问题。纯洁、善良与热情的白玛,被尼姑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阿佳”(藏语“姐姐”)。

小女生,上过央视,去过人民大会堂,还有一段令人羡慕的“偶遇”!

汉藏情缘,大爱中国。在来西安工程大学求学之前,白玛央金和大多数藏族孩子一样,与外界汉族的接触非常少,她只会说很不流利的普通话,因为文化、语言的差距,她一直认为汉族不好打交道。在西安四年的学习和生活,让白玛对汉族人的看法有了质的改变。对于白玛央金来说,因为工作的繁忙和地域的限制,没法经常回来看望叔叔阿姨,再回到临潼的家里睡一晚、吃一顿红烧肉,但是感恩会永藏心底。而且,这种知恩图报已经不是对某个人的涌泉相报,而是在自己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更多的人,把曾经有幸得到的信任、体谅和关爱,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这才是感恩的真正内涵。现在,白玛央金正带着她心底的这份感恩,将爱传递给藏区更多的人。

获取更多西安工程大学最新资讯,敬请关注“西安工程大学”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