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與美團的戰爭

程維曾說:我和王興是很好的朋友!

王興卻說: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戰爭終結。

滴滴與美團的戰爭

左程維右王興

同屬BAT之後次流量時代的三小巨頭TMD之列,兩家公司最終還是無法避免兵戎相見。

滴滴與美團的戰爭

BAT

滴滴與美團的戰爭

TDM

我一直認為2014年,2015年之後的中國互聯網科技領域,直至現在,都將對中國以後的互聯網行業發展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物種爆發,物競天擇的時代!

從小米神話到微博成為第一新聞現場,從微信的橫空出世到內容創業領域的如火如荼,從外賣市場百團大戰到百度押寶外賣,卻轉瞬只剩下現在的餓了嗎、美團,從滴滴快滴的燒錢大戰到巨頭合併潮……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異常精彩!

如今,外賣領域的巨頭美團和出行領域的強者滴滴又開始了新的戰爭!

兩者的戰爭不可避免!這一點從他們前輩的歷史中就能看到:


阿里未曾斷絕的涉足騰訊社交的念頭,“釘釘”和“來往”曾被賦予厚望;

騰訊扶持阿里一直以來的對手京東,微信專門為其引流;

騰訊藉助搜搜引擎侵蝕百度搜索的霸主地位;

對面的阿里也祭出了自己的優酷視頻和淘寶號;


歷史從來不會重演,但歷史規律亙古未變!

然而身在局中的兩家巨頭,內心喜憂恐怕只有自己知道。

美團的閉環消費場景

美團源起外賣,在本地生活領域高速擴展之後,不僅能把外賣送到人的手中,還能把人引到商家的店中,現在去做出行,是順便的事情,這樣就能搭建起一個完整的場景:人-出行-到店消費-出行-到家-外賣-人

一旦閉環的場景搭建起來之後,用戶對於某個單獨場景的高頻消費會帶動其他場景的使用,進而會更快更容易地強化閉環場景,形成所謂的“壁壘”。簡單地說,就是讓用戶提到這些事情就會自然地想到你。

舉個例子:一個經常點美團外賣的人,某次出去和朋友山吃海喝,從美團瞭解信息會變得極其順其自然。約車場景,選店場景自然會被外賣場景帶動。一旦前幾次習慣養成,他就不大再想去下載一個“滴滴”App,因為這僅僅是能約個車而已。

就像擁有智能手機的人,微信永遠是一直運行的軟件,付款消費只是順便的事情。沒必要再去手機上專門找,並且打開支付寶,然後等待5s軟件開機界面,再去掃碼支付。

又像習慣淘寶天貓購物的童鞋,選好商品直接下單時,自然而然地使用彈出的支付寶頁面付款,而不是切換到網銀,手機銀行等界面。

從用戶的使用場景和使用習慣去考慮問題,是實事求是、穩紮穩打,又是不二之選的捷徑。

滴滴的消費場景

滴滴源起出行,提供出租車、順風車、拼車、專車、快車、代駕等出行服務,積累了大量的數據。滴滴能夠根據用戶的定位信息和出行信息,提醒給距離較近的出租車司機,讓其前去接單。當然,滴滴還允許用戶去騎滴滴的自行車。除此之外,在其他地方相信大多數人很難再想到滴滴。

相比於美團,在普通用戶的心中滴滴只有一個使用場景:路邊找不到出租車,只能打開手機去找滴滴。

而美團在普通用戶的心中就有多個場景:


到店吃喝消費,找美團商家;

想吃速達果蔬,點美團生鮮;

宅在家不想出去吃,點美團外賣……


兩者相比,美團擁有終端客戶和入駐商家,至少在兩端都可以建立場景服務用戶,而滴滴只有介於兩者中間的出行這一個場景。當然,出行不只是為了美團的吃喝玩樂。更直接地說,美團做出行是在順理成章地利用用戶和商家進行兩點連線,而滴滴呢?則是從中間點,去找商家和用戶。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樣兩個場景:

用美團到店消費,我可以在去的路上順便坐車;

然而用滴滴出行,可能很少有人,會在等車或在坐車時順便點一份外賣。

這會讓人感到奇怪,並且好笑!

所以,開戰前,兩者的情況就變得很明顯了。

無心之舉和圍魏救趙

對於美團而言

外賣是核心能力

出行只是順便做的事情

某種程度上可以厚著臉皮說是“無心之舉”。

然而,這個“無心之舉”對於完善整個閉環消費場景而言,卻意義重大!對於滴滴而言,也是意義重大,自家的核心優勢被攻擊,焉能不戰!

不過滴滴又能做什麼呢?出租車出行市場一方面已經是老大了,這方面當然是要固守城池,嚴陣以待。但是也不能這樣一直待著啊!

所以滴滴最後想到了一個“圍魏救趙”之計——你搶我的出行,我就搶你的外賣。爾要戰,便戰!

然後下面就出現了最近的好戲:


美團登陸南京;

美團又迅速登陸上海;

美團出行宣佈上海補貼方案;

美團3月份宣佈短時間內佔領上海出行市場的3成份額;

滴滴狀告美團惡意競爭;

美團因為惡意競爭被約談;

高德發佈0抽成順風車,嘀嗒拼車出現;

市場傳聞滴滴四處救火;

滴滴外賣無錫上線;

滴滴外賣宣稱無錫市場第一

美團就“外賣第一新聞”,輕鬆回應:你又不是個演員!

……


“你又不是個演員!”讓我想起了歌手起家,卻是上綜藝大火的薛之謙。

相信滴滴也會輕鬆回應:簡單點,你丫的說話的方式簡單點。遞進的情緒請省略……(背景音樂自行腦補)

然而扯淡是扯淡,兩家相爭最後還要用實力說話,同樣滴滴美團背後資本的力量同樣不可小覷。無論是美團的先發制人,還是滴滴的後發制人,實力的博弈都在發生悄悄的轉化。

對於消費者而言,顯然更願意看到2~3家巨頭並存的局面。前段時間已經有用戶抱怨現在滴滴打車越來越難!然而互聯網領域“贏家通吃”的特點不一定會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

比如,社交領域幾乎100%的份額被騰訊佔領,搜索和電子商務的大部分蛋糕被百度和阿里瓜分。

現在到了看兩家公司比拼決策、執行力、資本和耐心的時刻了。

滴滴與美團的戰爭

美團滴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