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半夜被抽醒,一抽筋就是要補鈣了嗎?

颱風走了,初夏的涼氣也跟著溜走,天氣明顯熱了起來。

都說夏天最舒服的是開著空調蓋被子,可是睡到半夜經常被腿抽筋痛醒,尤其在高溫的時候,出現的越來越頻繁,這都是什麼原因呢?

1.受涼

溫度低是引起抽筋最常見、最直接的誘因。

空調打到16度,室內溫度低,很容易引起腿部肌肉強烈的收縮和血管突然痙攣,一般在夜間睡覺腿受涼就會出現,夏天尤其頻繁。

2.缺鈣

抽筋要補鈣,這個可能是我們最直觀的反應。

誠然,當我們血液中的鈣離子低於2.25摩爾/升的時候,肌肉有一點稍微的摩擦就會產生痙攣。

但是一般缺鈣性質的抽筋常見於兒童青少年、維生素D3缺乏或者有嚴重肝病、腎臟疾病的人群。

大多數人好吃好喝不挑食,不會是這種情況。

3.白天運動過量

參加劇烈運動過度疲勞時,支配肌肉的神經系統機能發生了變化,肌肉裡積聚著一些代謝產物(如乳酸等),使肌肉組織的機能改變,也是引起“抽筋”的原因。

比如白天走了太久的路,沒有好好讓肌肉放鬆下來,會引起抽筋。

4.毛細血管擴張

這種情況是最需要引起注意的!

毛細血管擴張引起的抽筋一般不會太痛,屬於溫柔型的“隱隱酸脹”。

毛細血管擴張是指皮內的小靜脈擴張的結果,擴張的毛細血管較細,多為1~2毫米粗細,但範圍較廣,不會象曲張的靜脈那樣使皮膚隆起。

毛細血管擴張是肉眼就能看到的一條條,呈紅色或者紫紅色斑狀、點狀的血管。

5.動脈硬化

老年人的腿痛、抽筋,大都與動脈硬化引起的腿部血供障礙有關。

如果存在動脈硬化或者血栓,腿部供血不暢通,身體內的代謝物無法及時的送走,當代謝產生的物質在局部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刺激肌肉收縮而引起疼痛、抽筋。

研究表明:動脈硬化是多病因疾病,即多種因素作用於不同環節所致,這些因素稱之為危險因素或易患因素。

其中年齡增加、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被認為是5大危險因素。並且,這些危險因素幾項疊加的話,動脈硬化性疾病的發病概率也會成倍增加。

解決辦法:

1、藥物引起的,某些降血壓、降血脂藥物也可能會引起腿抽筋。

2、多補充鈣,晚上睡覺時腿部多做伸展運動。

3、注意下保暖。抽筋時把小腿肌肉拉直,揉搓。主要還是蓋好被子保下暖!

4、穿靜脈曲張襪子。抽筋能明顯看到青筋爆出,有可能是靜脈曲張的前兆,可以考慮穿襪子的方式緩解抽筋的情況出現。

5、避免久坐久站: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會讓腿部血液迴流減少,尤其是上班一族,建議每半個小時起來活動,舒展下腿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