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虧6年市值蒸發120億臨退市 「80後」以後還能喝到匯源果汁嗎?

【綜合訊】匯源果汁可以說是中國“80後”“90後”的集體記憶。然而,號稱是“中國最大的果汁企業”匯源果汁,已經連續在港交所停牌近4個月,而本該早就披露的2017年年報卻多次延期,至今未發佈。不僅如此,10年前,可口可樂曾以近180億港元對匯源果汁發起收購,第二年因未通過反壟斷調查而最終未能如願;如今,匯源果汁最新市值僅53.97億港元,且已連續6年虧損。與此同時,該公司的負債總額卻在逐年增加,截至2017年6月底已達115.18億元。這位果汁界“老大哥”究竟何以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连亏6年市值蒸发120亿临退市 “80后”以后还能喝到汇源果汁吗?

超市貨架上擺放的果汁。(圖片來源:中新經緯客戶端)

果汁大王朱新禮遭遇滑鐵盧

微信公號“ 斑馬消費”27日報道,已經頭髮花白的匯源董事長朱新禮最近遇到兩件煩心事:一件是違規借貸42億元遭港交所介入調查;另一件是公司超110億元的債務壓頂被曝出。前者如果處理不好港交所可能會啟動退市程序,後者直接關係企業生死存亡。而擺在眼前的是,本月底兩筆債券需要朱新禮提供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這意味著如果債務逾期,老朱必須兜底。

在過去的2017年,匯源果汁艱難扭轉連續虧損局面,這又給這家老牌果汁企業來帶新的難題。這幾年,匯源果汁裁員、賣資產,請出原金螳螂的吳曉鵬出任CEO……維持著中國中高濃度果汁第一的行業地位,但市場佔有率已大幅下滑。

朱新禮已盡了自己的全力想將企業拉回正軌,然而,面對接踵而至的難題,66歲的他還有多少迴旋餘地?

北京《中國基金報》27日也指出,近期,匯源果汁陷入輿論漩渦。先是自爆關聯交易,違反港交所上市規則;後開始停牌並延期披露2017年年報,至今已停牌4個多月,年報仍未披露;近日又公告可能會退市。這些利空已反映在公司股價上,目前公司最新收盤價僅2.02港元,已較2007年上市時的發行價6港元跌去2/3。

關聯交易引發的“多米諾效應”

中新經緯客戶端報道,據匯源果汁3月29日公告,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間,公司向北京匯源飲料提供短期貸款,以便北京匯源飲料應付臨時營運資金需要及/或還債。

據“斑馬消費”描述,今年3月29日,匯源把上市公司的資金借給朱新禮持有絕大部分股權的北京匯源(非上市公司部分),相當於從境外公司給境內公司借錢,本身就具有一定複雜性,何況還是一家上市公司,且兩家公司的實控人都是朱新禮。

公告顯示,上述短期貸款金額高達42.82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利率10%。然而,蹊蹺的是,匯源果汁在進行此項貸款時並沒有進行申報、公告以及得到獨立股東批准,違反了港交所上市規則中的相關規定。

匯源果汁稱,自2017年6月以來,公司在中國國內的人民幣銀行戶口有大量現金存款。然而,由於公司在國內的投資機會有限,未能有效運用該筆人民幣資金。同時,公司繼續向銀行放款人及債券持有人支付利息,資金成本不低。因此,相關貸款可以讓公司更加有效運用額外資金,亦可收取不少的利息收入,可以抵消公司的資金成本。

在借出這筆鉅款時,匯源果汁董監高鮮有人發聲,均沒能阻攔這次重大財務違規。

连亏6年市值蒸发120亿临退市 “80后”以后还能喝到汇源果汁吗?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董事會成員中,朱聖琴是執行董事、副總裁、朱新禮的女兒,負責董秘辦公室等具體事務;已在6月離職的崔現國是公司原執行總裁;鞠新豔是公司生產副總裁、執行董事,其他幾位非執行董事都是在公司各自領域的專業人士。事發後,公司及時停牌,並公告董事會就此採取的必要行動及步驟,包括但不限於為有關董事及本集團管理高層提供關於監管及遵守規定的額外培訓及外聘遵例顧問云云。

上述關聯交易披露後,匯源果汁於4月3日發佈了停牌公告,暫停公司股份及債券的交易,原定於3月29日發佈的2017年年報也被延期披露。在此之後,匯源果汁曾多次將2017年年報的披露時間進行延後,截至7月24日仍未發佈,公司股票也遲遲未復牌。

事實上,早在6月4日,港交所就已向匯源果汁發函並列出復牌條件,包括對相關貸款進行法證調查、公佈調查結果,並採取合適的補救行動等;公佈所有欠缺的財務業績,並說明任何審計修訂等。根據匯源果汁最新公告,若公司未能在2020年1月底完成港交所列出的復牌條件,港交所將會展開取消公司上市地位的程序。也就是說,匯源果汁可能因此被迫從港交所退市。

6年虧損,原因何在?

公開資料顯示,匯源果汁成立於2006年,是從北京匯源集團分拆而來,2007年年初在港交所上市,主營果汁及果汁飲料,產品包括百分百果汁、中濃度果蔬汁、果汁飲料、水及其他飲料。匯源果汁在2017年半年報中提到,尼爾森2017年上半年對中國零售行業的研究顯示,以銷售量為基準,公司旗下百分百果汁及中濃度果蔬汁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5.8%及35.3%,繼續領先市場。而據東興證券4月24日研報,目前中國大陸果汁行業集中度比較飽和,以可口可樂(中國)、味全和北京匯源為首的行業龍頭,市場佔有率更是均超過10%,其中可口可樂(中國)14.6%、味全11.6%,北京匯源11.0%。

可就是這樣一個行業龍頭,在營業收入波動增長的同時,其扣非淨利潤卻已經連續6年為負。Wind數據顯示,自2011年以來,匯源果汁每年的扣非淨利潤便一直在-2億元至-6億元之間徘徊。

2014年-2015年,匯源果汁淨利潤也出現連續兩年虧損,2016年才得以扭虧為盈,錄得0.13億元。然而,財報數據顯示,這一年(2016年),匯源果汁共取得政府補貼收入約1.2億元。

與此同時,匯源果汁的負債總額卻在逐年增加,截至2017年6月底已達115.18億元。

2007年,朱新禮將匯源果汁推向資本市場,融資24億元就開始大肆擴張規模,匯源果汁相繼投建多家工廠,以及深入上下游展開併購。產能利用不足以及固定資產折舊等原因,不斷吞噬著企業利潤。

2008年,公司銷售和毛利首次出現負增長,當年上半年銷售額下滑5.2%至12.94億元,毛利潤下滑達20%以上至3.67億元。

2009年,公司業績一路下行,2012年出現首次虧損,到2015年虧損2.29億元,虧損黑洞進一步增大。

2013年前後,朱新禮陸續拋售出12家子公司,用28億交易額來彌補虧空。

2013年是公司最困難的時期,全靠變賣資產脫困,在當年,就出售上海、成都工廠獲得收益4.26億元,當年獲得政府補貼3.37億元。

另外一方面,公司也在人事方面壓縮支出,朱新禮毫不手軟的將員工從2014年的1.77萬人,裁減至2017年上半年末的3965人,裁員幅度將近80%。

重拳裁員讓匯源果汁大幅減少人員開支,有一組數據可窺一斑,2017年中報顯示,其銷售及營銷開支由2016年上半年的7.83億元下降至2017年同期的5.77億元,一年減少2.06億元;2016年上半年同比2015年,這筆開支減少2.83億元,公司稱“主要是僱員福利開支減少”。

然而,節流未能開源,公司債務問題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但如果將這一切責任都歸罪於朱新禮,他也著實有些冤枉。

“匯源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小公司,在前幾年,其產能一度可以達到300億元,但其銷售額最多也才50多億元,產能嚴重過剩,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產能壓力。”飲品行業觀察員馬磊如是說。他提到,儘管匯源果汁在國內高濃度果汁行業佔據著第一的品牌地位,但該品類果汁的銷售額卻一直上不去,“匯源在這方面投入的營銷資源太少了,致使純果汁發展緩慢。而其他品牌NFC果汁(即非濃縮還原果汁)的推出,對匯源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後來,匯源也推出NFC果汁,但效果一般。”馬磊表示。

至於果汁飲料方面,馬磊認為,匯源果汁在該領域的發展可以說是“投入大,收效小”。

“近幾年,匯源也相繼推出過真鮮橙、奇異王果、果汁果樂、檸檬me、萌果星球等果汁飲料。但與競爭對手可口可樂、康師傅、統一、娃哈哈等品牌相比,匯源的體量太小了,結果就是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在市場上卻所獲甚少。”馬磊講道。

而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地域佈局的不均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匯源果汁的銷售增長。“華東、華南是中國相對富裕的兩個區域,但匯源在這兩個區域是比較弱勢的,以至於在消費升級以及區域消費紅利下,匯源的業績並未有很大的突破。”朱丹蓬表示。

事實上,除了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外,行業上的變動也給匯源果汁的發展帶來了一定影響。東興證券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暢指出,由於需求端發生巨大變化,佔據大量份額的低端果汁不再受青睞,目前中國果汁行業總體增長疲軟,2016年,中國果汁市場更是出現了銷量、銷售額雙雙下滑的現象。

7月16日晚,匯源果汁發佈公告,自2018年7月16日起,委任吳曉鵬為公司行政總裁,負責匯源果汁的整體管理及日常營運。公告顯示,吳曉鵬實為行業外人士,此前曾在蘇州金螳螂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任職。

“這或許能夠給匯源的發展帶來新的思路。”馬磊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