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鳥配送:供應鏈城配領域殺出的獨角獸

雲鳥配送:供應鏈城配領域殺出的獨角獸

文丨不凡商業記者 石富元

阿里作價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算是上半年全球最大的併購案,也是阿里為了新零售在城市即時配送領域的一次重要佈局。

隨著巨頭們不斷推進新零售,打造城市半小時生活圈,同城供應鏈配送成為了一個重要制約因素。就像當年“快遞不興,電商難火”一樣。

作為一個曾成功創立兩家互聯網企業(微播易和魔龍國際)的連續創業者,韓毅也瞄準了城市配送這個機遇。在“APP改造世界”的2014年,滴滴改變了出行領域的格局,韓毅則看到了同城配送領域還有1000多萬輛貨車等待被整合。

“當時經緯中國和金沙江(的投資人)也比較看好這個事情(同城配送),就投資了我,我便從上一個項目出來創立了雲鳥配送(以下簡稱雲鳥)。”韓毅如是向不凡商業記者說道。

雲鳥配送:供應鏈城配領域殺出的獨角獸

雲鳥創始人兼CEO 韓毅

瞄準“倉到店”這一區間的同城配送,雲鳥經歷了2015年的補貼大戰,見證了2016年的行業大淘汰,2017年正式開啟了“訂單抽傭”的正向盈利新階段。

整個2017年雲鳥實現了38億元運費營收,韓毅預計雲鳥將以每年增長2-3倍的速度,再持續增長3年,同時希望用3年的時間把雲鳥打造成一個估值百億美元的企業。

截止目前雲鳥已經完成了4輪融資,最近兩輪都達到了1億美元,奔著準獨角獸的體量去了。

2017年2月份雲鳥完成了1億美元D輪融資,由華平投資領投,經緯中國、有成資本、金沙江創投跟投;2016年1月份完成了1億美元C輪融資,由華平投資領投,經緯中國、紅杉資本中國、金沙江創投跟投。

抓住城配的大“空檔”

傳統城配(城市配送)市場,有1000多萬貨車和司機,其中包含20多萬個車隊,但最大的車隊年營收也不過千萬元。

大的連鎖商、流通商、物流企業以及工廠的“倉到店”供應鏈配送,多是外包給各地的同城配送車隊在經營。

“大B的供應鏈配送需要一倉發多店,都是排線(送貨的路線)貨運,往往靠有經驗的老師傅畫出一張排線圖紙,然後司機根據圖紙送貨。”韓毅說道。

隨著新零售被提出,零售對供應鏈的效率要求越來越高,過去草根式的車隊組織越來越難以滿足大B的城配要求,同時LBS技術在2014年底開始漸漸成熟,落後生產方式與新技術的夾縫中,城配領域出現了一個產業升級意義上的機遇大“空檔”。

韓毅就是看到這個歷史大機遇的創業者之一,並於2014年底創立了雲鳥。

雲鳥配送:供應鏈城配領域殺出的獨角獸

“傳統車隊規模小,一般也就二三十輛車,幾乎沒有跨城服務,且信息化程度落後,難以智能化調度運力。”

以雲鳥為代表的供應鏈城配服務商出現後,它們通過眾包的方式整合運力,然後服務各個城市的大B用戶。就像滴滴一樣,整合司機服務乘客,只不過供應鏈城配要複雜得多,一個訂單涉及的相關方也更多。

大B用戶藉助雲鳥,可以在多城統一配送服務商,不用每到一城就重新組織車隊,重新磨合工作流程;並且雲鳥是智能運力調度平臺,可以與用戶倉庫的IT系統對接,實現可視化、IT化的工作銜接;另外遇到貨運需求的波峰波谷時,雲鳥還能彈性地調度運力,不會像過去一樣貨太多時就配送不過來,在效率上打折扣。

而以上這些,都是傳統車隊無法提供的服務。

除此之外,藉助大數據的分析技術,雲鳥可以結合路況、時效、成本等因素,做出實時動態的智能化排線,有效降低司機在路上的擁堵成本,提升配送效率。而這些是排線老師傅們根據經驗也做不到的。

原本1.2萬億規模,但分散、低效且混亂的城配市場,正在被雲鳥為代表的眾包運力平臺,快速整合起來。過去以車隊形式抱團取暖的司機,則變成了代表先進性的產業運力,與此同時像雲鳥這樣的獨角獸也在市場從分散到集中的過程中出現。

如何留住司機:平臺共同的挑戰

所有的眾包運力平臺,其核心壁壘之一就是對運力的把控力,以及保證運力不跑到競爭對手的平臺上去。

去年滴滴推出了“洪流計劃”,主打汽車後服務市場,希望把生態做厚,讓自己平臺上的司機能夠在滴滴得到更全面的服務,從而安心在滴滴上拉活兒賺錢。

出於相同的考慮,雲鳥推出了“梧桐計劃”,司機可以在雲鳥上享受到優惠購車、加油、上保險、給汽車做保養等服務,甚至未來還會圍繞司機的生活需求提供更多元的服務。

“只有讓司機在平臺上能安心的創業,甚至是安心的生活,司機才不會把平臺僅僅當成一個接活兒的應用。”韓毅告訴不凡商業記者。

為了滿足大B用戶的多元化需求,雲鳥還成立了“司機商學院”,培訓司機掌握更多元的技能,從而能應對更復雜的需求場景。

在韓毅看來,以司機為代表的運力,是雲鳥的核心戰略資源之一。

雲鳥配送:供應鏈城配領域殺出的獨角獸

像滴滴一樣,在行業發展的早期,同城配送領域也出現過燒錢補貼大戰,雲鳥也未能免俗。為了獲得司機的認可,雲鳥曾大力補貼司機,通過雲鳥派單司機每出車滿100元就能得到23元補貼。

“事後來看,誰都不知道當時補貼到底是對還是錯,但是對於冷啟動的新城市,補貼確實能加快啟動速度。不然一開始手裡既沒貨主又沒司機,雙方都不會搭理你(城配平臺)。”韓毅向不凡商業記者講述道。

與巨頭共舞

相比運力,韓毅認為雲鳥更為核心的壁壘其實是用戶,那些傳統車隊無法滿足他們需求從而投靠雲鳥的大B用戶。

馬雲提出新零售後,阿里的菜鳥、京東物流、順豐等物流巨頭都在加緊佈局物流生態,從“倉”到“配”,從“幹線”到“最後一公里”無一遺漏。

面對巨頭,雲鳥等獨角獸企業也會顯得渺小。

但在韓毅看來,菜鳥等巨頭和雲鳥的定位是不一樣的。“他們是綜合型服務商,我們是要素型服務商,他們的戰略是橫向整合,而我們的打法是縱向做深做透。”

韓毅打了個比方,在旅遊市場,有人做酒店,有人做景區,有人做出行,這些都是要素服務商,而旅行社是綜合服務商,負責對所有要素進行整合,但雙方是上下游合作關係。

“目前菜鳥並不是我們的對手,而是我們的貨主。”韓毅說道。

面對巨頭們紛紛開發無人駕駛貨車的威脅,韓毅認為雲鳥的根基並沒有被威脅到,因為雲鳥的核心壁壘是用戶,從有人配送到無人配送只不過是運力形式的轉變,只要抓住用戶,雲鳥依然具備競爭優勢,不會被巨頭替代掉。

“無人駕駛是個生態創新,是開放的,並不單單是個產品創新,即使無人駕駛成熟,雲鳥也可以接入先進運力,迅速完成過渡。這並不是一個顛覆性威脅。”韓毅說道。

雲鳥配送:供應鏈城配領域殺出的獨角獸

目前雲鳥已經開拓了22個一二線城市和77個地級以上城市,為16000多個大B用戶提供供應鏈配送服務,平臺註冊司機100多萬,每單平均運費收入600多元。

據韓毅介紹,雲鳥主要瞄準一二線城市開拓市場,因為全國有5-6億人口居住在一二線城市方圓200公里的範圍內,而且只有具備人口規模的城市才會有供應鏈配送需求。

“沒人(人口基數不夠大)的地方我們不會去。”韓毅總結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