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要的不僅僅是陪伴

常聽人說,父母年齡大了,不需要兒女在事業上有多大成就,不需要兒女掙太多錢。只要能看到兒女陪伴在自己身邊就很知足、很快樂。真是這樣嗎?

以前我也一直是這樣認為的,可是前段時間我們家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的這種看法。

今年三月份的一天深夜,我妹給我打來電話說我媽得了重病,正在重病監護室搶救。

第二天,我給孩子請了假,急匆匆地帶著孩子回去看我媽。我媽住在一個醫院的重病監護室裡,外面坐滿了家屬,我爸和兩個妹妹都在這裡守候著。

父母需要的不僅僅是陪伴

重病監護病房可是個燒錢的地方,來這裡的病人都是拿錢買命的。我媽剛住第一天都一萬多費用,其他情況嚴重的,比這還要多。

只要病人沒有脫離危險期,家屬就得不停地續費,只要一天不交費,護士就不給用藥。

有的家庭困難交不上醫藥費的,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老人離去。雖然他們的子女在監護室外沒日沒夜的守候著,可是沒有錢,再多的陪伴也無濟於事。

我們常說,親情最重要,金錢在親情面前一文不值。可是在有些時候,親情是多麼的蒼白無力!

以前聽一個老太太說過一句話,她說她去有錢兒子家吃的殘湯剩菜都比沒錢兒子家的大餐好的多。

這句話雖然很俗,但卻是實話。沒有質量的陪伴遠不如金錢來得實惠。

父母需要的不僅僅是陪伴

其實,父母需要的不僅僅是陪伴,還需要子女在事業上做出成就,需要子女能給他們提供足夠的物質保障。

如果沒有物質作為前提,一個老人還整天吃了上頓沒下頓。生病了都不敢去醫院。子女就算天天呆在父母身邊又有什麼用,還不夠給父母添堵的。

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孩子只要能在事業上做出成就,即使遠在異國他鄉又有什麼關係呢?

父母一邊埋怨孩子沒有陪伴自己,一邊又想讓孩子飛黃騰達。可是自古忠孝不能兩全。

所以說,不是陪伴父母的孩子都是孝子,也不是經常不回家的孩子都是不肖子孫。

父母需要的不僅僅是陪伴

作為父母,要學會知足,要體諒孩子的難處,你沒有讓孩子含著金鑰匙出生,他就得靠自己去奮鬥。他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時刻陪在你身邊。

作為子女,在工作之餘,也要常給老人打個電話,有空常回去看看父母,多給父母買些他們需要的東西,父母生病時儘量能陪在身邊,這樣父母心理上也能得到一些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