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周亞輝與Opera的「量子糾纏」往事

周鸿祎、周亚辉与Opera的“量子纠缠”往事

2016年2月10日,大年初三,宜祭祀、塞穴、結網、破土、謝土,忌嫁娶、入宅。

這一天發生的事情絕不算多,排在前列的新聞,不過是韓聯社報道了朝鮮總參謀長李永吉已被處決,老馬刺又戰勝了老熱火,諸如此類,了無新意,世界都似乎透露著疲憊。

除了周鴻禕和周亞輝。

因為挪威老牌瀏覽器廠商、上市公司Opera終於在北京時間2016年2月10日發佈公告稱,接受奇虎360聯合崑崙萬維12億美元全資收購。

很多人覺得這個價格實在太貴了,崑崙萬維和 360共出價 105 億挪威克朗(約合 81 億人民幣),收購 Opera 公司 100% 的股份。這比起過去 Opera30 天的平均市值,高出 56 %。

彼時根據美國網站通訊流量監測機構 StatCounter 過去一年的統計數據,Opera 瀏覽器的市場份額遠低於 Chrome 和 Safari,甚至在 UC 瀏覽器之後。

周鸿祎、周亚辉与Opera的“量子纠缠”往事

Opera 在手機瀏覽器的市場份額是 11%

周鸿祎、周亚辉与Opera的“量子纠缠”往事

Opera在電腦、平板的瀏覽器市場份額只有 5.02%

其實對於周鴻禕來說,這價格也貴,自己做免費殺毒軟件,賣點廣告的“小本生意”拿不出這麼多錢。但人總願為執念為夢想付出點兒代價。

市場份額雖不多,卻品相極佳的Opera,寄託了周鴻禕的執念——對搜索的執念。瀏覽器和搜索從來都是互相依附的兩個主體。

01

互聯網有一個現象,如果你是某新事物第一個吃螃蟹的,倘使成功了,人們會評價你目光遠大,掌握了先發優勢,如果你第一個吃螃蟹,但沒成功,卻被別家後來者居上,就會被狠狠嘲笑為他人做嫁衣。

周鴻禕在搜索領域給李彥宏做了嫁衣。

1998年10月,周鴻禕成立了國風因特軟件有限公司,網站名叫3721——寓意不管3721。

3721最大的特點就是用戶無需記憶複雜的域名,直接在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中文名字,就能直達企業網站或者找到企業、產品信息。

這是周鴻禕第一次做類似搜索的服務,也是彼時最恰當的時機——那時候用戶更願通過地址欄而不是搜索框獲得互聯網內容與服務,3721滿足了用戶這一需求。

彼時全中國有超過十萬人做3721代理,銷售3721中文實名服務,老周稱其為:人民的戰爭。到了2002年,3721不論流量 、營收,都已然在中國搜索行業首屈一指——銷售額2億元,毛利6000萬元。

當時,創業維艱的馬化騰曾險些把QQ軟件以60萬元賣掉。

但差不多同時和3721創立的百度也在發力,兩家陷入爭奪,後來著名的“插件之戰”爆發,一釐米高的插件欄讓無數互聯網公司爭得頭破血流。而相比周鴻禕人民戰爭式的渠道,百度展現出網頁搜索上的技術優勢,Google也在這時叩開中國的大門,雅虎這時卻向周鴻禕拋出了橄欖枝。

周鴻禕想了想決定賣,因為雅虎答應為他提供與谷歌相匹敵的搜索技術。

周鴻禕心想,如果能坐擁雅虎的資金、品牌和技術,再加上自己的渠道、客戶端和運作能力,不僅可以滅了百度,甚至還能順帶把谷歌給滅了。

畢竟雅虎還是當時世界上最牛逼的互聯網公司之一。於是,3721以1.2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雅虎,自己當了雅虎中國的總裁。

就在周鴻禕賣掉3721之後,同年Google上市,一時風頭無兩,成為新的互聯網標杆。這時周鴻禕突然意識到,賣掉3721很有可能是他這輩子做的最後悔的一個決定。

周鴻禕在雅虎時很想把搜索撿起來重做,他意圖整合3721網絡實名、雅虎搜索(YST),推出了“一搜”搜索,成為中國的Google。

但後來老周在自傳中表述到:“由於跨國公司的官僚,也由於雅虎總部對雅虎中國管理團隊的不信任”,這一戰略被無限拖延,直至不了了之。

再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百度成為了中國BAT,市值千億美金,周鴻禕離職雅虎創辦360,靠著傅盛發現免費殺毒的契機開拓了新天地。

2011年360在紐交所上市,但市值最高不過是百億美金。

紅衣大炮不服。

2012年8月15日,360推出綜合搜索。憑藉360瀏覽器在PC端的市場地位,360搜索推出僅5天,市場份額已超過10%,超過谷歌、搜狗成為中國第二大搜索引擎。

雖然前期360搜索起得快,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這一次的成功主要得益於360瀏覽器的市場地位。瀏覽器的紅利消耗完畢後,360搜索的增長動力再也不足,更無力挑戰百度。

但周鴻禕忘不掉搜索,360搜索前期崛起的過程,讓他看到了瀏覽器對於搜索市場顯著的導流效應,而市場上的主流瀏覽器,Chrome、Safari、IE、火狐、UC,沒一個能想的,翻來覆去只有Opera最合適。

02

有必要說一說Opera瀏覽器。

Opera一直被譽為“神族瀏覽器”,這是對其技術能力的稱讚。Opera一直都是小眾圈層的玩物。筆者在中學時代就是Opera的死忠粉,在功能機時代上網流量還是稀缺資源的情況下,Opera的流量壓縮功能總能以最少的流量消耗帶來最佳的上網體驗。

Opera在技術上一直在引領業界,它發明了一個又一個現代瀏覽器必備的功能,卻都慘遭競爭對手抄襲。

比如標籤頁瀏覽。

周鸿祎、周亚辉与Opera的“量子纠缠”往事

這是種設計現在在Chrome、IE、Edge、Firefox上都能看到。在一個瀏覽器上開啟多個網頁,這些網頁全部通過標籤頁“Tab”來切換,似乎已經是理所當然的設計。

但這個設計是Opera瀏覽器的神來之筆,它在1998年發佈的Opera 3.5中,首創了標籤頁瀏覽功能。隨後,這項設計被其他瀏覽器相繼抄襲引用,最後成為了瀏覽器必備功能之一。

最具科技想象力的還是Opera Mini的流量壓縮功能,其會把原網頁先緩存到自家的服務器,然後對數據進行壓縮和並重新排版,再推到瀏覽器當中。在流量和網速都捉襟見肘的2G時代,Opera的流量壓縮的確能大大改善上網體驗。

不過,這項技術雖然是Opera首創,但很快也不再是Opera的專屬。大量瀏覽器都引入了流量壓縮的功能,例如UC瀏覽器,就把省流作為宣傳重點,其實技術內核和Opera是一樣的。

此外還有許多功能是Opera的獨創,比如快速撥號、鼠標手勢、在瀏覽器中集成了搜索框,頁面縮放功能,皮膚更換等,但是即便Opera是瀏覽器圈最勤勞的創新者,卻沒能避免淪為小眾。

問題出現在Opera的商業模式上。

在Opera早期版本,或許是對自己的技術自信,Opera是一款付費軟件。

如果不給錢的話,它會彈廣告。

這雖然是軟件行業比較常見的做法,但是對於瀏覽器市場就不行了,畢竟別家有爸爸,沒有掙錢壓力的瀏覽器們並沒有這樣做。直到2005年的Opera 8.5後,廣告才被徹底去除,但當時正值Opera創新的低潮期產品力略顯不足。

Opera另一種盈利模式是授權定製。實際上,不少設備的瀏覽器都是Opera的定製版,例如任天堂的NDS和Wii遊戲機、魅族M8手機的瀏覽器等等

這種模式雖然還算可以,但和對手們捆綁操作系統以及通過搜索引擎推廣的手段比起來,Opera就相形見絀了,難以快速在主流的用戶中大面積推廣。

並且Opera混亂的產品線日趨混亂。沒有用戶分得清Opera到底有多少個產品?光是安卓平臺就多得足以讓你眼花繚亂。感受一下:

周鸿祎、周亚辉与Opera的“量子纠缠”往事

其實從Opera擁有那麼多的技術創新,卻屢屢被對手抄襲,就可以感受到:Opera是典型的技術上的天才,商業上的白痴。

但截至2016年初,Opera 在電腦和移動端的用戶總量依舊有 3.5 億。

所以Opera的賣相絕不差,這也讓周鴻禕下定決心聯合周亞輝吃下Opera。

03

周鴻禕想要收購Opera是源於搜索的執念,周亞輝的目的卻非常簡單——掙錢。

周亞輝是生意人,一個很會掙錢的生意人。

本來他有過情懷和執念。

1999年,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的雲南人周亞輝拿到了科技園50萬元的投資款,準備開始創業。

通常,清華學生畢業時一般會先去大公司鍛鍊幾年,再出來創業。但周亞輝選了一條很硅谷的路子:先休學,再創業。當時整個清華像他這麼幹的不超過20個人,周亞輝是其中的第12個。

周亞輝創業的第一個項目,是為動漫愛好者提供交流和展示的網站,叫“火神網”。

這個項目在雖然頗受動漫圈中歡迎,但難以將流量變現,那個時候流量變現的方式非常有限,此外,這個創業公司還沒有成立多久,就受到了來自納斯達克互聯網泡沫崩塌的衝擊,資本家們對互聯網的熱情降至冰點。

周亞輝賬戶上一天天急劇縮減的數字,每變化一下就重重的敲擊著這個20多歲年輕人的心。為了生存,周亞輝開始接動畫廣告的外包,在中關村刻光盤,從高大上的科技園搬到了月租2000元的居民樓,吃3元錢一份的蛋炒飯。但那時連網易都從15美元跌到0.5美元,一個小小的大學生創業者也只能坐等被巨浪吞沒。

2004年周亞輝關閉了項目,返回校園,並於2006年加入了陳一舟的千橡集團。他經常反思自己失敗的教訓,並且請教陳一舟,陳一舟告訴他:

“互聯網上第二撥創業者肯定比第一撥更難成功,上一撥創業時,哪裡都是空地,你佔一片就可以。現在,已經有幾個大城市了,我們只能做游擊隊,一邊找幾片相對肥沃的草地,逐漸變成小村莊,再變成城市;一邊尋找其他草地。”

周亞輝開始尋找自己的肥沃土地,網頁遊戲率先進入視野之中。

2003年,網易靠著出品的《夢幻西遊》一炮而紅,並助推丁磊榮登首富寶座。2004年,盛大的陳天橋依靠“傳奇系列網遊”挑戰首富成功。

周亞輝覺得自己雖然不怎麼玩遊戲,但是中國增長起來的5000萬遊戲玩家簡直就是一座閃閃發光的金礦。於是,他拉來了技術牛人方漢和王立偉,在2008年共同成立了崑崙萬維。

不得不說,當你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時,你會發現自己跑的比誰都快。崑崙萬維通過一系列正確的出海戰略獲得巨大成功,在海外被稱為“小騰訊”。

2015年初,崑崙萬維登陸創業板,上市後一度高達700億市值。

但不愛玩遊戲的周亞輝始終覺得,遊戲並非自己的終點。互聯網最賺錢的領域有7個:社交、新聞、視頻、音樂、電商、物流、支付,每一個領域都能誕生百億美金公司,之前創辦的崑崙萬維只佔了其中一個賽道,前方有更多的“肥沃的草地”等著他去佔領。

所以當週亞輝發現Opera瀏覽器時,他知道,自己的機會可能又要來了。擁有數以億計C端用戶的Opera瀏覽器,完全具備切入七個領域的能力,比如新聞、支付、社交等。

04

從2015年開始,上市成功的周亞輝開始逐步轉型成為一名“投資家”,尋找新的賽道。儘管看的項目不多,但眼光卻十分精準。尤其是第一筆投資的趣店,更讓他賺的盆滿缽滿。

2017年10月18日,趣店上市,周亞輝在投資筆記中寫道:

“我憋了好久的滿足感終於來了。

未來3年,在2020年底之前,經過我手投資過的企業,至少有10家公司會成功上市,趣店算第一家的話,其他候選名單如下:隨手記、達達、瓴嶽科技、銀客網、全民快樂、Opera、Grindr、快看漫畫、8H床墊、如涵電商、Club Factory裡面或許有一些沒能在2020年底前上,如果沒上,估計最大的原因就是不聽從我的建議;或許全部都能上,那就Big Bang。Anyway肯定會超過10家。”

周亞輝話裡行間透著滿滿的自信。這種自信也帶到了2016年的Opera收購案中。

這次收購,崑崙萬維出資1.68億美元,360只出資4800萬美元,金磚出資2400萬美元。另外的80%的收購資金將由金磚負責募集,並且組成優先級資金。

若目標公司(Opera)未能於2019年12月31日前實現上市目標,則三家需要按照約定的年化收益率收購優先方的全部出資。

此前,還沒有哪一家瀏覽器能夠單獨上市,因為單純的只靠瀏覽器,其實很難有亮眼的財務表現。

但最終中方財團更改了收購方案,只用5.75億美金買下Opera品牌以及旗下移動瀏覽器和桌面瀏覽器等最為核心的消費者業務。

不久前的2018年6月29日,Opera向SEC提交了上市申請,股票交易代碼為OPRA,已然大概率將成為瀏覽器單獨上市的第一股。

落地中國兩年多的時間裡,Opera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商業化拓展。

Opera入華清晰地呈現出兩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由更擅長資本運作的崑崙萬維周亞輝專注於通過商業模式的拓展來進行盈利的優化,從而達到上市的目的,緩解對賭的資金壓力。

通過上線信息流業務Opera News,無論用戶量還是營收都得到了海量增長。為了Opera上市,周亞輝甚至辭去崑崙萬維總經理,全職擔任Opera的CEO。

第二階段,在上市任務結束後,將是周鴻禕表演的時間,就如當年的360瀏覽器與360搜索的戲碼一樣,360搜索將與Opera進行深度整合,搶佔搜索市場。

為什麼一定要是這樣的順序?

首先,Opera的用戶量主要集中在國外,尤其是在非洲、南亞和東南亞等地區的市場,但尚未出海的360搜索,不適合這些市場。

再者,目前Opera的前兩大客戶都來自國外的搜索巨頭,分別為Google和Yandex,它們產生的營業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56.1%。如果立刻與360搜索合作,將會大大影響Opera的財務數據,對於上市不利。

這兩步棋的第一步,已經即將接近尾聲,但是周鴻禕、周亞輝和Opera的真正運作還未拉開帷幕,畢竟一個僅僅想要在資本市場融資1.15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對於兩個大佬來說不痛不癢。

未來幾年,無論是搜索市場還是周亞輝苦苦尋覓的7個賽道,很可能將會被一個紅色圓圈攪動渾水,當慣了霸主的BAT們也是時候該警覺小小Opera背後的野心了。

一個骨灰級的互聯網鼻祖產品,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曲折發展後,歷經巨頭擠壓、份額萎縮、變現困難,最後在兩個姓周的中國人手裡即將涅槃重生,攪動未來中國互聯網的格局。

這種傳奇性,除了Opera怕再難找到另一個了。

周鸿祎、周亚辉与Opera的“量子纠缠”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