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日,何葉聰的右腳韌帶斷了……

“砰得一聲,我就不能站也不能動了。”

2017年9月1日發生的事情,何葉聰記得很清晰。他在備戰張家港挑戰賽時右腳韌帶斷裂,這讓他一直高掛免戰牌,一直到今年3月的珠海挑戰賽才正式回到球場。

7個月裡,這個24歲的年輕人經歷了很多,但也更加明確了自己奮鬥的方向。

2017年9月1日,何葉聰的右腳韌帶斷了……

5月初的武漢ITF希望賽,他闖入了2018年賽季首個職業賽事的決賽。儘管沒能捧起冠軍獎盃,但他已經把自己的ATP排名從剛復出時的626位提升到了575位。

談受傷:也許別人就會哭了

去年9月,何葉聰在張家港參加ATP挑戰賽。

訓練時,接一個回頭球的他忘記了新球場的地面會比較澀,等到啟動後再往回折,整個身體的重量和衝擊力都集中到了右腳腳踝上。

2017年9月1日,何葉聰的右腳韌帶斷了……

他聽到了右腳韌帶斷裂的聲音,然後在第一時間被送去醫院。在咬著牙和疼痛作鬥爭的同時,他心裡只剩下了一個念頭:“完了,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了。”

在網球選手的生涯中,傷病經常如影隨形,何葉聰也是如此。

但是,他從來沒有經歷過韌帶斷裂這麼嚴重的傷:“我不知道每個人受傷之後會是怎樣,我唯一的期待就是它趕快好。”

對於這場措手不及的傷病,他最先感受到的是生理上的疼痛。

“真的是特別疼,第一個晚上我根本沒有睡。我是沒哭,可能放在別人身上就會哭了。想想看,一條韌帶本來是在骨頭上連著,啪得一下斷了,是會有傷口的。這個傷口出的血,讓我的整個腳踝迅速腫起來。我吃了止疼藥,可還是不行,根本無法壓制住那種疼。”

2017年9月1日,何葉聰的右腳韌帶斷了……

除了韌帶斷裂,醫生的診斷還有“骨髓水腫”。他被告知康復時間通常是3到6個月,而且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手段,只能通過高頻率的理療加速淤血的吸收。

“就是待著,什麼都不能做。如果第三次核磁共振的結果顯示還沒有明顯好轉,那就要打石膏,穿固定的鞋。”

兩個半月以後,他懸著的心終於放下——因為他不想打石膏,那意味著他之前的關節靈活度訓練都白做了。

談恢復:說服自己不要著急

身體上的疼痛還可以克服,更難對付的是心理上的問題。

“特別著急,”他說:“雖然做好了準備,可是真的要從頭開始,對我來說還是很大的挑戰。我希望每天早晨起來都能看到進步,所以真的是每天都要不停地激勵自己,積極地去面對這些東西。”

在治療期間,最初是靜養,然後是理療,基本恢復之後是隊醫和體能師進行的放鬆、牽拉。“每天訓練前會做一些活動,尤其是關節的活動,讓它的靈活度更好一些。”

2017年9月1日,何葉聰的右腳韌帶斷了……

2017年9月20日,何葉聰在微博上發了一組照片,記錄了自己從腳踝腫起來到打上繃帶、拄著柺杖、接受針灸和拆掉護踝的歷程。

“受傷第19天!今天終於可以嘗試一下單腳支撐!看看這19天我經歷了什麼?”同時,他配上了流淚和微笑的表情。

“第三次核磁共振的結果還不錯,就說明我那個時候的運動量還可以,基本上就是20分鐘球。從20分鐘開始,慢慢堅持下去,加一點難度再來,一直到冬訓。”

2017年9月1日,何葉聰的右腳韌帶斷了……

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醫生和周邊很多人也用實例告訴他不要著急。

“我當然是想要快點好,回到球場,看看能不能趕上12月份的中國網球大獎賽、澳網亞太區外卡賽和年底的希望賽。但最終還是都放棄了,因為每個人都在勸我,也有高水平的別的項目的運動員來跟我現身說法。他說你千萬不要著急,不然很可能會適得其反。我就把計劃一直推推推,甚至取消了。”

談比賽:忍不住要回到賽場

錯過了年末的幾個重要比賽,一直到2018年3月5日的ATP珠海挑戰賽,何葉聰才重回球場。

“可以打一點比賽還是過完年之後,二三月份的樣子,還是挺快的。”

回憶起養傷的7個月,他慶幸自己聽了醫生、教練和朋友們的勸。“想想看,最開始是一點都不能動,到2月份的戴維斯盃還不能打太多。”

2017年9月1日,何葉聰的右腳韌帶斷了……

雖然還不能說百分百恢復,但他還是忍不住要回到球場上了。他去了珠海,希望從比賽中去觀察,看看有沒有什麼不好的情況發生。

在珠海,ATP排名跌到626位的何葉聰從資格賽打起:首輪比賽,世界排名第522位的對手莫恰諾夫退賽,將他保送至次輪;第二輪面對世界排名第522位的俄羅斯人斯洛伯契夫,他打滿三盤以6比3、4比6、4比6告負。

之後他在緊接著的兩週參加了深圳挑戰賽和曲靖挑戰賽,分別在首輪輸給柏衍和斯洛文尼亞人羅拉。

4月16日,他參加了南昌挑戰賽,首輪挑戰頭號種子、世界排名第87位的東伊斯科,後者曾經在去年年初的迪拜公開賽上爆冷淘汰了費德勒。

何葉聰以兩個2比6告負,但場面上並不難看。

“這場比賽我在一些分數的把握上作得還不夠好,想要進入挑戰賽的層次,首先就是要多出漂亮分,把它變成基本的得分,讓它常態化,這樣才能站穩腳跟,去衝擊好的成績或者高排名種子選手。”

2017年9月1日,何葉聰的右腳韌帶斷了……

比賽結束後,他在球員座椅裡解開右腳的護踝,一層一層的粘扣發出“滋啦滋啦”的聲音。

他說疼痛感依然存在,前兩步跑起來會突然發不上力,所以在比賽中會顯得他啟動比較慢。

“三四步跟上來就好了,只是這個護踝要跟繼續跟著我了,醫生說要戴一年才能摘。”

談改變:還要抓緊時間進步

離開南昌,何葉聰回到杭州進行休整,然後前往武漢參加ITF希望賽。他拿到了這項賽事的亞軍,這給了他很大的信心,同時也提升了他的排名。

“現在會發現比之前好很多,腳下好了,心理上也沒有太大的顧忌,不會去擔心敢不敢發力。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專注於訓練,因為如果你在訓練得好,在比賽中表現得稍微差一點或者和訓練持平,結果就不會太差。”

2017年9月1日,何葉聰的右腳韌帶斷了……

從2015年的“準國家隊成員”到如今中國男網的一員,何葉聰用了3年的時間,他的進步有目共睹。

不過,他自己對這樣的速度並不滿意:“國家隊對我來說算是進步的一個標誌,但真正衡量一個球員價值的還是球場上的表現,當然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路、對網球的理解。雖然好像說我一直在進步,但我覺得還是不夠快。”

其實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他已經開始嘗試改變打法,減少留在後場的時間,爭取進入場內把球打進去,提升更多的進攻性。

2017年9月1日,何葉聰的右腳韌帶斷了……

“我需要思考的是怎麼樣到場地裡進攻、上網,有更多制勝分,發現更有效率的打法。在比賽中我挺多平分拿不下來,就是關鍵分上的處理不好。但是你看世界排名100以內的球員,他們就做得很好,該拿的分就能拿到。我還是要更加堅決地,即使輸球,也要在實戰中尋求改變。”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你不能墨守成規,要從心底裡丟掉一些不好的東西,努力去實現改變。”

和3年前那個還顯得有些懵懂的年輕人相比,現在的他有了更多成熟的看法。“雖然很多事情很難一下子改變,但我想一定要儘快,要抓緊,留給我們的時間太少了。”

“我還在改變一些新的東西,你們會說現在看我的比賽和以前有一點不同;我希望下一次你們會說我有了很大的不同,這才是我真正需要和想要達到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