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一下两个故宫博物院,收藏各有千秋,缺一不可

比较一下两个故宫博物院,收藏各有千秋,缺一不可

比较一下两个故宫博物院,收藏各有千秋,缺一不可

众所周知,中国有两个故宫博物院,一个是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另一个是中国台湾省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的文物哪儿来的?稍了解一点历史的人就会知道,当然是从北京故宫迁徙而去的。

1924年11月,清逊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1925年10月10日,在北京紫禁城建立“故宫博物院”(此时尚无设置院长),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前身。1929年2月易培基任第一任院长。

比较一下两个故宫博物院,收藏各有千秋,缺一不可

(台北故宫博物院)

1932年,日军攻占热河、进逼北平,故宫理事会要求博物院选择院藏文物菁华装箱储置,开始南运。

1933年2月6日,北平戒严,华北情势告急,第一批南迁文物抵达上海,期间南迁文物共五批19,557箱,包含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国子监等单位文物的6,066箱。

1936年12月,南迁文物由上海转运首都南京。1937年1月,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即中央博物院正式成立。8月,上海爆发淞沪会战,南迁文物再由庄尚严等人第一批80箱南京文物迁至长沙;隔年11月再转运至贵阳安顺暂置(1944年再运往四川巴县)。

1937年11月,第二批9369箱以水路,经由长江至汉口;1939年5月再移往宜昌、重庆至四川乐山。第三批7286箱文物由那志良走陇海铁路运至陕西宝鸡;1939年7月,再转卡车经汉中运抵成都,随后又运往峨眉古庙安置,成立故宫博物院峨眉办事处。最后南迁至南京的文物,约2900箱文物因来不及运送,滞留在南京。北平沦陷后,北平故宫仍留有许多文物,沦陷期间还在继续清点未曾登记的文物,并又广泛征集了一批珍贵文物。

比较一下两个故宫博物院,收藏各有千秋,缺一不可

(台北故宫博物院)

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这些珍贵文物,一共运了三批到台湾。

第一批文物772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32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212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20箱、中央图书馆60箱、外交部重要档案60箱)由中鼎舰运抵基隆港。

第二批共计3502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168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486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856箱、中央图书馆462箱、北平图书馆明清舆图18箱)。

第三批共1244箱;第三次原本计划搬运2000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170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50箱、中央图书馆150箱),军舰一到海军部眷属就抢先上船逃命,剩下的国立故宫博物院728箱和中央图书馆28箱留在南京。

至此,总共有2972箱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运台,南京还剩11178箱故宫文物,其中大部分在五十年代运回北京故宫,剩下两千多箱暂存南京至今。

比较一下两个故宫博物院,收藏各有千秋,缺一不可

(北京故宫博物院)

1965年,在台北现址建成新馆,这就是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这里收藏的文物国宝,90%以上都是从大陆迁台的。

至于网络上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的两大故宫博物院,究竟谁的国宝多的问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有个日本人名叫野岛刚,写过一本叫《故宫物语》的书,书中对这个问题,做过比较客观的比较。

建筑面积,台北故宫博物院完败;文物数量,北京故宫博物院胜出。

比较一下两个故宫博物院,收藏各有千秋,缺一不可

(北京故宫博物院全景)

具体收藏,又分几类:

书画: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国宝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北京故宫博物院有晋代顾恺之《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宋摹本及及唐宋壁画数十件,此外,还有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唐代韩晃的《五牛图》,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此外,还有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绚《伯远帖》,是三希中的二希,还有晋陆机的《平复帖》。

比较一下两个故宫博物院,收藏各有千秋,缺一不可

(清明上河图)局部

金石:迁台的学者当时认为金石是最重要的,所以拿走了不少青铜器去台北。著名的有《毛公鼎》、《散氏盘》等。北京故宫博物院:亚酗方尊、莲鹤方壶。

陶瓷:台北故宫有25248件清宫旧藏瓷器,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及明代官窑瓷器收藏均占优势,著名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绝大多数都藏在台北故宫。出土文物陶片则北京数量为多。

比较一下两个故宫博物院,收藏各有千秋,缺一不可

玉器:台北故宫博物院拿走不少,知名的人气文物多在台北,比如《翠玉白菜》、《肉形石》。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大禹治水图玉山、青玉云龙纹炉。

宫廷帝王画像:台北故宫收藏有比较完备的宋元以及明代的帝后画像,多为故宫南熏殿旧藏,但没有清代帝后画像。

两岸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各有千秋,两处原本就是一个整体,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只有从整体上来看待,才能全面地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比较一下两个故宫博物院,收藏各有千秋,缺一不可

(平复帖)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