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陽朔山水

從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設置陽朔縣[1]時起,陽朔鎮就是陽朔的縣城,1400多年來,一直是陽朔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近2 0多年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這裡也成了陽朔旅遊的中心。

陽朔鎮雖然是一座玲瓏型,現僅有3萬多人口、7平方公里的山間小城,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積沉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留下了曹鄴讀書巖、徐悲鴻故居等1 0多處記載著當地社會和文化發展歷程的精彩的人文景觀,使這座帶有典型南方風格和傳統民俗風貌的小城更加富有磁石般的魅力。

陽朔位於廣西東北部,建縣始於隋開皇十年。縣城距桂林市陸路65公里,水路83公里。全縣面積1400平方公里,屬典型的巖洞地貌;灕江流經縣內的63公里河段是灕江風光最精萃部分,在全縣範圍內,遍佈著奇山秀水、美石異洞構成的自然景觀,由各類傳統文化遺蹟構成的民俗景觀......融合成了一道天下獨有的立體風景。

陽朔正是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成為我國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旅遊縣。

已有1400多年曆史的陽朔縣城陽朔鎮是全縣旅遊主要集散地,是全縣旅遊接待的中心。錯落其間的奇峰、古色古香的街貌,幽靜雅緻的環境,使整個縣城猶如一座大公園。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陽朔的自然風光在世界上所佔有的重要位置。“山青、水秀、峰奇、洞巧”,為天下四絕。

陽朔百里山川,處處奇山秀水,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被譽為“中國旅遊名縣”。

從桂林出發,歷83公里簪山帶水、四周錦繡的行程,進入了被譽為“碧蓮玉筍世界”的陽朔。“桂林山水世爭誇,陽朔奇峰又一家;我坐扁舟隨意看,果然千朵碧蓮花。”這是清代詩人劉名譽對陽朔的讚美詩。其用心良苦的“又一家”三個字,點出了陽朔風光有別於桂林。“又一家”在哪裡?酷似千朵碧蓮花。陽朔佳勝和桂林山水最明顯的區別在於:桂林城整個坐落在岩溶平原上,只是“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但城區和近郊都是平疇,只有孤峰突兀,而陽朔縣城卻沒有大片平地可供舒展,城鎮街市人家都建在山峰峽谷之間,有的住在“花瓣”之隙,有的居於“花蕊”之中,正如唐代詩人沈彬所描繪的那樣“碧蓮峰裡住人家”準確地捕捉了陽朔城鎮而廣為傳頌。“碧蓮”幾乎成了陽朔的別稱

桂林陽朔山水

桂林陽朔山水

桂林陽朔山水

桂林陽朔山水

桂林陽朔山水

桂林陽朔山水

桂林陽朔山水

桂林陽朔山水

桂林陽朔山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