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證書?映射出家長的焦慮!孩子真的可憐!

一、歎為觀止的“神童證書”

  • 據新華社4月21日報道,長沙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優秀的幼兒園“牛娃簡歷”。

  • 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託班的時候就學會了時間管理,懂得核反應堆、鹼基配對,和爸爸一起聽微積分學會了函數和極限,平時喜歡的遊戲是編程,會編寫代碼……

  • 看到這些令人歎為觀止的“牛娃簡歷”與“神童證書”,很是覺得現在的孩子真是可憐,本該無憂無慮、瘋跑亂玩的童年,全都去弄“高精尖”了。很快,有相關學校出來闢謠,稱所謂“懂得核反應堆”之類的“牛娃簡歷”是偽造的。

神童證書?映射出家長的焦慮!孩子真的可憐!


二、映射出家長的焦慮

  • 如果說 “牛娃簡歷”或許是偽造的,但是,家長和孩子的焦慮卻是真實的。

  • 在孩子幼兒園這個年齡段,孩子們的一切行為,都是被父母安排的狀態。學什麼不學什麼?有些家長,或許會徵求下孩子的意見,也許有些專制的家長,估計就是“強按牛飲水”了。

  • “牛娃簡歷”與“神童證書”鏡照出的是家長深深的焦慮,以及違背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急功近利。這種焦慮和急功近利,構成了對孩子的極大壓力,也給這個社會帶來了段子般的笑談。

神童證書?映射出家長的焦慮!孩子真的可憐!


三、是什麼催生了“神童”?

  •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如果將錯誤歸咎於家長,也許是不公平的!因為家長的焦慮和急功近利,雖然有情感期待,同時,也有現實背後的邏輯。

  • 一方面,學校招收優秀生源的要求,傳導給家長就是對孩子的各種武裝,以便讓自家孩子在競爭中出人頭地。

  • 另一方面,教育資源的不平衡,造成學校間差距較大,傳導給家長就是擇校的衝動;家長就要加載孩子的能力資本,進而,顯現出了“牛娃簡歷”與“神童證書”。

神童證書?映射出家長的焦慮!孩子真的可憐!


值得學校及家長深思是:

  • 這是義務教育,不是選拔教育!學校要回歸到教育的本質,家庭要回歸到理性的教育,何苦如此為難孩子呢?

  • 任何人的身心成長,都與身心發展規律及興趣相關聯。對孩子過早地拔苗助長,最大的可能是,傷害了真正有創造力和天賦孩子的身心發展。

  • 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飛得更高,但孩子還在幼年時,能夠心智健全、健康成長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有了這些身心健康的基礎,孩子將來才可以富有激情的振翅高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