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臨近!高考試卷的命題者,到底是什麼人?

2018年的高考臨近,牽動近千萬考生心情和命運的高考試題,到底是誰在參與高考命題的呢?

2018年高考臨近!高考試卷的命題者,到底是什麼人?


一、誰有資格參與高考命題?

  • 高考命題人主要由三個群體組成:大學教授、高中老師和學科教學研究者(教研員)。三者的比例依次遞減,大學教授佔的比例最大,一般學科命題組組長都是大學教授。

  • 教育部考試中心有一個專家庫,為了保持高考試題的穩定性、連續性,專家庫幾年才一大換,一般幾年內換的人不多。教育部考試中心會在每年1、3、4月份,選擇一部分優秀高中教師和一部分大學教授(以各地綜合性大學和師範院校為主),充實進命題專家庫。


二、為什麼要以大學教授為主?

  • 這是因為高考是為高校選拔人才。高校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需貫徹到高考中;高考試卷的命題精神,又引導著高中教學。

  • 顯然,高中在職教師與教研員作為高中教學的具體實施者,對高校的人才需求不如高校教師把握精準,而且有太強的主觀性。


三、命題人標準是:“一優三非”!

  • 一優:即在行業內非常優秀,高校老師一般都是高級職稱(教授、副教授),高中在職教師和學科教學研究者一般是有長期教學或研究經驗的中學特級、高級教師。

  • 三非:

    1非:指的是高中教師不能是高三課任教師。因為每個教師的教學都有自己的側重和偏好,這種偏好會體現在他的命題中。

    2非:指的是不能有直系親屬參加當年的高考。

    3非:指的是未參與過高考補習、輔導、講座、編寫教輔資料等工作。


高考命題人,每年都需要籤“保密協議”。

  • 雖然這個身份是對個人能力的極大肯定和榮譽,但不能對外透露。成為命題人後,每個人首先要上一節安全課,要求在高考結束後,不能撰寫點評高考題目的文章,不能對外宣傳自己曾是命題人的身份,不能接受媒體採訪。

  • 在高考命題組裡,除了臨時從全國各地抽調來的上述老師,還有教育部考試中心的工作人員。他們中最重要的,就是各個學科的學科秘書。

  • 每年除了命題,這些學科秘書的主要任務是調研高考試題的各種反饋,協助擬寫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在命題期間,他們是命題老師的指導員、參謀員,起到的是“科學把關人”的作用。儘管不負責具體出題,但學科秘書一直被業界稱為高考試題的“靈魂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