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滴血》为什么是秦腔的招牌戏?到底好在哪?

西安晚报


清宣统三年(1911)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用当时是先进的民主共和制代替了封建帝王专制的政治制度。但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绝非像夺取封建政权那样容易,要在人民群众中革除封建主义传统观念、伦理道德以及各种封建陈规陋习,尚须作艰苦的努力。在当时,提倡民主、普及科学、启迪民智“俾使久压于专制之民,程度骤高,而有共和之实”,是社会的当务之急。为此,大量创作新剧目,猛烈抨击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弊端,反对蓄发缠足,反对养奴蓄婢,反对赌博吸烟,反对封建迷信,反对包办买卖婚姻;竭力倡导民主,尊重人权;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提倡读书识字,学习科学知识;提倡兴办实业,开发社会生产是当时时代的主题。

1912年以“移风易俗,辅助教育”为宗旨的西安易俗社成立,成立后,易俗社剧作家范紫东创作了秦腔《三滴血》,旨在批判教条主义,向人们传达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道理。而此剧在建国初期,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搬上荧幕,在全国上映,当时在全国非常具有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说,《三滴血》是现代秦腔的代表作。其中刘毓中扮演的周仁瑞是目前秦腔衰派老生的范本。汤涤俗扮演晋信书秦腔官衣丑无人能及。陈妙华的小生等等都是秦腔进入易俗社范畴的标杆。

秦腔在经过农村向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易俗社在秦腔的改革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秦腔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很多的有生力量,为秦腔新剧目的创排提供了经验。《三滴血》是易俗社的当家戏,一代接一代,久演不衰,可以说这么多年来,是易俗社成就了《三滴血》,反过来也是《三滴血》滋养了易俗社。《三滴血》的成功是因为紧扣时代背景,符合时代旋律。他对教条主义的批判和反对,在今天依然有着教育意义。因此上可以说是《三滴血》是易俗社的招牌戏,但要说是秦腔的招牌戏的话好像有些偏颇。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雷同,不甚荣幸】


秦腔须生


百年《三滴血》唱红大秦腔

□史飞翔

西安晚报> 2018年07月01日 > 版次: <14> 文化纵横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这句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秦腔唱段,出自有“东方莎翁”之美誉的剧作家范紫东先生创作的秦腔经典剧目《三滴血》。

  《三滴血》是范紫东先生的代表作,写于1918年,距今已整整一百年了。《三滴血》剧本取材于清朝翰林院庶吉士纪昀编写的《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乃纪昀晚年的作品,是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故事既有上层社会的故老遗闻、官场百态、人情翻覆、典章考证,也有下层百姓的曲巷琐谈、奇事异闻、医卜星相、神鬼狐魅。这些或雅或俗、亦正亦奇的诙谐故事,纵横上下各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社会的种种矛盾,也显现出不同阶层人物的善行与恶迹。在写作《三滴血》时,范紫东先生虽然受到《阅微草堂笔记》中“滴血认亲”的启示,但其中更多地融入了范先生自己耳闻目睹的种种官场弊端。

  《三滴血》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山西商人周仁瑞在陕西经商时,其妻一胎生二子而亡,周自己抚养长子天佑,次子卖于李三娘,三娘更其名为李遇春,与自己的女儿李晚春订婚。后仁瑞经商折本,带天佑归山西。其弟周仁祥独霸家产,不认天佑为侄儿。告到五台县衙。县官晋信书以滴血之法断天佑非仁瑞亲生子,强令拆散。遇春长大成人,三娘亡故。恶少阮自用垂涎晚春美貌,假造婚书逼晚春与其成婚。晋信书又以滴血之法断晚春和遇春为亲兄妹。在与阮自用的花烛之夜,晚春逃出。周仁瑞寻找天佑,遇晚春奶娘,奶娘随周仁瑞前往县衙对质。晋信书竟然还以滴血法断定周仁祥与其子牛娃非血缘关系,错误百出。后天佑、遇春结盟投军,各在疆场立功受封得官,提审县令晋信书,冤案始明,阖家团圆。晋信书因主观断案而被罢官。范紫东先生通过编织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断案者迂腐可笑的故事,借以警示世人“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在当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滴血》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恰如其分,全剧构思巧妙、唱词生动,尤其是“双生双旦”的结构更成为日后易俗社的典型风格。易俗社创始人之一的李约祉先生在为《三滴血》所写的序言中高度评价了该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他认为“剧中写县令之颟顸,刚愎自用,诙谐尽致”,是一个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赞扬滴血认亲的故事安排,“其离合悲欢,曲尽其妙,如情如理,自然天籁;正如水到渠成,绝不见斧凿之痕。”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李约祉先生对这个戏“能警人复足以动人,是文学亦是科学”的评价。也就是说,这个戏既是文艺作品,具有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同时,它宣扬科学,反对滴血认亲之类的封建迷信,起到警示世人的社会作用。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曾称赞《三滴血》这出戏是“秦腔之《十五贯》,简直可以同莎士比亚的剧作媲美”;京剧大师梅兰芳称赞《三滴血》“是一出反主观主义的好戏”;欧阳予倩称赞《三滴血》是个喜剧,但“在处理方面却是严肃的,当一个正剧来演,而所得的确是喜剧的效果”;剧作家田汉则说它的“剧情离奇曲折,妙趣横生”,最后一场的误会,“可以追步莎氏”。

  上世纪五十年代,《三滴血》更是红极一时。1958年,《三滴血》进京演出,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被选为1959年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剧目。《三滴血》在京演出后,受到中央领导、文艺名家的好评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之后,上台接见演员并合影留念。周总理说,《三滴血》是继昆曲《十五贯》之后,又一出很好的公案戏。1960年,《三滴血》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艺术片,更是红遍大江南北。

  “范公妙笔谱秦韵,紫气东升耀神州。”今年是秦腔《三滴血》上演100周年。百年来,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不断打磨和精彩演绎,《三滴血》已成为一出可以代表秦腔剧种的招牌戏,同时也成为陕西文化的精神符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