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改造,先去品味乡村的“虚无”,再来动手不迟

城市里的设计师像打了鸡血一样跑到乡村,雄心勃勃的要战天斗地、要对乡村改头换面,直到符合他们内心设定的标准,让建筑看起来更像建筑,而不是更像乡民的生活陪伴、乡村的文化脉络、乡魂的信仰图腾、乡事的迎来送往载体、乡恋的回眸记忆。

城市里的建筑人为的将邻里隔离,造成疏离和冷漠,难道乡村残存的互助、依存关系也要在城市化思维下重蹈覆辙,加速疏离和冷漠吗?

乡村改造不能仅仅满足身体和眼睛,还要经得起大脑对乡村的检索、追忆、回味、重温,要经得起内心对乡情、乡恋、乡愁的精神抚慰。

乡村改造不是推倒重来,不是创造全新的东西,恰恰相反,乡村改造要更多的关注已经存在的事务。

那些“已经存在的事务”是乡村之所以是乡村的灵魂所在,哪怕乡村已经被现代文明肢解的支离破碎,在新旧交替的空隙里,总是有着乡村隐蔽的人脉、文脉、地脉,他们根植于乡村的泥土里、乡民的生活起居里。如果失去了对乡村隐蔽肌理的捕捉和挖掘,那么,重构乡村或者说“改造乡村”都将流于表层功夫,无法触及乡村的内核。

一旦我们找不到打开乡村内在肌理的钥匙,一味以外乡人的视角来打量、审视、改造乡村,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乡村以其顽强的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同外围环境搏斗的经验来消化我们对它的摧残和生硬植入。

乡村改造,先去品味乡村的“虚无”,再来动手不迟

我是在北方农村长大的,我对农村各色建筑多少有点认知。

在农村,一家起房造屋,会演变成全村参与的盛大事件。单单看看直到今天依然隆重无比的上梁仪式,就知道建筑对乡民的意义所在了(当然,这里面蕴含着乡村最为核心的熟人社会的情感维系)。

别说建筑了,村里的每一块地,村民都知道是谁家的,你的庄稼长势如何、荒芜程度,都直接决定了你在村民心目中的形象。这种形象在你儿子娶媳妇、女儿找婆家的时候,会被放大、解读,从而带来误判或增彩。更别说你家房屋的新旧、维护状况了,也更别说你家养有多少牛羊猪、鸡鸭鹅了。

乡村的建筑、土地、树木、牲畜、器具,绝非仅仅是它们自身,而是充当着乡民的脸面、招牌,是乡民的信用保障体系,是乡民财富多寡的象征,是乡民精神世界、生活起居的外化,是乡民社交的无形通行证,甚至是乡民斗气、攀比的载体。

对于本乡本土的人来说,假话、虚话、套话统统是多余的,瞧瞧你的屋里屋外,看看你端的碗,基本上就可以对你下定语,而且八九不离十。

这也是直到今天,外出务工的农民哪怕多年不回老家居住,依然要在老家修房造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房子在,就如同人在。

乡村改造,先去品味乡村的“虚无”,再来动手不迟

乡村空间貌似封闭,实则非常开放。这种开放体现在改善伙食时的共享、狗的自由串门、花的墙外多支、房屋之间预留的“滴水搭架”共用空间,甚至还体现在各种器具的邻里借用。

乡村空间是多元空间、综合空间、互为依存空间,乡村里充满着生产、生活、仪式所必须的公共建筑、公共空间、公共什物。比如,村口那个微缩版的小房子是土地爷的房子,村里的戏台、祠堂、学校是全村需要共同守护的神圣之地,村里的一棵古树是村里重大事件的议事地点,连村里的街道都可能是约定俗成的乡村集市的交易点。

乡村,构建起了村民生产、生活、婚丧嫁娶、祭祀、对外交际、娱乐等的全部所需。虽狭小、偏僻,但丰满、充实、生动、灵活。

是的,乡村是自由的空间、开放的空间、互动的空间、温情的空间。

乡村改造,先去品味乡村的“虚无”,再来动手不迟

反观当下的很多乡村改造,动辄让原住民集体搬迁,摧毁了村民之间情感维系的空间,割裂了村民之间相互依存的纽带,斩断了村民精神内核的文化肌理。

也有对乡村进行保留性改造的,却由于不懂乡村、忽视在地文化,导致改造的房屋令村民摇头不已。

这是因为,乡村虽然是开放、自由的,却也有着诸多禁忌。

比如,门的朝向、门槛与墙的高度、堂屋与厢房的使用等都有着无形的约束。

曾经在一个乡村,老大爷面对改造后的房屋大发雷霆,却无人知道原因。后经打听才知道设计师为了透亮、透光,把门板全拆了,放在院子里当茶桌,而当地的风俗是只有老人去世了才能拆门板。

乡村改造,先去品味乡村的“虚无”,再来动手不迟

乡村是慷慨的,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大自然馈赠。面对乡村,需要乡村改造者能够放下自我、自大、偏见,用心聆听、用心感受、用心感悟,先尽可能什么都不做,先去品味乡村的“虚无”,再来动手不迟。

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改造者、设计师来说,要避免完全屈服于商业目的,也不能过于遗世独立的创造艺术品,让乡村变成自我标榜的试验场。

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改造者、设计师来说,我们要站在新时代对乡村进行改造,不能一味提倡复古、修旧如旧、恢复乡村本来面貌。

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改造者、设计师来说,我们改造、设计的不仅仅是建筑,而是构建一个新的乡村空间。我们要把握乡村振兴的伟大意图,要遵循消费升级的时代趋势,要充分激发乡村的潜能,要释放乡村的价值。

而乡村潜能的激发、乡村价值的释放,需要构建一个新时代的田园社区,田园社区是通过“社区营造”构建一个符合原住民和新村民共同利益的共同体,把乡村空间、田园社区构建成新时代新型乡村,符合生产、生活、创业、创新、休闲、文教、消费、社交等功能的自由、开放、共享、联结的无边界融合空间。

乡村改造,先去品味乡村的“虚无”,再来动手不迟

自由、开放、共享、联结的无边界融合空间也是“参见庄主·休闲庄园顶层设计研究院”所构建的“NFLS体系”一直倡导的,而“NFLS体系”简言之就是构建一个生活美学体验和社交情感记忆的自然时尚生活空间。

乡村振兴,关乎中国梦,关乎你我他。

乡村振兴,让我们从唤醒乡村沉睡住房、激活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方式开始。

庄友会:高端、精准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战社群,会员来自一线庄园主、民宿主。只有庄主更懂庄主,让我们携起手来,实现信息共享、互帮互助、商业协作。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交流咨询、庄友会入会请加个人微信:cjzz-001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