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限額,遠離超額,走向合格

去年8月出臺的暫行辦法明確規定了個人單個平臺借款不得超過20萬,企業單個平臺借款不得超過100萬,今年2月開始的金融合規備案表示了所有平臺若想合法經營就需要有備案支持,於是一輪超額貸款清理工作熱潮就開始了。

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平臺沒有做到將超額貸款完全拋離的程度。

可見超額標的處理起來的困難程度。

那借款限額的初衷是什麼?

迎接限額,遠離超額,走向合格

銀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針對此說出其三方面的考慮:“一是明確網貸機構迴歸信息中介、小額分散的普惠金融本質的需要。現在傳統金融服務不充分的領域,“主要是個體經營者、個體消費者、小微企業、農民等小額融資需求”,而P2P的定位就是要解決傳統金融機構中不能被覆蓋到的人群的投融資需求。”

網絡借貸的意義之一:服務小額貸款的需求。

“其次,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從目前來看,在風險控制和信息蒐集上也只能定位為小的融資需求。幾千萬上億大額融資需求,如果沒有現場的實地調查和風險控制,單靠網上信息蒐集、大數據處理解決不了風控問題。”

也即是,目前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技術還沒到服務大額貸款的水平。

“此外,從國際上其他國家來看,其網絡借貸發展比較規範的,定位也是小額。”

以他國同期的網絡借貸機構為發展參考,我國的網絡借貸機構需要規範和監管,這也是必須備案的原因之一。

迎接限額,遠離超額,走向合格

超額借款標的整頓給各方帶來了什麼影響呢?

借款方:

首先肯定很大程度地再一次,滿足不了中小企業的借款需求。具備互聯網屬性的網絡借貸平臺促進了信息透明化,使得進入的門檻降低,吸引了許多人參與進來,但它發揮的更大作用是填補了銀行小範圍且嚴格的借貸服務。

因此隨著限額條例實施的趨嚴,這塊金融需求可能向另外的金融業務尋求出路,即是借款方會可能減少向網貸平臺貸款的行為。

網貸平臺:

網貸平臺無疑是最頭大的一方:網絡借貸金額需控制在小額範圍,卻也不得拆標、不得拆期。

迎接限額,遠離超額,走向合格

他們需要對過往的借款項目進行整頓,還需要計劃整頓期間或整頓後,業務的走向。因為限額會讓借款項目範圍變得窄且集中,如限額令後車貸產業熱度的持續上升,讓p2p 車貸平臺的車抵業務標的資產愈加專一化、規模化。

市場來說,汽車價值與發標金額是不等值的。總體而言,中低價位車型、品牌知名度高的汽車有著更低的借款機會成本。而大眾、豐田等品牌下的中低端汽車以及大量自主品牌車系,將成為未來P2P車貸業務的挖掘點。

迎接限額,遠離超額,走向合格

出借者:

提出借款限額的規定旨在服務更多借款人,實現p2p網貸行業普惠金融的本質。

其實普惠金融對於出借者的意義也是這樣。

但相比於借款方與網貸平臺的主動而言,出借者更多是處在“被動”一方。監管辦法的出臺讓借款方和網貸平臺作出大調整,出借者也隨即作出決策改變。

比如眾多平臺為滿足借款限額的要求作出標的資產項目整改後,消費金融等小額分散標增多,投資標的的平均金額則持續下降。

也有許多提議整頓期間出借者需要更加的謹慎,因為很多平臺可能會面臨轉型難題,甚至會有更多問題平臺出現。

但有時挑戰就是機遇。

不是所有平臺都能完成超額借款處理,所幸還有他們完成了。

誠匯通平臺此前就在4月18日將超限額存量業務提前還款工作全部完成。誠匯通平臺的結清超額貸款的方式是首先給予主動配合提前還款的借款人優先續貸,手續費減免等優惠福利,以保障借款人持續穩定的還款能力;再者與墊付代償方溝通,對部分無法提前還款的借款人進行超限額還款資金墊付。

雖更多的合規整頓後,不確定因素也會相繼出現,出借方的體驗變差、項目標的變得集中甚至單一、小平臺無力消耗的退出等等;卻也不排除適當的放款額度對平臺轉型發展會更加有利。

迎接限額,遠離超額,走向合格

如今的網絡借貸機構呈現“樣式百出”、頗具規模的行業狀態曾托賴那些野蠻生長的光景,但也失去了許多金融初涉者的信任或投入。合規之路是迫使了網絡借貸機構去尋求其他生存之道,但只有這些規範的路,維護市場健康發展的路才會迎向最終的光明前景。

困難是一定存在的,也是必經的,從野蠻成長為素質,規範路上需要更多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