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層做信訪|扮好三個角色,當好羣衆貼心人

我在基層做信訪|扮好三個角色

當好群眾貼心人

胸中有群眾,不怕擔子重,這是袁再軍時常記在心中的一句話。面對5+2,白+黑的工作常態,貴安新區政法與群眾工作部信訪接待室負責人袁再軍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把群眾放在心上,把任務挑在肩上,扮好三個角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基層信訪工作者一心為民的情懷。

做裁判員,斷清家務事

一直以來,袁再軍大部分時間工作在基層,他深知基層工作的重要性和複雜性,他常常扮演裁判員,用公平公正的原則去處理問題。2014年4月,在貴安新區高端裝備南部產業園項目徵收中,湖潮鄉磊莊村張某某等兄弟3人的土地存在糾紛,影響了徵收工作的開展。為協調此事,袁再軍和村支兩委人員走訪村民瞭解有關歷史事實和民族習俗,詢問當事人。原來張某某兄弟共三人,10多年來因父母土地及財產分配問題不能達成一致意見,長期不和睦,村裡曾組織調解,由於其中一個兄弟已過世,其妻子和女兒對解決此事極不配合,此事一直未果。為了能處理好這件事,袁再軍與有關同志多次前往貴陽動員張某某兄弟的妻女,用客觀公正的態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得到了對方的支持,成功化解了這起土地及財產糾紛。

做執法者,堅守住底線

在基層工作中,群眾通常存在害怕吃虧,害怕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心理,為打消群眾顧慮,袁再軍始終堅守法律紅線和政策底線,堅持一把尺子量出頭,不徇私,不偏袒,對於非法利益的訴求,堅決反對制止,最終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2016年3月,湖潮鄉馬路村某工程建設中,施工單位因施工不慎將開挖的少許泥土掉入馬路村村民嚴某某的土地中,事後施工單位及時將泥土清除、恢復了土地,並給予適當補償,但是嚴某某仍提出賠償數萬元的無理要求,甚至阻擾項目施工。袁再軍認為,嚴某某有這樣行為是因為缺乏對相關法律政策的認識,他主動找到嚴某某,他耐心地釋法析理,清楚地明確底線,一開始溝通協調十分困難,經過1次、2次、多次的調解後,嚴某某終於接受施工單位的合理補償,表示以後會支持新區項目建設。

做“群眾”,維護好權益

在工作中,經常遇到農民工工資等涉及到群眾切身利益的訴求,袁再軍一直站在假如我是群眾的角度,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一方面耐心引導群眾合理表達訴求,一方面協調相關單位解決問題。2017年4月16日,四川省簡平市的樊某某等人到貴安新區政法與群眾工作部反映,中建三局一公司貴安雲谷建設項目施工單位拖欠他們11.92萬元工資。瞭解情況後,袁再軍對群眾想拿到工資的心情感同身受,他立即組織施工單位和項目業主單位進行協調,堅持抓住問題不鬆手,經過連續兩天的協調,4月18日施工單位將工資足額支付給樊某某等人。在處理信訪問題中,袁再軍牽頭化解類似的案件還有很多,他始終堅持做群眾,踐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基層工作任務繁重,情況複雜,袁再軍同志始終不叫苦,不言棄,只要是工作需要,他從不計個人得失,不推諉搪塞,堅持工作為先。他清楚地記得,至今只參加過3次孩子的家長會,面對家人心中滿是虧欠。其實,他不僅希望當好群眾貼心人,也想當家中的好丈夫、好爸爸,以後他將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再努力。

我在基層做信訪|扮好三個角色,當好群眾貼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