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日军截获我军的电报,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懵了

情报工作是看不见的战场,对战争的胜负起着重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战争的局势。在中外的战争史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所以,任何一支军队都十分重视情报工作。二战时,日本入侵我国东北三省,之前日本就派出大量特务,深入我国各个领域,收集了大量的重要情报,为以后的全面侵犯战争做了充足的准备。

抗战时,日军截获我军的电报,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懵了

日本侵华期间,日军拥有许多高素质的情报破译专家,这些专家很多是由德国情报专家训练出来的,他们被派到中国来,常常开着一辆信号车,深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一遇到可疑的信号,就会立即去截取并很快破译,并展开疯狂的打击行动,导致我军的抗日斗争遇到很大的麻烦,信号无法发出去,工作无法展开,就算发出去又怕被破译,从而造成情报组织陷入了重大危险。

抗战时,日军截获我军的电报,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懵了

怎么办呢?难道我们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智慧,会想不出比西方更好的情报传递吗?终于,我们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就是我们的方言发情报,用各地的方言编制各种情报密码。众所周知,以前,我军是以普通话来发情报,日军一旦截获之后,就很快破译出来,后来我们改用方言发情报,加上一些独特的暗语,日军就算截获,也一头雾水,无可奈何。

抗战时,日军截获我军的电报,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懵了

一次,我军用方言发的情报被日军截获了,他们用汉字破解出来,每个汉字他们都认识,但连在一起读,就不知所云,就算叫几个汉奸来读,都摇头晃脑,一脸懵晕。显然,这是一封“方言”情报。由此可见,我们并不需要多么先进的情报设备,也不需要升级多么复杂的加密程式,我们只需要变换一种方言,字还是那个字,但连在一起,就另一种意思,这就是中国方言文化独特魅力。据说,这种“方言”情报还被运用到美军在太平洋的战场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抗战时,日军截获我军的电报,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懵了

各地的方言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是研究当地文化的重要桥梁,一旦我们的方言消失,我们就很难找回当地历史文化的韵味。但现在,我们的许多小孩已经不会说当地的方言了,老师、父母平时都和他们说普通话,方言就离他们越来越远,我们如何保护当地的方言,让普通话与方言相辅相成,互相融合,这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重要课题。

抗战时,日军截获我军的电报,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