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用「四診」,方法很重要

導讀:小兒科臨床亦採用“四診”,但患兒群體的特殊性給醫生的診斷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兒科的四診,既要求迅速敏捷,又要交錯進行。作者通過多年的臨床告訴大家如何更快、更準確地應用好這“四診”。

兒科用“四診”,方法很重要

兒科“四診”的臨床應用

兒科用“四診”,方法很重要

兒科臨床,雖也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方法,但在具體應用時,與成人有所不同。兒科古稱“啞科”,問診常是間接進行的。當接觸病人時,患兒往往驚哭不安,易失其切診的準確性,給診斷帶來一定困難。

為此,兒科四診,既要求迅速敏捷,又要交錯進行。在未接觸患兒之前,首先要向其家長詢問病史,然後再進行切診。在切診的同時,其他兩診交錯進行。兒科四診在臨床應用過程中,既是互相連接,又是相互交錯的,歷年來通過大量臨床實踐,認為有必要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本文僅簡要介紹兒科四診的臨床應用,有關一般四診的內容從略。

一、問診

兒科用“四診”,方法很重要

當接觸患兒之前,醫者首先要以親切的表情向患兒打招呼,接著把目標轉向患兒家長說:“孩子怎樣不舒服啦”?目的是既要轉移患兒的視線,又要探知患兒的病情。當患兒家長說明就診的要求和患兒的病情時,這就是“主訴”。醫者可根據主訴,進一步追問病史。詢問時要抓住重點,善於引導,並要簡明扼要地記錄之。這就是“小兒問診”。

二、切診

(一)切脈:當問診結束後,接著進行“切診”。

兩歲以內的嬰幼兒,由於腕部短小,多采用“一指切三關”的方法。以醫者之雙手,握患兒之雙手,將醫者之拇指,切按患兒橈骨內側動脈為中心的部位(即寸、關、尺三關),同時再以醫生食指,按住患兒橈骨外側,以助醫生握切之力,可起到夾板樣固定作用,便於醫生用拇指進行切診。

三歲以上患兒,可採用三指切診法。脈象以浮、沉、遲、數,以辨表、裡、寒、熱;有力為實,無力為虛。

學齡後兒童多有兼脈,基本與成人脈象相同。

(二)切手心:

在切完脈診的同時,以醫生左手魚際,測試患兒右手心;再以醫生右手魚際,測試患兒左手心;測試患兒手心有兩種意義:第一測試手心有汗或無汗,有汗為表虛,無汗為表實;第二測試手心有熱無熱,手心熱多屬陰虛,無熱多屬陽虛。一般來講,手背或指尖涼多屬外感,手心熱多屬內傷,可結合臨床分辨之。

(三)切指紋:

此法僅適用於二歲以內之嬰幼兒,因其氣血未充,經脈未定,哭鬧不安,脈診難憑,切指紋以助脈診之不足。醫生先握患兒左手或右手食指虎口部,再以醫生拇指,從患兒食指端,向虎口方向推進,觀察指紋顏色深淺和延伸程度,以測試病情之輕重,病性之寒熱。

凡指紋延伸至風關者為病輕;指紋延伸至氣關者為病重;指紋延伸至命關者為病危。其顏色紫紅屬熱,暗淡屬寒;青屬驚風,淡白屬疳。指紋的改變,在臨床上多見於急性熱病,或慢性消耗性疾患。一般要影響到氣血病變時,方可出現。輕度外感,很少見到指紋的變化,此徵僅作辨證參考,不能作診斷依據。

(四)切頭部及囟門:

小兒頭部切診,甚為重要。以醫生之手,切患兒前囟門是否按時閉合(一般應在一歲半前閉合),若閉合過早或遲,均屬不正常;切前囟是否突出或凹陷,前囟突出者,多見於急性熱病之邪陷心包;前囟凹陷,多見於急性或慢性失水,或慢性營養不良等。再切頭顱是否方大或過小,頭方大者多見於佝僂病(軟骨病),或腦積水(解顱);頭過小者多見於先天性腦發育不良,或頭顱畸形。此外,再切頭頸部有無淋巴結腫大或壓痛等。

(五)切胸腹:

先將患兒衣服解開,自上而下按摸有無胸高肋陷;腹部有無肝脾腫大或壓痛:腹壁有無拒按或緊縮感,必要時亦可切按下肢有無水腫等。

三、聞診

主要聞聽呼吸氣息,有無氣促氣短或痰喘,儘可能採用聽診器。此外,可鼻聞患兒大小便之氣味,以辨寒證或熱證。凡大便秘結、氣味腥臭者,多屬熱證;大便清稀、無腥臭味者,多屬寒證。小便黃赤、有腥味者,多屬熱證;小便清白、無氣味者,多屬寒證。

四、望診

望診,實際貫穿於診法的始終。除利用切診機會望其形體發育是否正常,面色是否紅潤外,更重要的是望其口腔及舌。為什麼要把望診放在最後進行呢?主要是因為要用壓舌板進行口腔望診。用壓舌板易引起小兒驚哭不安,呼吸加快,影響切診和聞診的真實性。

進行時,醫生先用右手持壓舌板,再以左手托住患兒右腮部,以防患兒頭部動搖。壓舌板從患兒左口角插入於左頰部,先望其頰粘膜有無潰爛及粘膜疹,隨將壓舌板轉為平面形,由患兒後嚼牙空隙轉入口腔,用壓舌板端部,速壓患兒舌根。此時患兒呈嘔吐樣張口後,即可望其咽喉及舌苔等,隨將壓舌板退出。此項動作,要迅速敏捷,當患兒開始哭鬧時,診察已經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