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誘發寶寶「川崎病」?!是真的嗎?

疫苗誘發寶寶“川崎病”?!是真的嗎?

最近幾天疫苗引發家長們高度關注,很多關於疫苗的謠言沉渣泛起。去年的一篇文章又開始刷屏了:《疫苗後誘發川崎病——那不願回憶的十天》。文章真情流露,寫得非常感人,但是,目前沒有任何靠譜證據,認為“疫苗”會誘發川崎病。因此今天我們口袋育兒也聊聊“川崎病”,希望給寶媽們介紹一些準確的知識!

1|“川崎病”是啥病?

川崎病的學名叫“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徵”(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由於它是在1967年被日本醫生川崎富作率先報道,所以這個病常用名“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當年川崎醫生收集了大約50個相似病例,仔細分析後在日本的《過敏性疾病》學術刊物發表了論文《Kawasaki T. Infantile acute febrile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with specific desquamation of the fingers and toes.Clinical observation of 50 cases. Jpn J Allerg. 1967;178–222》,由此引發轟動。全球各地的兒科醫生,這才發現讓自己束手無策的“怪病”,原來是這個!從此“川崎病”才正式走入人們的視野!

那“川崎病”到底是啥呢?“川崎病”是一種急性的血管炎疾病。它主要影響全身的血管;有時也影響淋巴結、皮膚、口鼻喉等身體器官。

川崎病本身不算可怕,真正的風險是它的“併發症”。併發症主要影響心臟,包括冠狀動脈炎、心肌炎等等。根據英國NHS(英國國家醫療系統)介紹,大約有5%的川崎病可能產生心臟相關併發症;而併發症又會有很小的致死概率——即使治療也無效。根據統計,川崎病致死率在1%,不過隨著醫護系統對川崎病的重視,致死率在逐漸下降。

2|“川崎病”可怕在哪兒?

川崎病最大的麻煩,就是截止到目前,還是不知道“川崎病”到底是如何產生的!不知道致病原因,因此無法做任何預防措施!而且討厭的是,川崎病主要影響5歲以下孩子,男童患病比例大約是女童的1.5倍,亞洲的日本和韓國是高發病區。

川崎病第二個麻煩的地方,在於從國內的情況來看,川崎病的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以前大家不重視“川崎病”,因為它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罕見的疾病,一般家庭碰不著。但根據統計發現,1998一2002年,上海地區川崎病在5歲以下兒童的發病率從16.6/10萬增高到36.8/10萬;而北京地區從1995年的15.2/10萬增高到2004年的50/10萬左右。(參考:日本兒童的發病率在150/10萬;歐美兒童發病率在10/10萬;大家熟悉的手足口病,在相同年齡組的發病率大概是2000人/10萬左右)也就是說,北京上海這類地方,

川崎病的發病率已經值得普通家庭關注了,不能再說是“特別罕見”的疾病

川崎病第三個麻煩,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對於少數川崎病患者,會產生併發症;而對於極少數併發症,治療手段可能會失效,並且有致命的風險。

3|家長能做點啥?

當然家長也不需要過度驚慌,畢竟“川崎病”還是比較低的發病率。再加上“川崎病”需要專業的治療,也不是家長能做的事情。所以對於“川崎病”,寶媽寶爸知道相關正確的知識,腦袋裡面有這根弦;當寶寶出現一些症狀時,能及時就醫,這樣就可以了。這些症狀包括:

當寶寶發燒3天以上,然後下面症狀出現4種——

眼睛發紅;

舌頭髮紅、腫大;

手掌或腳掌發紅;

皮膚脫皮;

出現疹子;

淋巴結腫大

寶寶就要高度懷疑是“川崎病”。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下圖。

疫苗誘發寶寶“川崎病”?!是真的嗎?

一旦確診“川崎病”,肯定需要專業治療。一般注射免疫球蛋白和注射阿司匹林,治療方式很成熟。家長就不要干涉醫生的治療方案了,聽醫生的安排就好。

最後需要說一下,川崎病有復發的可能性。所以寶寶治療好了之後,還需要定時複查。這點醫生會告訴患者家長的。切記不要看著寶寶好像已經好了,就不去複查喔!

4|不要恐懼

網上流傳了幾篇“川崎病”的文章都是錯誤的!比如本文開頭提到的那篇,《疫苗後誘發川崎病——那不願回憶的十天》——打疫苗之後,寶寶有了川崎病,媽媽就想當然認為是“疫苗誘發”;最後甚至還建議別給寶寶打“二類疫苗”了。

如果說一個人相信某種不靠譜的做法,隻影響她自己家的寶寶,外人也不好多說啥;但呼籲“不打疫苗”的愚蠢行為,不只影響自家寶寶,更會影響別人家的寶寶!更可惡!

話說回來,對我們寶媽們來說,不要恐懼!

不要輕信“第一人稱”視角的育兒文章,要相信專業知識!寶寶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遭遇各種風險;每一次風險之後,寶寶自己也會更強大!這就是成長!對我們這些為人父母的來說,不要恐懼,不要抱怨——瞭解科學的育兒知識,評估真實的風險因素,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