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如意随我心意”如意起源于什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如意如意随我心意”看过《葫芦娃》的人一定对这句话印象深刻,这个如意是蛇精对付葫芦娃的一件法宝。那如意到底是什么呢?有人可能会说如意不就是如意的嘛,有什么可纠结的!但是如果再追问一句,如意起源于什么?为什么叫如意呢?等,可能能回答上来的人就寥寥无几了吧。

“如意如意随我心意”如意起源于什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很多人都知道如意,但不见得知道如意的来历与寓意。“如意”,顾名思义,如意如意,万事如意,它是玉雕件中比较神秘和特殊的制品。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吉祥之物。

“如意如意随我心意”如意起源于什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如意的寓意和功能

据古史记载,如意远在东汉时就已有之。发展到清朝,更是成为宫廷所专属拥有的珍宝。传说慈禧太后就最爱玉如意。如意的造型,是由云纹、灵芝做成头部,然后衔接一长柄而成,象征着权力及统治地位。因此,在清朝古代皇帝登基之时,主管礼仪的大臣,必定要敬献一柄玉如意,以祝国泰民安,新政顺利。而皇帝在会晤外国使节之时,也喜欢馈赠如意,以示尊敬,两国友好。

“如意如意随我心意”如意起源于什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甚至还可用它来搔到手顾及不到的身体的痒处,非常的好用,如人之意。如意的用途很广泛。它即可以作为防身的器物,也可以用于战争中的指挥之物,民间和宫廷都将如意奉为吉祥之物。百姓之间,在逢年过节喜事之时,也喜欢将如意作为礼品奉上,以表示良好的祝愿。就是这样一件小小的如意,它是集王宫尊贵礼仪、民间礼尚往来、家居陈设把玩为一体的珍稀实用之物。

“如意如意随我心意”如意起源于什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如意的起源

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 “ 不求人 ”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叫“不求人”。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如意如意随我心意”如意起源于什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如意的艺术价值

虽说如意出于各自不同的用途,但最初的如意无疑都是模仿人的手形,这种创造的构思,也可以说是人的意志的外延。而手形如意演变成卷云形、灵芝形、心字形及团花形如意,是唐以后的事,并用金玉珠宝制作,不仅使其成为一种艺术品,而且还增加几分仙气与祥和的神韵。至清代,如意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功能也达到空前的高贵,凡值年节,王公大臣督抚,必进玉如意于朝,以取兆吉祥,故有 “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的诗句。现今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可欣赏到清代皇家的玉如意。在民间,大型如意为厅堂的一种陈设,小型如意成馈赠之物,以示吉祥的祝愿。

“如意如意随我心意”如意起源于什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